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东梅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33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包括框架和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安装在框架靠近前侧内部,所述框架由两个纵向支架、两个横向支架和后挡板构成,两个所述横向支架分别连接在两个纵向支架上下两端之间,通过在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的框架底部(横向支架底部)增加有两个新型的快速安放装置,且两个新型的快速安放装置长度相等且分别连接在横向支架底部的左右两半段,并且两个新型的快速安放装置能够在横向支架底部做圆周角度旋转,而通过该新型的快速安放装置能够使得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可快速的安放在桌面上使用,从而增加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在使用时的安放方式,使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简单且多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
技术介绍
X射线观片灯采用(高亮度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全数字工业底片观片灯,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双色光源、亮度均匀稳定、连续可调、携带方便、操作简便等特点,而LED观片灯,顾名思义,采用的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发光的光源,LED观片灯与传统观片灯相比具有发光亮度高,寿命长,节能环保,抗震性好,发热低等优势,但是其较高的制造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大范围的普及,在中高级医院,和高级无损检测单位使用比较多。现有的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因为设计时为了方便携带使用基本上都是为一个矩形框架结构,而在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需要使用时基本上都是通过框架顶部的挂环挂在墙壁上使用的,或者是使用专用支架而安放在桌面上使用的,而整个阅片装置为了方便携带多多少少会牺牲掉一部分的安放装置,从而使得整个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的安放使用方式较少,这样则会使得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在安放使用时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整个阅片装置为了方便携带多多少少会牺牲掉一部分的安放装置,从而使得整个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的安放使用方式较少,这样则会使得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在安放使用时会受到很大的局限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包括框架和透光板,所述透光板安装在框架靠近前侧内部,所述框架由两个纵向支架、两个横向支架和后挡板构成,两个所述横向支架分别连接在两个纵向支架上下两端之间,所述后挡板连接在两个横向支架与两个纵向支架的后端外壁上,两个所述横向支架和两个纵向支架最前侧相对方向内壁上均设置有弹性夹片,两个所述纵向支架底部连接的横向支架下端外壁上连接有两个快速安放装置,两个所述纵向支架顶部连接的横向支架前端外壁内部内嵌有控制按钮,两个所述纵向支架顶部连接的横向支架最后侧上端外壁上连接有三个等距排列的挂环,所述快速安放装置上设置有横向的安放支架,所述安放支架设置在最下侧的横向支架底部,所述安放支架下端外壁上连接有防滑底垫,所述安放支架上端中心处外壁上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连接有限制转块,所述连接杆和限制转块圆周外部分别套接有连接孔和限制转孔,所述连接孔和限制转孔均设置在下侧的横向支架底端内部,所述限制转孔连接在连接孔的上端,所述连接杆左右两侧的安放支架上端外壁内部以及下侧的横向支架下端外壁内部均设置有内嵌槽,四个所述内嵌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磁铁,所述固定磁铁和内嵌槽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后挡板前端内壁上连接有阅片灯,所述透光板设置在阅片灯的前侧,两个所述纵向支架内部均设置有电池槽,两个所述电池槽的内部均设置有内置电池,所述阅片灯通过控制按钮与两个内置电池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快速安放装置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快速安放装置的大小结构以及与下侧的横向支架的连接方式均相同,两个所述快速安放装置分别设置在下侧的横向支架左右两半段底部,两个所述快速安放装置均能够在下侧的横向支架底部做圆周旋转。优选的,所述阅片灯共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阅片灯的光源色以及功率均相同,六个所述阅片灯之间串联连接。优选的,所述内置电池的单个容量为五千毫安,两个所述内置电池均为锂电池,两个所述内置电池可通过框架上的预留插头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后进行充电。优选的,所述透光板是由亚克力材质构成的半透明平板状结构,所述透光板与两个横向支架和两个纵向支架均通过卡扣和粘接剂固定连接,所述透光板的前后两端外壁均为光滑的平整外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的框架底部(横向支架底部)增加有两个新型的快速安放装置,且两个新型的快速安放装置长度相等且分别连接在横向支架底部的左右两半段,并且两个新型的快速安放装置能够在横向支架底部做圆周角度旋转,而通过该新型的快速安放装置能够使得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可快速的安放在桌面上使用,并且在需要悬挂使用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时可把两个快速安放装置给收起而与横向支架底部平齐,这样则会不影响到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在悬挂时的正常使用,通过该新型的快速安放装置可使得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能够随意的安放在任何桌面上,从而增加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在使用时的安放方式,使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简单且多样;2、本技术快速安放装置的具体使用方式和原理如下,首先该新型的快速安放装置在未使用时是横向平齐在横向支架的底部的,这样则不会影响到正常悬挂使用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并且平齐收起在横向支架底部的快速安放装置则会被分别内嵌在横向支架底端内部和安放支架顶端内部的两组各两个固定磁铁给牢牢的吸附住,从而防止在不需要使用快速安放装置上的安放支架时安放支架会自动旋转而影响到整个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的正常使用,当需要通过该新型的快速安放装置来把该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安放在桌面上使用时,此时只需要抓住安放支架的一端并顺逆时针旋转,当把安放支架旋转到与横向支架呈十字型角度是则停止旋转,然后直接把整个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安放在桌面上即可,此时两个与横向支架呈十字型角度的安放支架则会通过底部的防滑底垫而牢牢的安放在桌面上,从而使得整个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被牢固的安放在桌面上并进行阅片使用,并且安放支架主要是通过顶部带有限制转块的连接杆与横向支架连接固定的,且限制转块连接在横向支架底端内部的限制转孔内部,而连接杆则连接在限制转孔下端的连接孔内部,这样既能够在横向支架底部随意旋转安放支架,又能够在旋转安放支架时限制转块被牢牢的限制在限制转孔内部,从而能够使得安放支架与横向支架可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又能够供使安放支架单独旋转,这样能够在需要使用快速安放装置时可快速的对其进行旋转时,而在不需要快速安放装置时可快速的把它旋转到与横向支架平齐而不会影响到整个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的正常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正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快速安放装置竖向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侧视平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纵向支架;2、横向支架;3、框架;4、透光板;5、快速安放装置;6、挂环;7、弹性夹片;8、控制按钮;9、后挡板;10、阅片灯;11、电池槽;12、内置电池;13、防滑底垫;14、内嵌槽;15、安放支架;16、连接杆;17、连接孔;18、固定磁铁;19、限制转孔;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包括框架(3)和透光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4)安装在框架(3)靠近前侧内部,所述框架(3)由两个纵向支架(1)、两个横向支架(2)和后挡板(9)构成,两个所述横向支架(2)分别连接在两个纵向支架(1)上下两端之间,所述后挡板(9)连接在两个横向支架(2)与两个纵向支架(1)的后端外壁上,两个所述横向支架(2)和两个纵向支架(1)最前侧相对方向内壁上均设置有弹性夹片(7),两个所述纵向支架(1)底部连接的横向支架(2)下端外壁上连接有两个快速安放装置(5),两个所述纵向支架(1)顶部连接的横向支架(2)前端外壁内部内嵌有控制按钮(8),两个所述纵向支架(1)顶部连接的横向支架(2)最后侧上端外壁上连接有三个等距排列的挂环(6),所述快速安放装置(5)上设置有横向的安放支架(15),所述安放支架(15)设置在最下侧的横向支架(2)底部,所述安放支架(15)下端外壁上连接有防滑底垫(13),所述安放支架(15)上端中心处外壁上连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上端连接有限制转块(20),所述连接杆(16)和限制转块(20)圆周外部分别套接有连接孔(17)和限制转孔(19),所述连接孔(17)和限制转孔(19)均设置在下侧的横向支架(2)底端内部,所述限制转孔(19)连接在连接孔(17)的上端,所述连接杆(16)左右两侧的安放支架(15)上端外壁内部以及下侧的横向支架(2)下端外壁内部均设置有内嵌槽(14),四个所述内嵌槽(14)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磁铁(18),所述固定磁铁(18)和内嵌槽(14)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影像科用阅片装置,包括框架(3)和透光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板(4)安装在框架(3)靠近前侧内部,所述框架(3)由两个纵向支架(1)、两个横向支架(2)和后挡板(9)构成,两个所述横向支架(2)分别连接在两个纵向支架(1)上下两端之间,所述后挡板(9)连接在两个横向支架(2)与两个纵向支架(1)的后端外壁上,两个所述横向支架(2)和两个纵向支架(1)最前侧相对方向内壁上均设置有弹性夹片(7),两个所述纵向支架(1)底部连接的横向支架(2)下端外壁上连接有两个快速安放装置(5),两个所述纵向支架(1)顶部连接的横向支架(2)前端外壁内部内嵌有控制按钮(8),两个所述纵向支架(1)顶部连接的横向支架(2)最后侧上端外壁上连接有三个等距排列的挂环(6),所述快速安放装置(5)上设置有横向的安放支架(15),所述安放支架(15)设置在最下侧的横向支架(2)底部,所述安放支架(15)下端外壁上连接有防滑底垫(13),所述安放支架(15)上端中心处外壁上连接有连接杆(16),所述连接杆(16)上端连接有限制转块(20),所述连接杆(16)和限制转块(20)圆周外部分别套接有连接孔(17)和限制转孔(19),所述连接孔(17)和限制转孔(19)均设置在下侧的横向支架(2)底端内部,所述限制转孔(19)连接在连接孔(17)的上端,所述连接杆(16)左右两侧的安放支架(15)上端外壁内部以及下侧的横向支架(2)下端外壁内部均设置有内嵌槽(14),四个所述内嵌槽(14)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磁铁(18),所述固定磁铁(18)和内嵌槽(14)通过粘接剂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东梅
申请(专利权)人:牛东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