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952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系统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天线圆周运动模型并获得最大多径频率;根据单反射模型获得最小容错多径频率;根据最大多径频率和最小容错多径频率获得预设圆周运动参数;采集观测数据并计算实际多径频率;采用码多径误差及其统计特性评估多径抑制性能并根据最大多径频率、最小容错频率和实际多径频率调整圆周运动参数。通过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为用户级导航接收机提供一种解决由多径误差使得定位精度受限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系统及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卫星导航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导航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卫星导航来说,多径误差目前仍为无法实现精确建模、无法完全消除的误差变量。由于导航接收机周围环境复杂多样、遮挡物高低起伏,不可避免给接收机带来各路的多径信号影响,多径的复杂程度也限制了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精确的建模,多径带来的数据相关性影响在定位算法中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实施多径抑制技术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小多径效应带来的影响,观测环境通常选择具有开阔天空,遮挡物少的场景下,避免有山坡,水面等多径信号反射严重的环境。多径误差时间序列为非平稳的随机过程,这就给高精度定位算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影响。由于多径在空间上具有复杂性与非相关特性,给多径建模带来许多难题。对多径误差的特性与影响规律的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系统及装置,可低成本的解决由于多径误差使得接收机的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构建天线圆周运动模型并获得最大多径频率;/n根据单反射模型获得用户最小容错多径频率;/n根据最大多径频率和最小容错多径频率获得预设圆周运动参数;/n采集观测数据并计算实际多径频率;/n采用码多径误差及其统计特性评估多径抑制性能并根据最大多径频率、最小容错频率和实际多径频率调整圆周运动参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天线圆周运动模型并获得最大多径频率;
根据单反射模型获得用户最小容错多径频率;
根据最大多径频率和最小容错多径频率获得预设圆周运动参数;
采集观测数据并计算实际多径频率;
采用码多径误差及其统计特性评估多径抑制性能并根据最大多径频率、最小容错频率和实际多径频率调整圆周运动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天线圆周运动模型并获得最大多径频率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根据用户接收机的多径延迟数学模型构建天线圆周运动模型并获得预设圆周运动参数。
根据预设圆周运动参数得到最大多径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多径频率的表达式具体为:



上式中,所述r表示圆周运动的半径,ω表示物体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λ为卫星信号的波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单反射模型获得用户最小容错多径频率这一步骤,其具体包括:
根据用户特性获得可接受的最大多径误差;
根据最大多径误差并通过单反射模型推导出多径延迟与多径频率的模型获得最小容错频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径延迟与多径频率的模型的表达式具体为:



上式中,为高度角的变化率,δ表示为当前时刻下的多径延迟,λ为信号的波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利用天线圆周运动的多径误差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观测数据并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晚清朱祥维李俊志陈正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