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光效插脚式LED灯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553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光效插脚式LED灯珠,其包括:所述LED灯珠设置在pcb板的安装区,所述LED灯珠包括支架和发光源,所述支架的侧壁上设有两组倒L型槽,两组所述L型槽分别与pcb板上的两个限位柱相配合,所述L型槽包括横槽和竖槽,所述横槽与所述竖槽的上端相通,所述横槽的深度从与所述竖槽相通端至远离所述竖槽端逐渐变浅,所述横槽远离所述竖槽端还设有限位孔,用于与所述限位柱相配合,固定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发光源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支架电连接。采用上述设计,使得LED灯珠的安装极为简单,锡膏不会外扩,使得失误率大大减少,成品率大大提高,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制作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光效插脚式LED灯珠
本技术涉及LED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光效插脚式LED灯珠。
技术介绍
传统的LED灯条安装时,在pcb板上的焊点处点上锡膏,再将LED灯珠贴在pcb板上,使LED灯珠的两个引脚与焊点上的锡膏相接触,然后再通过回流焊工艺将锡膏定型,使引脚与焊点电连接。由于LED灯珠体积是很小的,所述与引脚连接的两个焊点之间的距离也很短,在操作过程中,极容易因为安装LED灯珠时手抖使其发生转动或位移,以致锡膏扩散,从而导致焊点与焊点之间锡膏连在一起,从而导致短路。因此,现在亟需设计一种能解决上述一个或者多个问题的高光效插脚式LED灯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光效插脚式LED灯珠。本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光效插脚式LED灯珠,所述LED灯珠设置在pcb板的安装区,所述LED灯珠包括支架和发光源,所述支架的侧壁上设有两组倒L型槽,两组所述L型槽分别与pcb板上的两个限位柱相配合,所述L型槽包括横槽和竖槽,所述横槽与所述竖槽的上端相通,所述横槽的深度从与所述竖槽相通端至远离所述竖槽端逐渐变浅,所述横槽远离所述竖槽端还设有限位孔,用于与所述限位柱相配合,固定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发光源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支架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二通孔分别与pcb板上的两个第一焊点相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通孔内还设有第二焊点,将锡膏注入所述第二通孔内,以使所述第一焊点和所述第二焊点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端的中心位置处设有发光槽,所述发光源固定在所述发光槽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源包括发光芯片和荧光胶,所述发光芯片固定在所述发光槽内,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焊点电连接,所述荧光胶设置在所述发光芯片的上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包括:所述LED灯珠设置在pcb板的安装区,所述LED灯珠包括支架和发光源,所述支架的侧壁上设有两组倒L型槽,两组所述L型槽分别与pcb板上的两个限位柱相配合,所述L型槽包括横槽和竖槽,所述横槽与所述竖槽的上端相通,所述横槽的深度从与所述竖槽相通端至远离所述竖槽端逐渐变浅,所述横槽远离所述竖槽端还设有限位孔,用于与所述限位柱相配合,固定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发光源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支架电连接。采用上述设计,使得LED灯珠的安装极为简单,锡膏不会外扩,使得失误率大大减少,成品率大大提高,且本技术结构巧妙,制作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pcb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虚线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安装区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LED灯珠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LED灯珠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LED灯珠的剖面图。图中:1、pcb板;11、安装区;111、限位柱;112、第一通孔;113、第一焊点;2、LED灯珠;21、支架;211、L型槽;212、限位孔;213、第二通孔;214、第二焊点;22、发光源;221、发光芯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浅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光效插脚式LED灯珠,所述高光效插脚式LED灯珠包括:pcb板1,所述pcb板1上设有若干安装区11,用于安装灯珠,所述安装区11的侧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柱111;以及LED灯珠2,所述LED灯珠2设置在所述安装区11,所述LED灯珠2包括支架21和发光源22,所述支架21的侧壁上设有两组倒L型槽211,两组所述L型槽211分别与两个所述限位柱111相配合,所述L型槽211包括横槽和竖槽,所述横槽与所述竖槽的上端相通,所述横槽的深度从与所述竖槽相通端至远离所述竖槽端逐渐变浅,所述横槽远离所述竖槽端还设有限位孔212,用于与所述限位柱111相配合,固定所述支架21,所述支架21与所述pcb板1电连接,所述发光源22固定在所述支架21上,并与所述支架21电连接。具体的,pcb板11可以是单纯的电路板,也可以在电路板外再设置一个外壳。安装区11可以设置在pcb上凸或下凹处,安装区11的中心位置处设置第一通孔112,第一通孔112的周边设置两个第一焊点113,在安装区11的侧壁上设置两个活动槽,优选为相对设置,活动槽内固定一个弹簧,弹簧的另一端与限位柱111固定连接。限位柱111一端插进活动槽内,另一端位于活动槽外。安装区11和支架21均优选为圆柱形,发光槽设置在支架21顶部的中心位置处,发光芯片221设置在发光槽内,发光芯片221的两个引脚分别通过铜条或其他导电物质与两个第二焊点214电连接,荧光胶就设置在发光芯片221的上方。两个第二通孔213设置在发光槽的周围,第二通孔213也可以设置成倒L型的,便于设置第二焊点214。两个L型槽211设置在支架21的侧壁上,将L型槽211的竖槽正对着安装区11上的对应的限位柱111,使限位柱111的前端插入进L型槽211内,并与L型槽211底面相接触或较为靠近L型槽211底面。将支架21往下按到底,使得限位柱111处于L型槽211的顶端,再转动支架21,使得限位柱111进入横槽内并沿着横槽运动。当然,横槽与竖槽连接处应设置的圆滑平缓些。由于横槽的深度从靠近竖槽端到远离竖槽端逐渐变浅,使得限位柱111在运动过程中对弹簧进行了压缩。然后在限位柱111运动到横槽远离竖槽的一端后,由于该处设有与限位柱111相配合的限位孔212,限位柱111到了限位孔212处,没了遮挡后,限位柱111被弹簧顶入限位孔212内,由于限位孔212四周的限制,使得限位柱111不能再脱离限位孔212,即可实现对支架21的固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限位柱111能顺利到达限位孔212,限位柱111即使运动到横槽最浅处时,限位柱111仍然是插入横槽内的。为了防止限位柱111脱离活动槽从而出现限位柱111不稳的情况,本实施例在活动槽的开口处设置挡环,然后在限位柱111与弹簧连接的一端设置一个凸环,凸环的外径大于挡环的内径,凸环可采用有弹性的材料,使得限位柱111可以顺利插入活动槽内,又不会从活动槽处脱离。在本实施例里,将限位柱111的直径设置成与挡环的内径一样大,这样限位柱111不容易发生晃动。支架21固定好后,将锡膏或者其他焊料注入到两个第二通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光效插脚式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设置在pcb板的安装区,所述LED灯珠包括支架和发光源,所述支架的侧壁上设有两组倒L型槽,两组所述L型槽分别与pcb板上的两个限位柱相配合,所述L型槽包括横槽和竖槽,所述横槽与所述竖槽的上端相通,所述横槽的深度从与所述竖槽相通端至远离所述竖槽端逐渐变浅,所述横槽远离所述竖槽端还设有限位孔,用于与所述限位柱相配合,固定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发光源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支架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光效插脚式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珠设置在pcb板的安装区,所述LED灯珠包括支架和发光源,所述支架的侧壁上设有两组倒L型槽,两组所述L型槽分别与pcb板上的两个限位柱相配合,所述L型槽包括横槽和竖槽,所述横槽与所述竖槽的上端相通,所述横槽的深度从与所述竖槽相通端至远离所述竖槽端逐渐变浅,所述横槽远离所述竖槽端还设有限位孔,用于与所述限位柱相配合,固定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pcb板电连接,所述发光源固定在所述支架上,并与所述支架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光效插脚式LED灯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第二通孔,两个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勇林启程
申请(专利权)人:永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