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涝抢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480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涝抢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一端安装有防洪板,防洪板的底端一侧安装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平放板,防洪板的一侧表面中部安装有旋转支座,旋转支座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防洪板、旋转轴和平放板结构,可与支撑架形成一体式支撑结构,方便在搬运后直接在现场展开,成为子提防的支撑结构,展开时防洪板底端的固定齿即可即时插入泥土内,增加抓地力,随后再将平放板和地面螺栓固定,能够大大简化和地面的固定时间,更方便对河堤应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涝抢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汛救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涝抢险装置。
技术介绍
在抵抗洪灾和防汛部署上,一般采用的做法为疏通河流,加高提防和稳固内提,以防洪水外溢,冲毁大堤,通过堆叠防汛沙袋、岩石或其他立式防汛设备对逐渐升高的水位进行抵抗,构建高处的子堤防结构,形成内外双层结构,其子堤防内侧则一般会设置支撑结构增加子堤防堆叠物的牢固程度。但是,现有的支撑结构通常会出现搬运困难,构件为多种结构拼装组成,无法一体式搬运,展开后又需要和地面进行预埋件安装,和地面固定不便,而采用非一体式结构的支撑设备,又会导致后续拆装困难,造成的废料较多,同时现有的支撑结构也无法根据河流的高度压力改变自身重量,板状的防洪板在遮挡视线后无法及时观察河堤的涨水状况,必要时亦无法在决堤处及时成为抛投的阻隔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防涝抢险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防涝抢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的一端安装有防洪板,所述防洪板的底端一侧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安装有平放板,所述防洪板的一侧表面中部安装有旋转支座,所述旋转支座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洪板的底端安装有固定齿,所述固定齿的上侧一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防洪板的一侧表面上部安装有卡扣槽,所述卡扣槽的个数为两个,且卡扣槽和防洪板为对称固定安装,所述防洪板的顶端安装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呈半圆形结构设置,所述防洪板的一端设置有拼装槽,所述防洪板的另一端安装有拼装块,所述防洪板内部为镂空结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洪板的另一侧表面中部设置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的上侧设置有观察窗,且观察窗为矩形结构设置,所述观察窗是由透明亚克力板和铝合金外框组成,且位于防洪板前后侧表面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入水口的下侧安装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安装有防汛沙袋,所述防洪板内部底端设置有蓄水间,所述蓄水间的顶端安装有分隔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洪板的另一侧表面底端安装有入水口,所述入水口的顶侧安装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覆盖入水口上侧整体表面,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安装有防汛沙袋,所述固定槽的顶端设置有观察窗,所述防洪板的内侧表面对应设置有水位窗,所述水位窗呈长方形结构设置,且高度为防洪板的五分之四,所述水位窗的表面设置有刻度线,所述防洪板内部设置有镂空状蓄水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和防洪板通过旋转支座转动连接,所述平放板的表面一侧两端设置有螺栓槽,且支撑架底端设置于螺栓槽内侧,所述支撑架和平放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平放板和防洪板均是由铝合金-T材料制作而成,所述旋转轴是由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所述防洪板表面缝隙均采用橡胶条密封。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洪板内壁表面设置有防渗板,所述防渗板表面设置有陶瓷层,所述陶瓷层表面为流线体结构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齿的齿尖朝向为向内侧20度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防洪板、旋转轴和平放板结构,可与支撑架形成一体式支撑结构,方便在搬运后直接在现场展开,成为子提防的支撑结构,展开时防洪板底端的固定齿即可即时插入泥土内,增加抓地力,随后再将平放板和地面螺栓固定,能够大大简化和地面的固定时间,更方便对河堤应急。2:本专利技术在作为子河堤支撑设备时,一旦河岸的水位升高渗透后,防洪板内部将灌装一定分量的河水,此时整体设备的重力增加,从而加强和地面的摩擦力,增加在水位升高后对于浪涌的抗击能力,实现根据水位高矮增加抗洪能力。3:本专利技术在主河堤决堤后,亦能够方便作为抛掷设备对决堤处进行阻挡,因底端所采用的固定齿为倾斜角度设置,在设立于决堤处后受到正面的水量冲击,底端固定齿将倾斜插入土壤内,增加稳定性,同时采用的三角形结构亦方便前后堆叠使用,防洪板内部在灌水后亦能够避免整体浮起,更方便作为堵口设备使用,减少出水量。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的防洪板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防洪板结构剖面图;图4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的防洪板结构剖面图;图中:1、装置主体;2、防洪板;201、固定齿;202、出水口;203、卡扣槽;204、放置槽;205、拼装槽;206、拼装块;207、入水口;208、观察窗;209、固定槽;210、防汛沙袋;211、蓄水间;212、分隔板;213、水位窗;3、旋转轴;4、平放板;401、螺栓槽;5、旋转支座;6、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涝抢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防洪板2,防洪板2的底端一侧安装有旋转轴3,旋转轴3的一端安装有平放板4,防洪板2的一侧表面中部安装有旋转支座5,旋转支座5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架6。进一步的,防洪板2的底端安装有固定齿201,固定齿201的上侧一端设置有出水口202,防洪板2的一侧表面上部安装有卡扣槽203,卡扣槽203的个数为两个,且卡扣槽203和防洪板2为对称固定安装,防洪板2的顶端安装有放置槽204,放置槽204呈半圆形结构设置,防洪板2的一端设置有拼装槽205,防洪板2的另一端安装有拼装块206,防洪板2内部为镂空结构,使装置主体1整体结构为一体式,所使用的零部件更少,在展开后即可使用,方便在紧急情况下的安装作业,减少安装的所需时间,同时所采用的镂空结构也会降低整体结构的重量。防洪板2的另一侧表面中部设置有入水口207,入水口207的上侧设置有观察窗208,且观察窗208为矩形结构设置,观察窗208是由透明亚克力板和铝合金外框组成,且位于防洪板2前后侧表面前后对应设置,入水口207的下侧安装有固定槽209,固定槽209的内侧安装有防汛沙袋210,防洪板2内部底端设置有蓄水间211,蓄水间211的顶端安装有分隔板212,使防洪板2内部的蓄水间211在蓄水后,通过顶端分隔板212产生分隔,不会影响顶端观察窗208的观察,同时防洪板2内部的水源需要卸去时,仅将底端的出水口202的盖口螺纹打开即可放出水源,方便后续的拆卸搬运。。支撑架6和防洪板2通过旋转支座5转动连接,平放板4的表面一侧两端设置有螺栓槽401,且支撑架6底端设置于螺栓槽401内侧,支撑架6和平放板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平放板4、支撑架6和防洪板2在六角螺钉固定后可形成三角支撑结构,而平放板4和地面主要通过平放板4表面两侧的螺纹孔进行螺栓固定,和前端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涝抢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防洪板(2),所述防洪板(2)的底端一侧安装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的一端安装有平放板(4),所述防洪板(2)的一侧表面中部安装有旋转支座(5),所述旋转支座(5)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涝抢险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的一端安装有防洪板(2),所述防洪板(2)的底端一侧安装有旋转轴(3),所述旋转轴(3)的一端安装有平放板(4),所述防洪板(2)的一侧表面中部安装有旋转支座(5),所述旋转支座(5)的一端安装有支撑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涝抢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板(2)的底端安装有固定齿(201),所述固定齿(201)的上侧一端设置有出水口(202),所述防洪板(2)的一侧表面上部安装有卡扣槽(203),所述卡扣槽(203)的个数为两个,且卡扣槽(203)和防洪板(2)为对称固定安装,所述防洪板(2)的顶端安装有放置槽(204),所述放置槽(204)呈半圆形结构设置,所述防洪板(2)的一端设置有拼装槽(205),所述防洪板(2)的另一端安装有拼装块(206),所述防洪板(2)内部为镂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涝抢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洪板(2)的另一侧表面中部设置有入水口(207),所述入水口(207)的上侧设置有观察窗(208),且观察窗(208)为矩形结构设置,所述观察窗(208)是由透明亚克力板和铝合金外框组成,且位于防洪板(2)前后侧表面前后对应设置,所述入水口(207)的下侧安装有固定槽(209),所述固定槽(209)的内侧安装有防汛沙袋(210),所述防洪板(2)内部底端设置有蓄水间(211),所述蓄水间(211)的顶端安装有分隔板(212)。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兴阳郭加明
申请(专利权)人: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