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60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端子,涉及导电接线技术领域,包括插头和主体,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导体组和第一壳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二导体组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导体组延伸出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导体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导体组适于插入所述第二壳体内与所述第二导体组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壳体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接线端子分成插头和主体,在插头内设置有第一导体组,在主体内设置有第二导体组,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使得第一导体组和第二导体组之间能形成一个通路,而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通过铰接连接,从而使得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能够快速断开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导电接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在一些接线盒中常设置有接线端子进行多个导线之间的电连接,现有一种无螺钉电连接的接线端子,其采用绝缘材料的外壳,两侧设置有插入导线的连接孔,外壳内部设置有导电支架,在导电支架上设置有金属弹片,在导线插入连接孔内时,设置在连接孔下方金属弹片会咬住导线,使导线不会轻易脱离与金属弹片的接触状态,从而使得外壳两侧的导线电连接,而断开则需要操作人员使用工具伸入外壳内推动金属弹片,才能解除导线与金属弹片的接触状态,这种断开连接的方式较为繁琐,在需要紧急断电是无法迅速切断导线之间的电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问题优化接线端子的结构,使得连接在接线端子上的导线能够快速断开电连接。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包括插头和主体,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导体组和第一壳体,所述主体包括第二导体组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导体组延伸出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导体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一导体组适于插入所述第二壳体内与所述第二导体组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1)和主体(2),所述插头(1)包括第一导体组(11)和第一壳体(12),所述主体(2)包括第二导体组(21)和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导体组(11)延伸出所述第一壳体(12),所述第二导体组(21)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2)内,所述第一导体组(11)适于插入所述第二壳体(22)内与所述第二导体组(21)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壳体(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壳体(22)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1)和主体(2),所述插头(1)包括第一导体组(11)和第一壳体(12),所述主体(2)包括第二导体组(21)和第二壳体(22),所述第一导体组(11)延伸出所述第一壳体(12),所述第二导体组(21)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22)内,所述第一导体组(11)适于插入所述第二壳体(22)内与所述第二导体组(21)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壳体(12)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壳体(22)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2)一端设置有凸起的圆柱轴(13),所述第二壳体(22)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柱轴(13)相匹配的安装座(23),所述圆柱轴(13)适于在所述安装座(23)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2)远离所述圆柱轴(13)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适于插入工具将所述第一壳体(12)撬离所述第二壳体(2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组(11)包括第一导体(111)和第二导体(112),所述第二导体组(21)包括第三导体(211)和第四导体(212),所述第三导体(211)和所述第四导体(212)互相靠近的一端上设置有插槽,所述第一导体(111)与所述第二导体(112)的端部分别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轩陈武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速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