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影像观察灯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223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学影像观察灯箱。所述医学影像观察灯箱包括底座;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块上,且所述第二转动杆延伸至所述转动槽内并与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对称开设在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动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医学影像观察灯箱具使用方便、可以对角度进行调节,有利于医生的诊断及长时间使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影像观察灯箱
本技术涉及医学
,尤其涉及一种医学影像观察灯箱。
技术介绍
医学影像是指为了医疗或医学研究,对人体或人体某部分,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内部组织影像的技术与处理过程,是一种逆问题的推论演算,即成因(活体组织的特性)是经由结果(观测影像信号)反推而来,临床应用方面,又称为医学成像,或影像医学,有些医院会设有影像医学中心、影像医学部或影像医学科,并配备相关的仪器设备,编制有专门的护理师、放射技师以及医师,负责仪器设备的操作、影像的解释与诊断,目前在给病人进行影像诊断时,一般采用影像观察灯箱进行诊断。然而传统的医学影像观察灯箱往往是竖直放置,医生在观察时只能在特定角度进行观察,使用不方便,不利于医生的诊断,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疲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医学影像观察灯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以对角度进行调节,有利于医生的诊断及长时间使用的医学影像观察灯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医学影像观察灯箱包括:底座;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动杆上;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块上,且所述第二转动杆延伸至所述转动槽内并与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对称开设在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动槽内;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夹持块的固定连接;腔体,所述腔体开设在所述安装块上;楔形块,所述楔形块滑动安装在所述腔体内;两个滑动孔,两个所述滑动孔对称开设在所述腔体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推动杆,两个所述推动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动孔内,且两个推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腔体内并与楔形块滑动连接;两个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开设在对应的滑动槽的一侧内壁上,且所述两个安装槽分别与对应的滑动孔相连通;两个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内,且两个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动槽内并与夹持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灯箱本体,所述灯箱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阻尼轴承,所述第一阻尼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转动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阻尼轴承,所述第二阻尼轴承的外圈与第二转动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腔体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延伸至腔体内并与楔形块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拉杆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对应的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灯箱本体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拉杆贯穿固定块并与固定块滑动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医学影像观察灯箱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医学影像观察灯箱,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杆上,所述安装块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可以调节灯箱本体的角度,所述转动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块上,且所述第二转动杆延伸至所述转动槽内并与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槽对称开设在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动槽内,可以固定灯箱本体,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夹持块的固定连接,所述腔体开设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楔形块滑动安装在所述腔体内,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内,且两个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动槽内并与夹持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医学影像观察灯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安装块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第一转动杆,3、第二转动杆,4、安装块,5、转动槽,6、滑动槽,7、夹持块,8、弹簧,9、腔体,10、楔形块,11、滑动孔,12、推动杆,13、安装槽,14、滑动杆,15、灯箱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医学影像观察灯箱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安装块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医学影像观察灯箱包括:底座1;第一转动杆2,所述第一转动杆2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第二转动杆3,所述第二转动杆3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杆2上;安装块4,所述安装块4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动杆3上;转动槽5,所述转动槽5开设在所述安装块4上,且所述第二转动杆3延伸至所述转动槽5内并与所述转动槽5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滑动槽6,两个所述滑动槽6对称开设在所述转动槽5的内壁上;两个夹持块7,两个所述夹持块7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动槽6内;两个弹簧8,两个所述弹簧8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动槽6内,且所述弹簧8的一端与对应的夹持块7的固定连接;腔体9,所述腔体9开设在所述安装块4上;楔形块10,所述楔形块10滑动安装在所述腔体9内;两个滑动孔11,两个所述滑动孔对称开设在所述腔体9的两侧内壁上;两个推动杆12,两个所述推动杆12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动孔11内,且两个推动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腔体9内并与楔形块10滑动连接;两个安装槽13,两个所述安装槽13分别开设在对应的滑动槽6的一侧内壁上,且所述两个安装槽13分别与对应的滑动孔11相连通;两个滑动杆14,两个所述滑动杆14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13内,且两个所述滑动杆14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动槽6内并与夹持块7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杆14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推动杆12固定连接;灯箱本体15,所述灯箱本体15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块4上。所述第一转动杆2上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阻尼轴承,所述第一阻尼轴承的外圈与第一转动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2上固定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动杆3上开设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阻尼轴承,所述第二阻尼轴承的外圈与第二转动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腔体9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延伸至腔体9内并与楔形块10固定连接。所述通孔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拉杆上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对应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学影像观察灯箱,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n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n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杆上;/n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动杆上;/n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块上,且所述第二转动杆延伸至所述转动槽内并与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n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对称开设在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n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动槽内;/n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夹持块的固定连接;/n腔体,所述腔体开设在所述安装块上;/n楔形块,所述楔形块滑动安装在所述腔体内;/n两个滑动孔,两个所述滑动孔对称开设在所述腔体的两侧内壁上;/n两个推动杆,两个所述推动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动孔内,且两个推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腔体内并与楔形块滑动连接;/n两个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开设在对应的滑动槽的一侧内壁上,且所述两个安装槽分别与对应的滑动孔相连通;/n两个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内,且两个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动槽内并与夹持块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滑动杆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n灯箱本体,所述灯箱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影像观察灯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底座上;
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转动杆上;
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转动杆上;
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开设在所述安装块上,且所述第二转动杆延伸至所述转动槽内并与所述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
两个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对称开设在所述转动槽的内壁上;
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动槽内;
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滑动槽内,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对应的夹持块的固定连接;
腔体,所述腔体开设在所述安装块上;
楔形块,所述楔形块滑动安装在所述腔体内;
两个滑动孔,两个所述滑动孔对称开设在所述腔体的两侧内壁上;
两个推动杆,两个所述推动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滑动孔内,且两个推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延伸至腔体内并与楔形块滑动连接;
两个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分别开设在对应的滑动槽的一侧内壁上,且所述两个安装槽分别与对应的滑动孔相连通;
两个滑动杆,两个所述滑动杆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安装槽内,且两个所述滑动杆的一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滑动槽内并与夹持块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霞汪春红徐恒天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