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力传感器安装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963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力传感器安装座,包括座体及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方用于固定扭力传感器的浮动板;所述座体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与所述浮动板相连的螺栓,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大于螺栓杆的直径,使所述螺栓杆在所述限位孔内具有活动的自由度;所述座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浮动板的弹簧。通过使用该安装座,能自动纠正扭力传感器与电机联轴器之间的径向偏差,提升被测产品数据的真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力传感器安装座
本技术涉及安装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扭力传感器安装座。
技术介绍
扭矩传感器,又称力矩传感器、扭力传感器、转矩传感器、扭矩仪,分为动态和静态两大类,其中动态扭矩传感器又可叫做转矩传感器、转矩转速传感器、非接触扭矩传感器、旋转扭矩传感器等。扭矩传感器是对各种旋转或非旋转机械部件上对扭转力矩感知的检测。扭矩传感器将扭力的物理变化转换成精确的电信号。扭矩传感器可以应用在制造粘度计,电动(气动,液力)扭力扳手,它具有精度高,频响快,可靠性好,寿命长等优点。在现有利用扭力传感器器进行检测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1、测试设备正反两个方向扭矩值偏差大;2、工装扭力偏差大于扭力传感器的误差,导致测试值区间偏大;3、由扭力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决定了扭力传感器受径向力影响非常大,径向偏心会引起扭矩零点偏移,波形发生畸变,导致数据与理论数据偏差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扭力传感器安装座,通过使用该安装座,能自动纠正扭力传感器与电机联轴器之间的径向偏差,提升被测产品数据的真实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扭力传感器安装座,包括座体及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方用于固定扭力传感器的浮动板;所述座体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与所述浮动板相连的螺栓,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大于螺栓杆的直径,使所述螺栓杆在所述限位孔内具有活动的自由度;所述座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浮动板的弹簧。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包括四个,呈对称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一所述弹簧与所述浮动板的一个角相对应。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弹簧的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在所述浮动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孔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栓杆的直径,所述腰形孔的长度大于所述螺栓杆的直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限位孔包括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孔相对设置,且每一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浮动板端部的中部相对应。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中浮动板与座体之间连接有弹簧与螺栓杆,螺栓杆在座体的限位孔内具有活动的自由度,使扭力传感器安装在浮动板上时,能自动纠正扭力传感器与电机联轴器之间的径向偏差;扭力传感器工作时,浮动板有效降低扭力传感器与电机联轴之间硬连接产生的扭力值,浮动板优化了原固定安装方式中不同心导致的二次累积误差,从而提升了被测产品数据的真实性。2.弹簧包括四个,呈对称设置,且每一弹簧与浮动板的一个角相对应;限位孔包括两个,两个限位孔相对设置,每一限位孔与浮动板端部的中部相对应,实现浮动板带动扭力传感器微调,防止侧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扭力传感器安装座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扭力传感器安装座分解图。其中:1、座体;2、浮动板;3、限位孔;4、螺栓;5、螺栓杆;6、弹簧;7、第一安装孔;8、扭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参见图1~2所示,一种扭力传感器安装座,包括座体1及设置于所述座体1上方用于固定扭力传感器8的浮动板2;所述座体1上设置有限位孔3,所述限位孔3内设置有与所述浮动板2相连的螺栓4,所述限位孔3的孔径大于螺栓杆5的直径,使所述螺栓杆5在所述限位孔3内具有活动的自由度;所述座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浮动板2的弹簧6。在安装座中设置浮动板2,将扭力传感器8设置于浮动板2上,通过浮动板2具有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使其能够自动纠正扭力传感器8与电机连轴器之间的径向偏差。机构做旋转运动时,由于活动板具有自由活动的空间,因此使扭力传感器8能够自由运动,抵制了机构误差引起的扭矩偏差,提高了机构正反方向的精度。机构自由运动的扭矩小于扭力传感器8的精度误差,减小了机构的误差。扭矩在自由运动中会自动修正径向位置偏差,从而抵消了由于径向偏差而引起的径向扭矩漂移,抵消了原点漂移的偏移量。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弹簧6包括四个,呈对称设置。且每一所述弹簧6与所述浮动板2的一个角相对应。参见图2所示,所述座体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弹簧6的第一安装孔7,与所述第一安装孔7相对应,在所述浮动板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弹簧6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孔7内,所述弹簧6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所述限位孔3的形状不受限制,具体的,可将所述限位孔3设计为腰形孔。所述腰形孔的宽度大于所述螺栓杆5的直径,所述腰形孔的长度大于所述螺栓杆5的直径。使螺栓杆5能够在腰形孔内沿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自由运动。参见图2所示,所述限位孔3包括两个,两个所述限位孔3相对设置,且每一所述限位孔3与所述浮动板2端部的中部相对应。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力传感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及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方用于固定扭力传感器的浮动板;所述座体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与所述浮动板相连的螺栓,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大于螺栓杆的直径,使所述螺栓杆在所述限位孔内具有活动的自由度;所述座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浮动板的弹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传感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及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方用于固定扭力传感器的浮动板;所述座体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设置有与所述浮动板相连的螺栓,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大于螺栓杆的直径,使所述螺栓杆在所述限位孔内具有活动的自由度;所述座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浮动板的弹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传感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包括四个,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力传感器安装座,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弹簧与所述浮动板的一个角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润生袁海峰郑之虎高广富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麦思创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