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胎止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6715271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胎止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中药领域。该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木香8~12份,砂仁8~12份,姜半夏8~12份,陈皮8~12份,南沙参16~24份,茯苓8~12份,白术16~24份,苏叶8~12份,黄连1~10份,藿香8~12份,竹茹8~12份,枇杷叶10~2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备成安胎止吐贴剂,结合中医传统穴位贴敷可以有效治疗妊娠恶阻。同时,外敷的方式可以避免口服中药胃肠给药的方式对妊娠的毒副作用。此外,该安胎止吐贴剂有利于药物有效成分快速透皮吸收,且剥离无痛感提高了使用舒适性,避免了一般穴位贴敷对皮肤的致敏及刺激作用,具有安全、经济、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胎止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胎止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介绍
妊娠恶阻,西医谓之妊娠剧吐,是指孕妇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恶闻食味、甚至食入即吐等症状,若不及时干预,可致胚胎生长发育缓慢,增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率及钾、钠、氯、钙及酸碱失衡,甚至妊娠终止,更严重时甚至威胁孕妇生命安全。目前西医针对此病尚无兼具安全性及显著疗效的治疗方法。西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支持疗法和药物治疗。支持疗法为用大剂量生理盐水或乳酸盐激素溶液进行液体复苏,然后用含有5%葡萄糖的溶液改善恶心症状,此外,补充血清电解质镁、磷酸盐、钾,并应监测钠水平,为预防韦尼克氏脑病必要时给予100毫克胸腺嘧啶。药物治疗是使用如Diclegis、异丙嗪、可乐定、甲氧氯普胺、Zofran、米氮平、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等进行药物治疗。这些西药虽然能够治疗妊娠剧吐,但是对孕妇和胎儿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Diclegis会导致嗜睡等不良反应;Zofran可能引起明显的过敏反应,并可能与胎儿心脏畸形相关;异丙嗪对胎儿的神经系统有影响;甲氧氯普胺可能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及先前存在的精神疾病恶化;米氮平可能会增加出生缺陷等等。中医治疗妊娠恶阻有丰富的经验。“妊娠”首见于《金匮要略·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而“恶阻”之名,则首见于《诸病源候论》:“恶阻者,心中馈闷,头眩,四肢烦痛,懈惰不欲执作,恶闻食气。”中医学认为,妊娠恶阻的主要病机是孕妇素体脾胃虚弱,胃失和降,冲脉之气上逆。因素体脾胃虚弱,受孕之后,血聚以养胎,经血不泻,冲脉之气较盛,冲脉附于阳明,其气上逆则犯胃,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又因脾虚不运则痰湿内生或因阴血聚以养胎,肝血不足,肝气偏旺,肝气横逆犯胃而肝胃不和;又可因呕吐不能制止,饮食少进而致气阴亏损。所以本病的发生以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失和降为本。目前,中医治疗妊娠恶阻主要以汤剂、针灸、穴位贴敷等多种手段治疗,具体如下:(1)中药汤剂治疗:包括健脾益胃法,代表方香砂六君子汤、理中汤等加减治疗妊娠恶阻脾胃虚弱证。和胃降逆法以轻量黄连、苏叶、生姜等治疗胃气上逆证。养肝和胃法以和胃降逆汤、顺肝逆气汤等平肝和胃降逆。疏肝和胃法: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抑肝和胃法以抑肝和胃饮(苏叶,黄连,陈皮,竹茹,钩藤,黄芩,生姜等)治疗肝胃不和证。(2)针刺治疗:谢瑜等选取攒竹、内关、足三里、阴陵泉、中脘、关元、天枢等治疗妊娠恶阻,总有效率96%。阎凌等选取毫针针刺中脘、上脘、下脘、足三里、上巨虚、丰隆、太冲、内关、百会、四神聪等穴位结合西医常规补液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西医疗法组,且治疗时间短、复发率低。(3)穴位注射:穴位注射多选取内关、足三里、丰隆穴等穴进行。杨和珍于内关穴穴位注射维生素B6联合氯化钾、维生素C、维生素B6补液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尿酮体及降低妊娠恶阻症状。曹正祥等研究显示穴位注射足三里或丰隆穴配合耳穴神门穴等治疗治愈率达81.8%。(4)中药穴位贴敷法:陈芳观察吴茱萸3g调和麻油5ml外敷涌泉穴治疗妊娠恶阻,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李红彩运用丁姜和胃膏外敷神阙穴联合静脉输液治疗妊娠恶阻,治疗组4、7天后治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头晕、倦怠、呕吐消失率优于对照组。徐迪红采用丁香、陈皮、半夏各3g调膏外敷神阙穴可改善恶心、呕吐症状及尿酮体结果。此外治疗妊娠恶阻的方法还有耳穴压豆法、穴位隔姜灸法、穴位超声波疗法、中药鼻下熏蒸疗法以及联合治疗法,大量临床试验观察表明,中医药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还能够有效改善尿酮体等指标,且中医手段较之西医有着安全、经济、低或无毒副作用的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但尚未见使用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治疗妊娠恶阻。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胎止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胎止吐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木香8~12份,砂仁8~12份,姜半夏8~12份,陈皮8~12份,南沙参16~24份,茯苓8~12份,白术16~24份,苏叶8~12份,黄连1~10份,藿香8~12份,竹茹8~12份,枇杷叶10~20份。进一步地,前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木香10份,砂仁10份,姜半夏10份,陈皮10份,南沙参20份,茯苓10份,白术20份,苏叶10份,黄连5份,藿香10份,竹茹10份,枇杷叶15份。进一步地,前述的药物组合物是由各重量配比原料药的原生药粉、或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优选地,所述制剂为外用制剂;更优选地,所述外用制剂为贴剂或巴布膏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前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直接打粉,或者加入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即得。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安胎止吐的贴剂,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木香8~12份,砂仁8~12份,姜半夏8~12份,陈皮8~12份,南沙参16~24份,茯苓8~12份,白术16~24份,苏叶8~12份,黄连1~10份,藿香8~12份,竹茹8~12份,枇杷叶10~20份,卡波姆1~10份,聚乙烯醇2~10份,明胶2~15份,聚丙烯酸3~10份;优选地,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木香10份,砂仁10份,姜半夏10份,陈皮10份,南沙参20份,茯苓10份,白术20份,苏叶10份,黄连5份,藿香10份,竹茹10份,枇杷叶15份,卡波姆1~10份,聚乙烯醇2~10份,明胶2~15份,聚丙烯酸3~10份。进一步地,所述贴剂用于穴位贴敷;优选地,所述穴位为中脘、双侧内关、双侧足三里。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前述的贴剂的制备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取各重量配比的原辅料;(2)将辅料卡波姆、聚乙烯醇、明胶和聚丙烯酸混合加热,得胶液混合物;(3)称取原料木香、砂仁、姜半夏、陈皮、南沙参、茯苓、白术、苏叶、黄连、藿香、竹茹和枇杷叶加水煎煮,过滤得药液混合物;(4)将药液混合物与胶液混合物均搅拌除去气泡,混合匀质,制备成贴剂;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加水煎煮为加入8~10倍量的水,煎煮1~1.5小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安胎止吐的联合用药物,它含有相同或者不同规格的同时或者分别给药的前述的药物组合物或前述的贴剂和补液药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优选地,所述补液药物为维生素和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更优选地,所述维生素为维生素C和维生素B6;进一步地优选地,所述补液药物为500-1000mL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注射液中含2-3g维生素C、0.1-0.2g维生素B6;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补液药物的使用方式为静脉注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前述的药物组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胎止吐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木香8~12份,砂仁8~12份,姜半夏8~12份,陈皮8~12份,南沙参16~24份,茯苓8~12份,白术16~24份,苏叶8~12份,黄连1~10份,藿香8~12份,竹茹8~12份,枇杷叶10~20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胎止吐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木香8~12份,砂仁8~12份,姜半夏8~12份,陈皮8~12份,南沙参16~24份,茯苓8~12份,白术16~24份,苏叶8~12份,黄连1~10份,藿香8~12份,竹茹8~12份,枇杷叶10~2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木香10份,砂仁10份,姜半夏10份,陈皮10份,南沙参20份,茯苓10份,白术20份,苏叶10份,黄连5份,藿香10份,竹茹10份,枇杷叶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各重量配比原料药的原生药粉、或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优选地,所述制剂为外用制剂;
更优选地,所述外用制剂为贴剂或巴布膏剂。


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取各重量配比的原料药,直接打粉,或者加入水或有机溶剂提取,再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者辅助性成分,即得。


5.一种安胎止吐的贴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木香8~12份,砂仁8~12份,姜半夏8~12份,陈皮8~12份,南沙参16~24份,茯苓8~12份,白术16~24份,苏叶8~12份,黄连1~10份,藿香8~12份,竹茹8~12份,枇杷叶10~20份,卡波姆1~10份,聚乙烯醇2~10份,明胶2~15份,聚丙烯酸3~10份;
优选地,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辅料制备而成:木香10份,砂仁10份,姜半夏10份,陈皮10份,南沙参20份,茯苓10份,白术20份,苏叶10份,黄连5份,藿香10份,竹茹10份,枇杷叶15份,卡波姆1~10份,聚乙烯醇2~10份,明胶2~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叶芳刘一尘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