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运输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993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运输设备技术领域,是一种电力运输小车,包括车架、左连杆、右连杆、液压油缸和底板,车架下侧间隔设有若干个行走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左连杆和右连杆,能够和底板以及车架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活塞杆的伸长动作能够使左连杆上端向右摆动,继而实现底板的下降动作,通过设置横杆,能够将活塞杆的力均布于左连杆,避免一个左连杆和活塞杆连接处受力过大造成左连杆变形或者断裂,从而失去活塞杆的支撑使底板迅速下落与车架发生碰撞,继而损毁底板上的设备或造成安全事故,这样的设置能使左连杆受力均匀并实现同步动作,底板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运输小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运输设备
,是一种电力运输小车。
技术介绍
电力设备主要是指电力上所使用的各种设备、电缆和配件等,在电力设备管理中,由于货物种类多,零配件复杂,无论是电力设备进入仓库还是将电力设备从仓库内搬出,都需要相应的运输车来实现该目的,运输车作为一种仓库中常见的仓储装置,在仓储活动中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目前常使用的运输车为手推平板车或者手推液压车,其结构比较简单,人们在将设备放在运输车上往往通过人工搬运的,需要反复的将设备抬高和放下,尤其在卸货时,需要将设备从高处拿下,对于处于高处的设备,工作人员不便发力对其进行搬运,大大增加了运输的劳动强度,使用起来不灵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运输小车,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手推平板车和手推液压车存在电力设备装卸困难、劳动强度大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电力运输小车,包括车架、左连杆、右连杆、液压油缸和底板,车架下侧间隔设有若干个行走轮,车架左部上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左连杆下端铰接连接,每个左连杆上端均与位于车架上方的底板下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右部下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且与左连杆长度相同的右连杆上端铰接连接,每个右连杆下端均与车架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车架左部与水平设置的液压油缸左端铰接连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铰接连接有前后向的横杆,横杆右侧与所述左连杆上部左侧固定连接。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车架可包括底座和连接板,底座下侧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四个行走轮,底座左端上侧与竖向设置且右侧与底板左侧相靠近的连接板下侧固定连接,底板位于连接板右方且左部下侧前后间隔铰接连接有两个左连杆,左连杆下端和底座左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右部下侧前后间隔铰接连接有两个右连杆,右连杆下端和底座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横杆右侧与左连杆上侧左侧固定连接,液压油缸左端铰接连接于连接板下部右侧,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与横杆中部左侧铰接连接。上述连接板中部左侧可前后间隔固定安装有两个开口向右的匚字形的把手,每个把手中部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套。上述左连杆上端和底板左部下侧可通过第一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左连杆下端和底座左部上侧通过第二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右连杆上端和底板右部下侧通过第三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右连杆下端和底座右部上侧通过第四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液压油缸左端与连接板下部右侧通过第五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与横杆中部左侧通过第六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第一铰接装置包括上铰接座、下铰接座和铰接轴,上铰接座下部设有左右贯通且开口向下的上凹槽,下铰接座上部位于上凹槽内,上铰接座中部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上铰接孔,对应上铰接孔位置的下铰接座中部前侧设有前后贯通的下铰接孔,上铰接座和下铰接座通过穿设于上铰接孔和下铰接孔内的铰接轴铰接连接在一起,第二铰接装置、第三铰接装置、第四铰接装置、第五铰接装置、第六铰接装置均与第一铰接装置结构相同。上述底板左端上侧可固定连接有左侧与连接板右侧相靠近的左竖板,底板前端上侧和后端上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前竖板和后竖板,前竖板左侧和后竖板左侧分别与左竖板前端右侧以及后端右侧固定连接。上述左竖板左侧和右侧、前竖板后侧、后竖板前侧以及底板上侧均可固定连接有缓冲垫。上述左连杆于竖向方向上的长度可为第一长度,左连杆于对应的右连杆于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为第二长度,第一长度小于第二长度。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设置左连杆和右连杆,能够和底板以及车架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活塞杆的伸长动作能够使左连杆上端向右摆动,继而实现底板的下降动作,通过设置横杆,能够将活塞杆的力均布于左连杆,避免一个左连杆和活塞杆连接处受力过大造成左连杆变形或者断裂,从而失去活塞杆的支撑使底板迅速下落与车架发生碰撞,继而损毁底板上的设备或造成安全事故,这样的设置能使左连杆受力均匀并实现同步动作,底板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中第一铰接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底座,2为底板,3为左连杆,4为右连杆,5为液压油缸,6为活塞杆,7为横杆,8为行走轮,9为把手,10为防滑套,11为连接板,12为左竖板,13为前竖板,14为后竖板,15为缓冲垫,16为上铰接座,17为下铰接座,18为铰接轴。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附图1、2所示,该电力运输小车包括车架、左连杆3、右连杆4、液压油缸5和底板2,车架下侧间隔设有若干个行走轮8,车架左部上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左连杆3下端铰接连接,每个左连杆3上端均与位于车架上方的底板2下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2右部下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且与左连杆3长度相同的右连杆4上端铰接连接,每个右连杆4下端均与车架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车架左部与水平设置的液压油缸5左端铰接连接,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右端铰接连接有前后向的横杆7,横杆7右侧与所述左连杆3上部左侧固定连接。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设置左连杆3和右连杆4,能够和底板2以及车架形成平行四边形机构,通过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的伸长动作能够使左连杆3上端向右摆动,继而实现底板2的下降动作,底板2下降后再通过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的缩回动作能够使左连杆3上端向左摆动,继而实现底板2的上升动作,通过设置横杆7,能够将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的力均布于左连杆3上,避免一个左连杆3和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连接处受力过大造成左连杆3变形或者断裂,从而失去活塞杆6的支撑使底板2迅速下落与车架发生碰撞,继而损毁底板2上的设备或造成安全事故,这样的设置能使左连杆3受力均匀并实现同步动作,底板2在升降过程中更加稳定,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电力运输小车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所示,车架包括底座1和连接板11,底座1下侧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四个行走轮8,底座1左端上侧与竖向设置且右侧与底板2左侧相靠近的连接板11下侧固定连接,底板2位于连接板11右方且左部下侧前后间隔铰接连接有两个左连杆3,左连杆3下端和底座1左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2右部下侧前后间隔铰接连接有两个右连杆4,右连杆4下端和底座1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横杆7右侧与左连杆3上侧左侧固定连接,液压油缸5左端铰接连接于连接板11下部右侧,液压油缸5的活塞杆6右端与横杆7中部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左连杆、右连杆、液压油缸和底板,车架下侧间隔设有若干个行走轮,车架左部上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左连杆下端铰接连接,每个左连杆上端均与位于车架上方的底板下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右部下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且与左连杆长度相同的右连杆上端铰接连接,每个右连杆下端均与车架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车架左部与水平设置的液压油缸左端铰接连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铰接连接有前后向的横杆,横杆右侧与所述左连杆上部左侧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左连杆、右连杆、液压油缸和底板,车架下侧间隔设有若干个行走轮,车架左部上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的左连杆下端铰接连接,每个左连杆上端均与位于车架上方的底板下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右部下侧与若干个前后间隔设置且与左连杆长度相同的右连杆上端铰接连接,每个右连杆下端均与车架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车架左部与水平设置的液压油缸左端铰接连接,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铰接连接有前后向的横杆,横杆右侧与所述左连杆上部左侧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车架包括底座和连接板,底座下侧沿周向间隔分布有四个行走轮,底座左端上侧与竖向设置且右侧与底板左侧相靠近的连接板下侧固定连接,底板位于连接板右方且左部下侧前后间隔铰接连接有两个左连杆,左连杆下端和底座左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底板右部下侧前后间隔铰接连接有两个右连杆,右连杆下端和底座右部上侧对应位置铰接连接,横杆右侧与左连杆上侧左侧固定连接,液压油缸左端铰接连接于连接板下部右侧,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与横杆中部左侧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连接板中部左侧前后间隔固定安装有两个开口向右的匚字形的把手,每个把手中部外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套。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力运输小车,其特征在于左连杆上端和底板左部下侧通过第一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左连杆下端和底座左部上侧通过第二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右连杆上端和底板右部下侧通过第三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右连杆下端和底座右部上侧通过第四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液压油缸左端与连接板下部右侧通过第五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一起,液压油缸的活塞杆右端与横杆中部左侧通过第六铰接装置铰接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章岳林张彬于勇超艾则孜·巴克王洪新赵杰肖诚龙肖斌李亮吴冠军闫鹏飞傅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阿克苏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