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1465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装置,包括壳体、人脸识别装置主体、角度调节机构。人脸识别装置主体镶嵌安装在壳体前表面;角度调节机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侧边;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调节螺栓;第一连接板包括呈L形且垂直为一体结构的两个折板,其中一个折板上开设一个滑动槽;第二连接板包括呈L形且垂直为一体结构的两个折板,其中一个折板上开设一个定位槽;调节螺栓贯穿滑动槽和定位槽并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原有的固定组件改进为角度可调节的调节机构,实现了智能安防装置的多角度监视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装置
本技术属于人脸识别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安防系统是实施安全防范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当前安防需求膨胀的形势下,其在安全技术防范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现有技术授权公开号CN209962264U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装置,解决了智能安防装置的安装问题,但是其采用的固定装置,将整个智能安防装置的壳体进行固定,固定后装置的方位和角度均不可调节,在使用中非常的不便,需要进行对固定连接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装置,其包括:壳体;语音通讯口,其固定开设在壳体的前表面;所述人脸识别的安防装置还包括:人脸识别装置主体,其镶嵌安装在壳体前表面,并位于语音通讯口下方;角度调节机构,其通过一块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侧边;角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调节螺栓;第一连接板包括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第一折板和第二折板垂直,且为呈L形的一体结构;在第二折板上开设一个滑动槽;第二连接板包括第三折板和第四折板;第三折板和第四折板垂直,且为呈L形的一体结构;第四折板上开设一个定位槽;调节螺栓贯穿滑动槽和定位槽并将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一折板通过螺栓一固定在一个外部连接杆上,第三折板通过螺栓二固定在固定板的下端面。进一步的,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下方开设有按键,且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下方靠近按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蜂鸣,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主体的上方开设有红外扫描摄像头。进一步的,滑动槽为条形槽。进一步的,定位槽呈半圆形,滑动槽和定位槽对应设置。进一步的,第四折板的底端为圆弧状。进一步的,调节螺栓具有至少两个,且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平行设置,所述玻璃面罩为透明有机材料。进一步的,所述玻璃面罩通过旋转件进行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新型经过将原有的固定件进行改进,在螺栓扣件固定的基础上改进为角度调节机构,通过调节装置的设置,只需将调节螺栓拧松,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好第二连接板的倾斜角度,然后再将调节螺栓拧紧,从而实现对外部连接杆和壳体之间角度的调节,适应了安防装置在不同监视区域的监视方向的调节。同时,通过设置保护装置,可以有效地保护红外扫描摄像头和人脸识别装置主体,防止红外扫描摄像头与人脸识别装置主体长期裸露在外造成人脸识别不够清晰,带来蜂鸣器的报警,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角度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技术第一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技术第二连接板结构示意图;图5为技术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语音通讯口;2、红外扫描摄像头;3、壳体;4、角度调节机构;5、人脸识别装置主体;6、按键;7、蜂鸣器;8、保护装置;101、外部连接杆;102、第一连接板;103、第二连接板;104、第三固定板;10、螺栓一;20、调节螺栓;21、滑动槽;22、第一折板;23、第二折板;30、定位槽;31、第三折板;32、第四折板;40、螺栓二;81、固定轴;82、第一固定板;83、玻璃面罩;84、第二固定板;85、第二螺丝;86、连接板;87、旋转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装置,包括壳体3、语音通讯口1、人脸识别装置主体5、角度调节机构4、保护装置8。壳体3为整个智能安防装置的主体外壳;可以为金属外壳。人脸识别装置主体5的下方开设有按键6,且人脸识别装置主体5的下方靠近按键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蜂鸣7,所述人脸识别装置主体5的上方开设有红外扫描摄像头2。壳体3的前表面固定开设有语音通讯口1,且壳体3的前表面靠近语音通讯口1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保护装置8,保护装置8包括固定轴81、第一固定板82、玻璃面罩83、第二固定板84、第二螺丝85、连接板86和旋转件87,固定轴8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82,且固定轴8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84,固定轴81的表面贯穿安装有旋转件87,旋转件87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玻璃面罩83,第二固定板84的一端焊接有第二螺丝85,第二螺丝8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6,第一固定板82与第二固定板84平行设置,玻璃面罩83为透明有机材料,玻璃面罩83通过旋转件87进行固定,将第一固定板82的一侧固定设置固定轴81,第二固定板84的一侧固定设置固定轴81,将第二固定板84上方固定安装的连接板86通过第二螺丝85进行固定,将玻璃面罩83放置到第一固定板82与第二固定板84的内侧,通过固定轴81上设置有的旋转件87将玻璃面罩83进行固定,将玻璃面罩83拆除时,将固定轴81上的旋转件87向一侧旋转即可将玻璃面罩83取出,可以有效地保护红外扫描摄像头2和人脸识别装置主体5,防止红外扫描摄像头2与人脸识别装置主体5长期裸露在外造成人脸识别不够清晰,带来蜂鸣器7的报警,提高了安全性。角度调节机构4通过一块固定板104固定安装在壳体3的侧边;角度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调节螺栓20;第一连接板102,其包括第一折板22和第二折板23;第一折板22和第二折板23垂直,且为呈L形的一体结构;在第二折板23上开设一个滑动槽21;第二连接板3包括第三折板31和第四折板32;第三折板31和第四折板32垂直,且为呈L形的一体结构;第四折板32上开设一个定位槽30;调节螺栓20贯穿滑动槽21和定位槽30并将第一连接板102和第二连接板103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一折板22通过螺栓一10固定在一个外部连接杆101上,第三折板31通过螺栓二40固定在第三固定板104的下端面。本实施例中定位槽30呈半圆形,滑动槽21为条形孔。角度调节时,外部连接杆101固定在监视区域,第一连接板102通过螺栓一10固定在外部连接杆101上,壳体3固定在第三固定板104上,第三固定板104和第二连接板103之间通过螺栓二40固定。需要壳体3的倾斜角度时,调节螺栓20拧松,由于滑动槽21和定位槽30对应设置,定位槽30呈半圆形,滑动槽21为条形孔,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好第二连接板10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装置,其包括:/n壳体(3);/n语音通讯口(1),其固定开设在壳体(3)的前表面;/n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的安防装置还包括:/n人脸识别装置主体(5),其镶嵌安装在壳体(3)前表面,并位于语音通讯口(1)下方;/n角度调节机构(4),其通过一块固定板(104)固定安装在壳体(3)的侧边;角度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调节螺栓(20);第一连接板(102),其包括第一折板(22)和第二折板(23);第一折板(22)和第二折板(23)垂直,且为呈L形的一体结构;在第二折板(23)上开设一个滑动槽(21);第二连接板(103),其包括第三折板(31)和第四折板(32);第三折板(31)和第四折板(32)垂直,且为呈L形的一体结构;第四折板(32)上开设一个定位槽(30);调节螺栓(20)贯穿滑动槽(21)和定位槽(30)并将第一连接板(102)和第二连接板(103)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一折板(22)通过螺栓一(10)固定在一个外部连接杆(101)上,第三折板(31)通过螺栓二(40)固定在第三固定板(104)的下端面;/n保护装置(8),安装在壳体(3)的前表面靠近语音通讯口(1)的下方;其包括固定轴(81)、第一固定板(82)、玻璃面罩(83)、第二固定板(84)、第二螺丝(85)、连接板(86)和旋转件(87),固定轴(8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82),且固定轴(8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84),固定轴(81)的表面贯穿安装有旋转件(87),旋转件(87)的下方固定安装有玻璃面罩(83),第二固定板(84)的一端焊接有第二螺丝(85),第二螺丝(8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板(8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安防装置,其包括:
壳体(3);
语音通讯口(1),其固定开设在壳体(3)的前表面;
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的安防装置还包括:
人脸识别装置主体(5),其镶嵌安装在壳体(3)前表面,并位于语音通讯口(1)下方;
角度调节机构(4),其通过一块固定板(104)固定安装在壳体(3)的侧边;角度调节机构(4)包括第一连接板(102)、第二连接板(103)、调节螺栓(20);第一连接板(102),其包括第一折板(22)和第二折板(23);第一折板(22)和第二折板(23)垂直,且为呈L形的一体结构;在第二折板(23)上开设一个滑动槽(21);第二连接板(103),其包括第三折板(31)和第四折板(32);第三折板(31)和第四折板(32)垂直,且为呈L形的一体结构;第四折板(32)上开设一个定位槽(30);调节螺栓(20)贯穿滑动槽(21)和定位槽(30)并将第一连接板(102)和第二连接板(103)连接在一起;其中,第一折板(22)通过螺栓一(10)固定在一个外部连接杆(101)上,第三折板(31)通过螺栓二(40)固定在第三固定板(104)的下端面;
保护装置(8),安装在壳体(3)的前表面靠近语音通讯口(1)的下方;其包括固定轴(81)、第一固定板(82)、玻璃面罩(83)、第二固定板(84)、第二螺丝(85)、连接板(86)和旋转件(87),固定轴(8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板(82),且固定轴(81)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刚
申请(专利权)人:佳兆业物业管理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