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244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反应堆检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该研磨装置包括承载板、导向片、螺栓、支撑杆、手柄、定位螺母、研磨坯体、关节轴承、导向套、弹簧和螺母,研磨装置为中心对称结构。该研磨装置多以焊接形式连接,小零件多包裹于装置内部,外部有可靠密封,从设计上降低了异物掉落的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降低了人员受照射剂量,提高了研磨质量,从技术上降低出现研磨不均匀而导致的耐压壳体报废的可能,提高设备的可用性,为日后历次大修中的此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
本技术属于核电站反应堆检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
技术介绍
控制棒驱动机构作为反应堆堆芯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控制棒的上下移动以及将其固定在最上最下或者中间某位置,通过位置指示器可以确定控制棒的位置信息,通过利用控制棒驱动机构将控制棒从堆芯插入或者提出可以实现功率启动、功率控制、停堆。上部组件共有103套控制棒驱动机构,耐压壳体是由不锈钢制成的带法兰的套管,用于安置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内、外部件,保证控制棒驱动机构在一回路参数下工作。承压壳体下部法兰与反应堆顶盖上的控制棒驱动机构接管相连接;上部通过端塞形成密闭的耐压壳体。端塞的密封是用密封垫圈来实现的。其作为一回路密封压力边界,需要承载运行压力15.7MPa,水压试验压力24.5MPa,属于关键密封。在进行位置指示器密封时,根据程序要求:用白棉布蘸酒精擦拭耐压壳的密封面;利用强光灯目视检查耐压壳与位置指示器配合出的密封面,不能有压痕、突出、金属瘤、石墨垫圈残留物以及其他损伤;密封面处划痕不允许超过0.1mm。若超过0.1mm,根据单独方案处理,如发现非密封面处有缺陷,用什锦锉和砂纸处理。在机组冷停堆检修时,因人员操作、设备本身尺寸加工缺陷和受环境影响等原因,造成位置指示器从耐压壳体中拆除时,将耐压壳体内壁密封划伤。在位置指示器按照至耐压壳体时,无法安装至设计位置,无法满足安装要求。经测量比对,需对耐压壳体密封位置进行合理化研磨。现有技术程序中,仅为对耐压壳体密封面缺陷进行局部简单处理,全周向处理无法满足技术要求,且现有处理技术受人工水平限制较大,易造成设备缺陷扩大,费时、费力、耗费人工。因此需要技术一种操作简便、自动对中的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针对密封面有缺陷的耐压壳体,提供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处理密封面且可调节,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低人力投入,降低受照射剂量,同时解决现有技术中对中、研磨力度不稳定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该装置以承载板的中心为中心轴对称设置,包括承载板、导向片、螺栓、支撑杆、手柄、定位螺母、研磨坯体、关节轴承、导向套、弹簧和螺母,固定螺栓和研磨坯体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关节轴承一端与研磨坯体连接,另一端与导向片连接,导向套穿过承载板,导向片的突出边沿嵌入导向套的贯穿槽里,承载板与支撑杆连接,两关节轴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支撑杆与手柄连接。所述的承载板与支撑杆通过焊接连接,支撑杆与手柄通过焊接连接。所述的导向套和承载板之间通过定位螺母进行紧固。所述的导向套两侧的外延端部与两个定位螺母连接。所述的导向套为圆筒状,外有螺纹,两端开有对称贯穿槽。所述的导向片的内孔为螺纹孔。所述的研磨坯体外沿直径与被研磨耐压壳体内径一致。所述的关节轴承头部为球连接。所述的弹簧为压缩弹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设计降低了人力投入,处理此类缺陷两人即可完成,提高工作效率;(2)本技术提供的该研磨装置的设计,多以焊接形式连接,小零件多包裹于装置内部,外部有可靠密封,从设计上降低了异物掉落的风险。因操作人员技术参差不齐,可能会造成过度研磨或研磨不到要求的情况,造成设备的报废。该装置从设计上解决了力度不稳定,降低了人因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作时间,降低了人员受照射剂量。(3)本技术减少工作人员数量,提高密封面研磨效率,缩短工时,降低受照射剂量;(4)本技术的装置具有自适用调节功能,均匀周向研磨,提高了研磨质量,从技术上降低出现研磨不均匀而导致的耐压壳体报废的可能,提高设备的可用性;(5)本技术的装置操作简便,自动对中,从技术上解决了对中、研磨力度不稳定等问题,降低了因人员操作水平的限制而造成无法完成工作的可能,为日后历次大修中的此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A-A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B-B剖面图;其中:1—承载板、2—导向片、3—螺栓、4—支撑杆、5—手柄、6—定位螺母、7—研磨坯体、8—关节轴承、9—导向套、10—弹簧、11—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如图1、2、3和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该研磨装置以承载板1的中心为中心轴对称设置,包括一个承载板1、两个导向片2、两个螺栓3、两个支撑杆4、一个手柄5、四个定位螺母6、两个研磨坯体7、两个关节轴承8、一个导向套9、一个弹簧1和两个螺母11。螺栓3与研磨坯体7螺纹连接,通过螺母11对螺栓3进行防松脱紧固,关节轴承8一端与研磨坯体7螺纹连接,另一端与导向片2螺纹连接,导向片2的突出边沿嵌入导向套9的贯穿槽内,导向套9穿过承载板1,且两端通过定位螺母6将导向套9和承载板1进行紧固,导向套9外延端部与定位螺母6螺纹连接,承载板1与支撑杆4通过焊接连接,两关节轴承8之间通过弹簧10连接,支撑杆4与手柄5通过焊接连接。导向套9为圆筒状,外有螺纹,两端开有对称贯穿槽。导向片2的内孔为螺纹孔,与关节轴承8螺纹连接。同侧两定位螺母6间形成有限间隙,导向片2突出边沿限制在两个定位螺母6之间,以起到限制作用。弹簧10为压缩弹簧,为装置提供径向力。研磨坯体7外沿直径与被研磨耐压壳体内径一致,关节轴承8头部为球连接,其保证了研磨坯体7与耐压壳体的自动贴合。螺栓3通过螺纹连接的形式与研磨坯体7连接,通过螺母11对螺栓3进行防松脱紧固,螺栓3在研磨装置安装时,作为把手,将两研磨坯体7压缩,以防止对耐压壳体造成纵向划伤。研磨装置在耐压壳体模拟件上调试完成后,可根据需要对研磨装置螺纹连接处进行电焊处理,防止松脱,达到防异物的目的。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在使用时操作步骤如下:通过螺栓3将两研磨坯体7压缩至小于耐压壳体内径,在研磨坯体7弧面上粘贴研磨砂纸或其他研磨介质,将研磨装置安装配合在有缺陷的耐压壳体上,根据实际情况,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实施研磨工作,直至耐压壳体内径满足使用要求。原工作方式中,仅用砂纸或使用加工研磨坯体7,研磨坯体7为固定尺寸,相对耐压壳体内径略小,对有缺陷的耐压壳体只能进行局部研磨过度,相比于原有设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密封效果。耐压壳体为原厂核一级设备,其造价、检验、运输成本较高。此装置的使用,从技术上解决了研磨偏心,力度控制不稳定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研磨合格率,间接减低了耐压壳体的报废率,更加上,耐压壳体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以承载板(1)的中心为中心轴对称设置,包括承载板(1)、导向片(2)、螺栓(3)、支撑杆(4)、手柄(5)、定位螺母(6)、研磨坯体(7)、关节轴承(8)、导向套(9)、弹簧(10)和螺母(11),固定螺栓(3)和研磨坯体(7)通过螺母(11)固定连接,关节轴承(8)一端与研磨坯体(7)连接,另一端与导向片(2)连接,导向套(9)穿过承载板(1),导向片(2)的突出边沿嵌入导向套(9)的贯穿槽里,承载板(1)与支撑杆(4)连接,两关节轴承(8)之间通过弹簧(10)连接,支撑杆(4)与手柄(5)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以承载板(1)的中心为中心轴对称设置,包括承载板(1)、导向片(2)、螺栓(3)、支撑杆(4)、手柄(5)、定位螺母(6)、研磨坯体(7)、关节轴承(8)、导向套(9)、弹簧(10)和螺母(11),固定螺栓(3)和研磨坯体(7)通过螺母(11)固定连接,关节轴承(8)一端与研磨坯体(7)连接,另一端与导向片(2)连接,导向套(9)穿过承载板(1),导向片(2)的突出边沿嵌入导向套(9)的贯穿槽里,承载板(1)与支撑杆(4)连接,两关节轴承(8)之间通过弹簧(10)连接,支撑杆(4)与手柄(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承载板(1)与支撑杆(4)通过焊接连接,支撑杆(4)与手柄(5)通过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应堆耐压壳体自动调节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套(9)和承载板(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张范刘明李高超王天湣刘天源周立雨周贺贺马余祥吴磊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核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