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931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过的车辆,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检测信号获取车流量信息,然后将车流量信息通过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发送给外部处理器;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用于连接控制模块和外部处理器以进行信号的无线传输;其中,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包括SIM卡单元,用以获取运营商的通信服务;NB模组单元,用以进行多频段无线通信,SIM卡单元嵌入所述NB模组单元中;NB天线单元,用以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连接NB模组单元;NB电源单元,用以为NB模组单元提供电源,使得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无需布线,减少了安装及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
本技术涉及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
技术介绍
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峻,道路的拥堵一方面延长了汽车在路的时间,另一方面经常启动/加速会加重汽车尾气排放,严重影响城市空气质量。交通灯作为管制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手段,对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交通信号灯系统控制采用固定式方案,即依靠经验和历史交通数据对交通灯时长进行预先设定,通过计算机实现自动控制,这种固定式方案无法适应交通流随时间波动的随机性,且时长有效利用率低、灵活性较差。为此,需寻求一种根据车流量变化自适应控制的交通灯系统。智能交通灯系统一般通过使用车流量检测器实现交通灯的智能控制,在现有的车流量检测器中,地磁感应线圈式检测器应用最为广泛且发展较为成熟,其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直接判断车辆通过与否,但其灵敏度和准确率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出现检测精度低、漏检严重的现象。此外,目前市场上的车流量检测器是通过开关量或接口方式进行信号传输,其与远端管理设备的通信属于有线方式,此类有线的信号传输方式因地理位置限制往往存在布线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通过开关量或接口方式进行有线传输而引起的布线难问题,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采用NB-IOT技术,使得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无需布线,减少了安装及维护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其中,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过的车辆,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获取车流量信息,然后将所述车流量信息通过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发送给外部处理器;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用于连接控制模块和外部处理器以进行信号的无线传输;其中,所述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包括SIM卡单元、NB模组单元、NB天线单元和NB电源单元,其中,SIM卡单元用以获取运营商的通信服务;NB模组单元用以进行多频段无线通信,所述SIM卡单元嵌入所述NB模组单元中;NB天线单元用以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连接所述NB模组单元;NB电源单元用以为所述NB模组单元提供电源。进一步地,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还包括存储器模块和电源模块,其中,存储器模块用以实时存储所述控制模块获取的车流量信息;电源模块用以为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存储器模块和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提供电源;所述存储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磁阻传感器模块和微波雷达传感器模块,其中,磁阻传感器模块用以检测车辆扰动地磁信号;微波雷达传感器模块,用以采集检测范围内的动态数据。进一步地,所述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采用NB-IOT物联网通讯技术。进一步地,所述SIM卡单元中包括SIM卡U6和芯片U7,SIM卡U6的第一引脚VSS端经电容C39和芯片U7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SIM卡U6的第三引脚I/O端连接所述芯片U7的第一引脚;所述SIM卡U6的第六引脚CLK连接电阻R15;所述SIM卡U6的第七引脚RST连接电阻R14;所述SIM卡U6的第八引脚USIM_VDD经电容C39连接所述,SIM卡U6的第一引脚。进一步地,所述NB模组单元中包括模组芯片U8A,模组芯片U8A的第一引脚GND接地;所述模组芯片U8A的第十一引脚USIM_DATA连接所述SIM卡单元中芯片U6的第三引脚;所述模组芯片U8A的第十二引脚USIM_RST连接所述SIM卡单元中SIM卡U6的第七引脚;所述模组芯片U8A的第十三引脚USIM_CLK连接所述SIM卡单元中SIM卡U6的第六引脚;所述模组芯片U8A的第十四引脚USIM_VDD连接所述SIM卡单元中SIM卡U6的第八引脚,模组芯片U8A的第三十五引脚RF_ANT经电阻RY1连接所述NB天线单元。进一步地,所述NB电源单元中,VBAT端经电纳B5和电容C43接地;VCC端与地之间并联四个电容和三个接插件。进一步地,所述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被应用于智能交通灯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智能交通灯系统还包括:交通灯控制系统,所述交通灯控制系统包括计时器和交通信号灯;中心处理系统,所述中心处理系统包括单片机;所述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实时采集车流量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所述车流量数据传送至所述单片机,所述单片机根据所述车流量数据控制所述交通信号灯的亮灭和所述计时器的倒计时显示。进一步地,所述中心处理系统还包括键盘,用以切换正常模式和紧急模式。有益技术效果:1、本技术公开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包括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和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其中,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过的车辆,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获取车流量信息,然后将所述车流量信息通过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发送给外部处理器;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用于连接控制模块和外部处理器以进行信号的无线传输;其中,所述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包括SIM卡单元、NB模组单元、NB天线单元和NB电源单元,其中,SIM卡单元用以获取运营商的通信服务;NB模组单元用以进行多频段无线通信,所述SIM卡单元嵌入所述NB模组单元中;NB天线单元用以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连接所述NB模组单元;NB电源单元用以为所述NB模组单元提供电源。本技术解决了目前市场上通过开关量或接口方式进行有线传输而引起的布线难问题,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采用NB-IOT技术,使得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无需布线,减少了安装及维护成本。2、本技术中,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采用“地磁+微波”双模检测技术,磁阻传感器检测到的地磁扰动数据和微波雷达传感器检测到的动态数据用于建立数学模型,将二者进行联合判断可突破单纯的地磁传感器在干扰和灵敏度上的限制,能更加准确地检测车流量信息;3、本技术中,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采用的是NB-IOT通讯技术,其不依赖网关,直接通过运营商基站传输,在保证信号传输稳定的同时节省了网关的安装维护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NB-IOT技术传输方式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智能交通灯系统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的安装布局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的SIM卡单元的电路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的NB模组单元的电路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的NB电源单元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过的车辆,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n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获取车流量信息,然后将所述车流量信息通过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发送给外部处理器;/n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用于连接控制模块和外部处理器以进行信号的无线传输;/n其中,所述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包括:/nSIM卡单元,用以获取运营商的通信服务;/nNB模组单元,用以进行多频段无线通信,所述SIM卡单元嵌入所述NB模组单元中;/nNB天线单元,用以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连接所述NB模组单元;/nNB电源单元,用以为所述NB模组单元提供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通过的车辆,并将检测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根据所述检测信号获取车流量信息,然后将所述车流量信息通过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发送给外部处理器;
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用于连接控制模块和外部处理器以进行信号的无线传输;
其中,所述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包括:
SIM卡单元,用以获取运营商的通信服务;
NB模组单元,用以进行多频段无线通信,所述SIM卡单元嵌入所述NB模组单元中;
NB天线单元,用以接收和发送射频信号,连接所述NB模组单元;
NB电源单元,用以为所述NB模组单元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器模块,用以实时存储所述控制模块获取的车流量信息;
电源模块,用以为所述检测模块、控制模块、存储器模块和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存储器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
磁阻传感器模块,用以检测车辆扰动地磁信号;
微波雷达传感器模块,用以采集检测范围内的动态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窄带物联网通信模块采用NB-IOT物联网通信技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通信的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IM卡单元中包括SIM卡U6和芯片U7,SIM卡U6的第一引脚VSS端经电容C39和芯片U7的第五引脚接地;所述SIM卡U6的第三引脚I/O端连接所述芯片U7的第一引脚;所述SIM卡U6的第六引脚CLK连接电阻R15;所述SIM卡U6的第七引脚RST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吕夫宝
申请(专利权)人:微传智能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