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21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8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灵芝孢子、赤灵芝孢子、云芝、蛹虫草子实体、猴头菌、铁皮石斛、山楂、檀香、香附、菘菜、鸡内金、白豆蔻。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能明显改善脾虚体征,有复健效果;明显拮抗肠功能亢进,改善肠功能抑制,起到调节肠功能作用;对胃肠道功能紊乱具有调节作用;并有明显的止痛、抗疲劳、抗缺氧、抗应激作用。研究结果提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对功能性胃肠病或肠易激综合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且成本较低,易于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组合物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功能性胃肠病(FGIDs)是一类具有消化道症状,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或不能用生化结构异常解释的一类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早饱、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便秘及排便困难等症状。按目前分类方法包括28种疾病,以功能性消化不良(FD)、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便秘(FC)最为常见。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的、上消化道功能紊乱引起的上腹疼痛或不适等临床症状群,以餐后上腹饱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患病率极高,占人群的20%,占消化专科门诊的60%~70%。说明极其常见多发。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是一种消化道常见疾病,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以功能性改变为特征的排便障碍,临床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在精神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FC患病率逐渐上升,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慢性便秘患病率高达15%~20%,其中功能性便秘占有很大的比例。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常见消化道非器质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临床特点。在成人中的患病率为10%~22%,女性略多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无器质性病变的腹痛、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症状,其病因是胃肠道功能紊乱。目前对该类疾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功能性胃肠病按分类的不同,其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略有不同,但总的说来其机制可概括为以下几点:胃肠动力的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脑肠轴的作用、心理社会因素等。由于功能性胃肠病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诱发因素较多,化学药物往往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同时这些药物存在副作用大、易复发等缺陷。近年来,传统医药在本病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现有技术中,根据中医理论以及药理效果,已公开了几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药物组合。例如:申请号为200810102114.1,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治疗肝郁脾虚泄泻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案提供了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升麻等五种中药组成的配方和制剂方法。申请号为200410014704.0专利技术名称为“治疗肠功能紊乱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中,申请人公开了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提供了如下配方:白术15~30克,白芍8~25克,陈皮5~20克,防风5~20克。或者是白术、防风、白芍的挥发油组分;白术、防风、白芍、和陈皮一起的乙醇提取组分;植物油适量。申请号为200810217301.4,专利技术名称为“痛泻要方”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的专利技术专利中,申请人公开了“痛泻要方”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炒白术、炒白芍、炒陈皮和防风为原料,以乙醇溶液或水为溶剂提取所述原料,获得提取液;2)浓缩获得的提取液至所述提取液的体积为所述原料重量的6~9倍;3)以3~5倍体积水稀释获得的浓缩液,取上清液;4)将所述上清液以大孔树脂柱吸附,收集乙醇洗脱部分,获得乙醇洗脱液;5)浓缩并干燥获得的乙醇洗脱液,得到所述中药提取物。申请号为200410014704.0专利技术名称为“治疗肠功能紊乱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中,申请人公开了一种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提供了如下配方:白术15~30克,白芍8~25克,陈皮5~20克,防风5~20克。或者是白术、防风、白芍的挥发油组分;白术、防风、白芍、和陈皮一起的乙醇提取组分;植物油适量。申请号为200810053479.X专利技术名称为“治疗腹泻的药物”的专利技术专利中,申请人公开了一种治疗腹泻的药物,由白术、白芍、陈皮、防风作有效成分制备的各种药物,临床治疗急慢性腹泻、寒热错杂、虚实互见证有效。虽然白术,白芍,防风,陈皮的加减方已见临床治疗肠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等疾病,但由于复方有效物质尚不完全明确,制剂技术不高等原因,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临床疗效不稳定、患者服用不便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复方的应用效果。一般观点认为,临床应用的中药复方活性提取物应由原料药材混合提取所得到的组合物,例如采用水煎或乙醇提取,得到水溶性提取物或醇溶性活性成分。传统观点认为复方药材混合提取的提取物效果要好于其中一种药材提取物或各种药材提取物的组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能明显改善脾虚体征,有复健效果;明显拮抗肠功能亢进,改善肠功能抑制,起到调节肠功能作用;对胃肠道功能紊乱具有调节作用;并有明显的止痛、抗疲劳、抗缺氧、抗应激作用。研究结果提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对功能性胃肠病或肠易激综合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且成本较低,易于操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原料:灵芝孢子、赤灵芝孢子、云芝、蛹虫草子实体、猴头菌、铁皮石斛、山楂、檀香、香附、菘菜、鸡内金、白豆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灵芝孢子10-20份、赤灵芝孢子7-12份、云芝5-10份、蛹虫草子实体5-12份、猴头菌7-10份、铁皮石斛2-7份、山楂5-12份、檀香1-5份、香附1-3份、菘菜1-4份、鸡内金1-3份、白豆蔻1-5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灵芝孢子12-17份、赤灵芝孢子9-11份、云芝6-9份、蛹虫草子实体7-10份、猴头菌8-9份、铁皮石斛3-6份、山楂7-10份、檀香2-4份、香附1.5-2.5份、菘菜2-3份、鸡内金1.5-2.5份、白豆蔻2-4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灵芝孢子15份、赤灵芝孢子10份、云芝7份、蛹虫草子实体8份、猴头菌8.5份、铁皮石斛5份、山楂8份、檀香3份、香附2份、菘菜2.5份、鸡内金2份、白豆蔻3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保护一种上述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灵芝孢子、赤灵芝孢子进行机械破壁,按照5-10倍量重量加入60-80wt%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0.5-2h;提取液滤过,合并,回收乙醇至每毫升含0.1-0.5g生药的上清液,经0.05-0.2μm无机陶瓷膜微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5的浸膏,干燥后成为灵芝孢子、赤灵芝孢子提取物;S2.将云芝、蛹虫草子实体、猴头菌洗净、干燥、粉碎至100-200目,按照5-10倍重量加入水,煎煮2次,每次1-3h,提取液滤过,合并2次滤液,浓缩至每毫升含0.2-0.5g生药,经大孔树脂吸附后,采用不同浓度乙醇分段洗脱大孔树脂,收集乙醇洗脱液,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5的浸膏,干燥后成为云芝、蛹虫草子实体、猴头菌提取物;S3.将白豆蔻、檀香、香附、山楂分别洗净、干燥、粉碎至100-200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灵芝孢子、赤灵芝孢子、云芝、蛹虫草子实体、猴头菌、铁皮石斛、山楂、檀香、香附、菘菜、鸡内金、白豆蔻。/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灵芝孢子、赤灵芝孢子、云芝、蛹虫草子实体、猴头菌、铁皮石斛、山楂、檀香、香附、菘菜、鸡内金、白豆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灵芝孢子10-20份、赤灵芝孢子7-12份、云芝5-10份、蛹虫草子实体5-12份、猴头菌7-10份、铁皮石斛2-7份、山楂5-12份、檀香1-5份、香附1-3份、菘菜1-4份、鸡内金1-3份、白豆蔻1-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灵芝孢子12-17份、赤灵芝孢子9-11份、云芝6-9份、蛹虫草子实体7-10份、猴头菌8-9份、铁皮石斛3-6份、山楂7-10份、檀香2-4份、香附1.5-2.5份、菘菜2-3份、鸡内金1.5-2.5份、白豆蔻2-4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灵芝孢子15份、赤灵芝孢子10份、云芝7份、蛹虫草子实体8份、猴头菌8.5份、铁皮石斛5份、山楂8份、檀香3份、香附2份、菘菜2.5份、鸡内金2份、白豆蔻3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治疗肠胃病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灵芝孢子、赤灵芝孢子进行机械破壁,按照5-10倍量重量加入60-80wt%乙醇溶液,提取2次,每次0.5-2h;提取液滤过,合并,回收乙醇至每毫升含0.1-0.5g生药的上清液,经0.05-0.2μm无机陶瓷膜微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1.5的浸膏,干燥后成为灵芝孢子、赤灵芝孢子提取物;
S2.将云芝、蛹虫草子实体、猴头菌洗净、干燥、粉碎至100-200目,按照5-10倍重量加入水,煎煮2次,每次1-3h,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沃德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