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放料斗
本技术属于混凝土浇筑
,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放料斗。
技术介绍
目前,在建筑工地的施工现场,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浇筑是每天发生的重要作业内容之一,而目前的混凝土卸料装置存在一些弊端:1.使用部位受限: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大都采用泵送混凝土,但是,有些高层建筑因高度受限很难采用泵送混凝土完成浇筑,或者一些不方便停放泵车的作业环境下,只能卸到操作平台上,再利用人工将混凝土倒至浇筑点。2.无法控制卸料速度、流量:利用现有技术混凝土料斗将混凝土运至工作面后,打开下部的放料斗口,混凝土即通过料斗口放出,由于放料口在下部,人为控制放料量很难,一般打开后则一下卸完,无法控制卸料速度、流量。因此,设计一种既能够控制卸料速度、流量,又能在施工作业面狭窄或空间不足的位置进行浇筑作业的混凝土料斗,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混凝土浇筑过车中不使用泵车,并能控制卸料速度和流量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放料斗。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混凝土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放料斗,包括混凝土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料斗(1)为上下开口的立方斗体(5),所述的立方斗体(5)的下开口向下延伸出锥形下料斗(6),所述立方斗体(5)和锥形下料斗(6)的体积之比为1:1-1.5:1,其中,所述锥形下料斗(6)的底部为收口状的放料口(2),所述放料口(2)上设有用于启闭放料口(2)的两块挡板(7),两块所述挡板(7)均通过定位销(8)与锥形下料斗(6)铰接,两块所述挡板(7)内部均依次电连接有红外感应装置、动力装置和破碎装置,两块所述挡板(7)分别安装有一放料把手(3),且两个所述放料把手(3)之间设有限位档(9),其中,所述混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放料斗,包括混凝土料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料斗(1)为上下开口的立方斗体(5),所述的立方斗体(5)的下开口向下延伸出锥形下料斗(6),所述立方斗体(5)和锥形下料斗(6)的体积之比为1:1-1.5:1,其中,所述锥形下料斗(6)的底部为收口状的放料口(2),所述放料口(2)上设有用于启闭放料口(2)的两块挡板(7),两块所述挡板(7)均通过定位销(8)与锥形下料斗(6)铰接,两块所述挡板(7)内部均依次电连接有红外感应装置、动力装置和破碎装置,两块所述挡板(7)分别安装有一放料把手(3),且两个所述放料把手(3)之间设有限位档(9),其中,所述混凝土料斗(1)的顶部至少设有两个吊耳(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放料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料斗(1)顶部、立方斗体(5)和锥形下料斗(6)连接处以及混凝土料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光,国玉龙,王伟,王奇,杨明军,周红,冯研,栗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