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溶电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808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溶电加热装置,包括相互契合的上马弗和下马弗,两者配合构成上下对开结构的炉体;炉体前、后内壁面之间共同安装有多组电热丝,单组电热丝上均套装有陶瓷管;下马弗前壁面上安装有热电偶,热电偶的探头伸至炉体内部,热电偶通过导线连接至温控柜;温控柜上安装有记录仪,记录仪与热电偶、温控柜均电性连接;炉体内壁面设置有炉衬,形成保温层;将弯头通过炉缝放置于炉膛内,由电热丝对炉体内部进行加热升温和保温,热量经热辐射和热对流传递至工件,由热电偶对炉体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和控制并实时传递至温控柜,从而实现对弯头的固溶处理,有效改善其成形质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固溶电加热装置结构简单紧凑合理,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溶电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
,尤其是一种固溶电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锅炉受热面管件在锅炉的受压元件中所占比重最大,金属耗量最大,分布亦最广泛,其起着加热介质、产生蒸汽的作用。受热面管件按照受热方式的不同一般分为辐射受热面管件和对流受热面管件。辐射受热面管件又分为辐射蒸发器、辐射过热器、辐射再热器;而对流受热面管件分为对流过热器、对流再热器等。其中辐射蒸发器即为炉膛水冷壁,或称为膜式水冷壁;辐射过热器、辐射再热器、对流过热器、对流再热器,则统称为蛇形管部件。过热器和再热器,是由多根规格与材质相同或不同的、展开长度超过20m的小直径管,经过往复多次的弯曲,并通过一些起连接、固定作用的附件,多管圈套装在一起组成的蛇形管管屏,它们位于炉膛的上部和烟道中。在一种特种设备锅炉中,相当一部分的受热面管子均为不锈钢管子,其弯制后会产生弯头。因管子弯制后将产生特定的弯曲变形及弯曲应力,其将严重影响管子后续在锅炉受热面的使用,因此,必须对管子弯头处进行固溶处理,以改善其成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溶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契合的上马弗(2)和下马弗(1),所述上马弗(2)和下马弗(1)配合构成上下对开结构的炉体;所述炉体前、后内壁面之间共同安装有多组电热丝(7),单组电热丝(7)上均套装有陶瓷管(8);所述下马弗(1)前壁面上安装有热电偶(3),热电偶(3)的探头伸至炉体内部,热电偶(3)通过导线(4)连接至温控柜(6);所述温控柜(6)上安装有记录仪(5),所述记录仪(5)与热电偶(3)、温控柜(6)均电性连接;所述炉体内壁面设置有炉衬,形成保温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溶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契合的上马弗(2)和下马弗(1),所述上马弗(2)和下马弗(1)配合构成上下对开结构的炉体;所述炉体前、后内壁面之间共同安装有多组电热丝(7),单组电热丝(7)上均套装有陶瓷管(8);所述下马弗(1)前壁面上安装有热电偶(3),热电偶(3)的探头伸至炉体内部,热电偶(3)通过导线(4)连接至温控柜(6);所述温控柜(6)上安装有记录仪(5),所述记录仪(5)与热电偶(3)、温控柜(6)均电性连接;所述炉体内壁面设置有炉衬,形成保温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溶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与上马弗(2)相接处的下马弗(1)侧壁上开有条形凹槽(11),凹槽(11)内外贯穿下马弗(1)的侧壁;在上马弗(2)与下马弗(1)闭合时,凹槽(11)构成炉体上方形结构的炉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溶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马弗(1)侧壁的下方开有用于倒出氧化皮的通槽;位于通槽槽口处的下马弗(1)外侧壁上安装有堵板,堵板尺寸大于通槽槽口尺寸。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鸿晓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