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裹浆的浆纱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44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裹浆的浆纱机结构,包括固定板、烘干箱和分纱筒,固定板上端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放纱机构,除尘机构和上浆机构,放纱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固定架,通过轴承水平设置在固定架左侧壁上的放纱轴和套设在放纱轴上的放纱盘,放纱轴一端设置有导向盘,除尘机构包括左右两端开口为喇叭状结构的除尘壳体,套设在除尘壳体右端的灰尘收集箱,分散盘和设置在灰尘收集箱顶端的鼓风机,上浆机构包括浆液槽,设置在浆液槽内的上两对上浆辊组,设置浆液槽左上端的导向辊组及位于导向辊组左侧的松料辊组,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纱线上浆的效率,在上浆前还能将纱线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提高上浆效果,而且还能减少纱线的断头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裹浆的浆纱机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一种高效裹浆的浆纱机结构。
技术介绍
纤维纺成纱线后,强度较低、毛羽较多,不能满足织造的要求。为了提高纱线的强度、减少毛羽、降低纱线表面摩擦力,减少摩擦,就要给纱线上浆。给纱线上浆的设备就是浆纱机。目前,浆纱机在给经纱裹浆时,会将卷在经轴上的经纱通过滚筒抽取出来然后传送到裹浆池进行裹浆处理,但是现有的浆纱机普遍存在裹浆效率低下,而且在上浆前,由于纱线表面粘有大量的纤维和粉尘等杂质,上浆时,这些杂质会掉落在浆液中,而导致浆液中混有杂质而影响到上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裹浆的浆纱机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裹浆的浆纱机结构,包括固定板、烘干箱和分纱筒,所述固定板上端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放纱机构,除尘机构和上浆机构,所述放纱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固定板上的固定架,通过轴承水平设置在固定架左侧壁上的放纱轴和套设在放纱轴上的放纱盘,且放纱轴位于放纱盘的右侧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放纱轴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盘,所述导向盘曲面等间距设置有导线槽一,所述固定架左侧设置有电机一,且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所述放纱盘左侧面环设有用于安装放纱筒的固定件;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左右两端开口为喇叭状结构的除尘壳体,套设在除尘壳体右端的灰尘收集箱,分散盘和设置在灰尘收集箱顶端的鼓风机,且鼓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气线与除尘壳体左端开口处的侧壁连接,气线延伸至除尘壳体内部并向除尘壳体右端倾斜所述除尘壳体位于其两端口之间的位置处的直径从左至右逐渐递减,且除尘壳体右端开口的左侧设置有除尘孔,所述除尘壳体和灰尘收集箱均通过支撑架一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分散盘的圆心通过支撑架二固定在位于除尘壳体左侧的固定板上,且分散盘曲面等间距环设有导线槽二;所述上浆机构包括浆液槽,设置在浆液槽内的上两对上浆辊组,设置浆液槽左上端的导向辊组及位于导向辊组左侧的松料辊组,所述两对上浆辊组与浆液槽底端面平行,两对上浆辊组倾斜设置在浆液槽侧壁上,所述上浆辊组从右至左依次包括上相互平行的浆辊组一和上浆辊组二,所述上浆辊组一包括呈上下贴合排布的上浆辊一和上浆辊二,且上浆辊一表面的摩擦系数大于上浆辊二的摩擦系数,所述上浆辊一的两端中心转轴通过密封轴承固定在浆液槽侧壁上,且其中一个上浆辊一的一端中心转轴延伸至浆液槽外壁并通过联轴器与对应设置在浆液槽外壁上的电机二输出轴连接,所述上浆辊二两端固定在浆液槽内壁上,所述上浆辊组二包括呈上下贴合排布的上浆辊三和上浆辊四,且上浆辊三和上浆辊四的摩擦系数分别对应与上浆辊一和上浆辊二的摩擦系数相同,且上浆辊三的两端中心转轴也通过密封轴承固定在浆液槽侧壁上,其中一个上浆辊三的一端中心转轴也延伸至浆液槽外壁并通过联轴器与对应设置在浆液槽外壁上的减速电机一输出轴连接,所述上浆辊四两端固定在浆液槽内壁上,所述上浆辊三的转动方向与上浆辊一的转动方向相反,且上浆辊三的转速大于或小于上浆辊一的转速,所述导向轮组两端均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浆液槽上端口的两侧上,且导向轮组包括呈上下贴合排布的上导辊和下导向辊,所述松料辊组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固定板上,且松料辊组包括呈上下贴合排布的松料辊一和松料辊二,且松料辊一的两端中心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撑杆侧壁上,其中一个松料辊一的一端中心转轴延伸至支撑杆外壁并通过联轴器与对应设置在支撑杆外壁上的减速电机二输出轴连接,所述松料辊二两端固定在支撑杆上,且松料辊一和松料辊二的摩擦系数分别对应与上浆辊一和上浆辊二的摩擦系数相同,且松料辊一的转动方向与上浆辊三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松料辊一与上浆辊三的转速相同,且位于位于松料辊组的左侧的固定板上依次设置有烘干箱和分纱筒。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在放纱盘上的安装座,与安装座螺纹连接的羊角定位杆。优选的,所述导向辊组底端设置有刮浆机构。优选的,所述刮浆机构为设置在浆液槽上的安装杆和设置在安装杆上的弧形刮浆板,且弧形刮浆板的内壁与松料辊二贴合。优选的,所述上浆辊一、上浆辊三和松料辊一的表面均设置有带有凸起的橡胶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利用上浆辊组一和上浆辊组二之间产生的转速差使位于位于上浆辊组一左右两侧的多股纱线处于“抱紧状态”,而介于上浆辊组一和上浆辊组二之间的纱线因转速差的原因处于“张开状态”,因而,位于浆液内的纱线从“抱紧状态”进入“张开状态”的这一过程,提高了上浆效果,同时,由于位于上浆辊组二和导向辊组之间的纱线在上浆辊组二的作用下处于“抱紧状态”,从而使上浆后的纱线可自动“拧掉”自身多余的浆液,减小烘干时间,进而提高了烘干效率。(2)上浆时,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上浆辊组将多股纱线搓成一股再由搓成股一股的纱线恢复到多股,这样不仅提高纱线的机械强度,相对于单股纱线在上浆过程中可减少纱线断头率,并将多股纱线同时进行上浆,从而也提高了上浆效率。(3)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左右两端开口为喇叭状结构的除尘壳体,套设在除尘壳体右端的灰尘收集箱,设置在灰尘收集箱顶端的鼓风机和分散盘,且鼓风机的输出端通过气线与除尘壳体左端开口处的侧壁连接,所述除尘壳体位于其两端口之间的位置处的直径从左至右逐渐递减,且除尘壳体右端开口的左侧设置有除尘孔,纱线上浆前,通过放纱机构先将多根纱线拧成一股,成股后的纱线进入到除尘壳体内时,多股纱线位于除尘壳体右端的部分被拧成一股,同时,多股纱线位于除尘壳体左端的部分在分散盘的作用下被张开,此时,鼓风机从除尘壳体内部左端向除尘壳体右端吹风,由于除尘壳体位于其两端口之间的位置处的直径从左至右逐渐递减,且除尘壳体右端开口的左侧设置有除尘孔,多股纱线位于除尘壳体右端被拧成一股并将除尘壳体靠近右端开口处被拧成一股后的纱线挡住,防止灰尘从除尘壳体右端出去,进入到除尘壳体内的风只能将附着在纱线的灰尘从除尘孔进入到灰尘收集箱内进行收集,而位于除尘壳体左端被分散盘撑开的纱线是方便将附着在每根纱线上的灰尘进行彻底地除尘,从而提高了除尘效果。(4)本专利技术所述导向辊组底端设置有刮浆机构,刮浆机构为设置在浆液槽上的安装杆和设置在安装杆上的弧形刮浆板,且弧形刮浆板的内壁与松料辊二贴合,方便将下导向辊上多余的浆液刮下来并随着弧形刮板流到浆液槽内,将多余的废料回收再利用,从而提高了浆液的利用率。(5)本专利技术由于在鼓风机向除尘壳体内的右端进行吹风并通过除尘孔将纱线上附着的灰尘进入到灰尘收集箱内,并将收集后的灰尘进行的处理,这样使得在整个加拈过程中防止灰尘四处扬起,改善了车间的工作环境。(6)当将多股纱线搓成一股纱线的过程中可使依附在多股纱线上的羽毛抱合在一起,从而可减少纱线断头率,而且拧成一股的多根纱线在张开的过程中与搓成股的方向相反,因而在张开的过程中,依附在纱线表面上的羽毛反方向运动并贴服在纱线上,这样可减少对羽毛的破坏。因此,本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纱线上浆的效率,同时在上浆前还能将对纱线进行预处理,从而将纱线上的杂质进行清理,提高上浆效果,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裹浆的浆纱机结构,包括固定板(1)、烘干箱(2)和分纱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端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放纱机构,除尘机构和上浆机构,所述放纱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固定板(1)上的固定架(4),通过轴承水平设置在固定架(4)左侧壁上的放纱轴(5)和套设在放纱轴(5)上的放纱盘(6),且放纱轴(5)位于放纱盘(6)的右侧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7),放纱轴(5)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盘(8),所述导向盘(8)曲面等间距设置有导线槽一,所述固定架(4)左侧设置有电机一,且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从动齿轮(7)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9),所述放纱盘(6)左侧面环设有用于安装放纱筒(10)的固定件(11);/n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左右两端开口为喇叭状结构的除尘壳体(12),套设在除尘壳体(12)右端的灰尘收集箱(13),分散盘(16)和设置在灰尘收集箱(13)顶端的鼓风机(14),且鼓风机(14)的输出端通过气线与除尘壳体(12)左端开口处的侧壁连接,气线延伸至除尘壳体(12)内部并向除尘壳体(12)右端倾斜,所述除尘壳体(12)位于其两端口之间的位置处的直径从左至右逐渐递减,且除尘壳体(12)右端开口的左侧设置有除尘孔(15),所述除尘壳(12)和灰尘收集箱(13)均通过支撑架一固定在固定板(1)上,所述分散盘(16)的圆心通过支撑架二固定在位于除尘壳体(12)左侧的固定板(1)上,且分散盘(16)曲面等间距环设有导线槽二;/n所述上浆机构包括浆液槽(17),设置在浆液槽(17)内的上两对上浆辊组,设置浆液槽(17)左上端的导向辊组及位于导向辊组左侧的松料辊组,所述两对上浆辊组与浆液槽(17)底端面平行,两对上浆辊组倾斜设置在浆液槽(17)侧壁上,所述上浆辊组从右至左依次包括上相互平行的浆辊组一和上浆辊组二,所述上浆辊组一包括呈上下贴合排布的上浆辊一(18)和上浆辊二(19),且上浆辊一(18)表面的摩擦系数大于上浆辊二(19)的摩擦系数,所述上浆辊一(18)的两端中心转轴通过密封轴承固定在浆液槽(17)侧壁上,且其中一个上浆辊一(18)的一端中心转轴延伸至浆液槽(17)外壁并通过联轴器与对应设置在浆液槽(17)外壁上的电机二输出轴连接,所述上浆辊二(19)两端固定在浆液槽(17)内壁上,所述上浆辊组二包括呈上下贴合排布的上浆辊三(20)和上浆辊四(21),且上浆辊三(20)和上浆辊四(21)的摩擦系数分别对应与上浆辊一(18)和上浆辊二(19)的摩擦系数相同,且上浆辊三(20)的两端中心转轴也通过密封轴承固定在浆液槽(17)侧壁上,其中一个上浆辊三(20)的一端中心转轴也延伸至浆液槽(17)外壁并通过联轴器与对应设置在浆液槽(17)外壁上的减速电机一输出轴连接,所述上浆辊四(21)两端固定在浆液槽(17)内壁上,所述上浆辊三(20)的转动方向与上浆辊一(18)的转动方向相反,且上浆辊三(20)的转速大于或小于上浆辊一(18)的转速,所述导向轮组两端均通过固定杆固定在浆液槽(17)上端口的两侧上,且导向轮组包括呈上下贴合排布的上导辊和下导向辊,所述松料辊组通过支撑杆固定在固定板(1)上,且松料辊组包括呈上下贴合排布的松料辊一(22)和松料辊二(23),且松料辊一(22)的两端中心转轴通过轴承固定在支撑杆侧壁上,其中一个松料辊一(22)的一端中心转轴延伸至支撑杆外壁并通过联轴器与对应设置在支撑杆外壁上的减速电机二输出轴连接,所述松料辊二(23)两端固定在支撑杆上,且松料辊一(22)和松料辊二(23)的摩擦系数分别对应与上浆辊一(18)和上浆辊二(19)的摩擦系数相同,且松料辊一(22)的转动方向与上浆辊三(20)的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松料辊一(22)与上浆辊三(20)的转速相同,且位于位于松料辊组的左侧的固定板(1)上依次设置有烘干箱(2)和分纱筒(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裹浆的浆纱机结构,包括固定板(1)、烘干箱(2)和分纱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上端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放纱机构,除尘机构和上浆机构,所述放纱机构包括竖直设置在固定板(1)上的固定架(4),通过轴承水平设置在固定架(4)左侧壁上的放纱轴(5)和套设在放纱轴(5)上的放纱盘(6),且放纱轴(5)位于放纱盘(6)的右侧一端设置有从动齿轮(7),放纱轴(5)的另一端设置有导向盘(8),所述导向盘(8)曲面等间距设置有导线槽一,所述固定架(4)左侧设置有电机一,且电机一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从动齿轮(7)啮合连接的主动齿轮(9),所述放纱盘(6)左侧面环设有用于安装放纱筒(10)的固定件(11);
所述除尘机构包括左右两端开口为喇叭状结构的除尘壳体(12),套设在除尘壳体(12)右端的灰尘收集箱(13),分散盘(16)和设置在灰尘收集箱(13)顶端的鼓风机(14),且鼓风机(14)的输出端通过气线与除尘壳体(12)左端开口处的侧壁连接,气线延伸至除尘壳体(12)内部并向除尘壳体(12)右端倾斜,所述除尘壳体(12)位于其两端口之间的位置处的直径从左至右逐渐递减,且除尘壳体(12)右端开口的左侧设置有除尘孔(15),所述除尘壳(12)和灰尘收集箱(13)均通过支撑架一固定在固定板(1)上,所述分散盘(16)的圆心通过支撑架二固定在位于除尘壳体(12)左侧的固定板(1)上,且分散盘(16)曲面等间距环设有导线槽二;
所述上浆机构包括浆液槽(17),设置在浆液槽(17)内的上两对上浆辊组,设置浆液槽(17)左上端的导向辊组及位于导向辊组左侧的松料辊组,所述两对上浆辊组与浆液槽(17)底端面平行,两对上浆辊组倾斜设置在浆液槽(17)侧壁上,所述上浆辊组从右至左依次包括上相互平行的浆辊组一和上浆辊组二,所述上浆辊组一包括呈上下贴合排布的上浆辊一(18)和上浆辊二(19),且上浆辊一(18)表面的摩擦系数大于上浆辊二(19)的摩擦系数,所述上浆辊一(18)的两端中心转轴通过密封轴承固定在浆液槽(17)侧壁上,且其中一个上浆辊一(18)的一端中心转轴延伸至浆液槽(17)外壁并通过联轴器与对应设置在浆液槽(17)外壁上的电机二输出轴连接,所述上浆辊二(19)两端固定在浆液槽(17)内壁上,所述上浆辊组二包括呈上下贴合排布的上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飞刘艳张永革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