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屋面双面支模混凝土浇捣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55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9
本申请涉及一种斜屋面双面支模混凝土浇捣施工工艺,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对单侧屋面在倾斜方向的宽度进行浇捣区段划分,单次浇捣宽度≤900mm,中间设置宽度≤400mm的预留浇筑带;在面层模板上设置浇捣预留口;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固定底层模板、钢筋笼以及面层模板,底层模板与面层模板之间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限制两者距离的固定机构;浇筑混凝土时从下往上分级对称浇筑,浇筑方向沿着平行于屋脊长度方向逐步进行;边浇筑边进行捣实操作,从浇捣预留口补充捣实,浇筑捣实后立即在预留浇筑带上盖合固定中间盖板;养护达到设计要求后拆模。该申请具有提高斜屋面混凝土密实度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斜屋面双面支模混凝土浇捣施工工艺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斜屋面双面支模混凝土浇捣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过程中,屋面施工是重要环节之一。屋面质量若产生问题,会造成后期渗漏等一系列问题而影响使用效果。相关技术见申请公开号为CN104805966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一种屋面防水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在屋面的顶部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先进行振捣,在上表面找平,找平后再进行抹面收光;二、待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先对屋面进行清扫,清扫完毕后在屋面覆盖一层养护薄膜,然后在养护薄膜的上表面设置混凝土找坡层,再在混凝土找坡层上设置保温板。针对上述技术方案,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对于传统的水平屋面,浇筑振捣混凝土操作较为方便,但是对于坡度较大的斜屋面,浇筑时候往往出现混凝土滑落的现象,导致在坡屋面上无法很好地进行振捣,浇筑后的混凝土屋面易出现蜂窝质量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斜屋面浇筑后密实度难以控制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斜屋面双面支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屋面双面支模混凝土浇捣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面层模板(2)排版:根据屋面形式及尺寸排版面层模板(2),对单侧屋面在倾斜方向的宽度进行浇捣区段划分,单次浇捣宽度≤900mm,中间设置宽度≤400mm的预留浇筑带;在面层模板(2)上设置多个浇捣预留口(7);/nS2:模板搭建: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固定底层模板(1)、钢筋笼(3)以及面层模板(2),底层模板(1)与面层模板(2)之间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限制两者距离的固定机构(5);/nS3:分级浇筑混凝土并捣实:浇筑混凝土时从下往上分级对称浇筑,浇筑方向沿着平行于屋脊长度方向逐步进行;边浇筑边进行捣实操作,从浇捣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屋面双面支模混凝土浇捣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面层模板(2)排版:根据屋面形式及尺寸排版面层模板(2),对单侧屋面在倾斜方向的宽度进行浇捣区段划分,单次浇捣宽度≤900mm,中间设置宽度≤400mm的预留浇筑带;在面层模板(2)上设置多个浇捣预留口(7);
S2:模板搭建:根据设计要求铺设固定底层模板(1)、钢筋笼(3)以及面层模板(2),底层模板(1)与面层模板(2)之间安装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用于限制两者距离的固定机构(5);
S3:分级浇筑混凝土并捣实:浇筑混凝土时从下往上分级对称浇筑,浇筑方向沿着平行于屋脊长度方向逐步进行;边浇筑边进行捣实操作,从浇捣预留口(7)补充捣实,浇筑捣实后立即在预留浇筑带上盖合固定中间盖板(4);养护达到设计要求后拆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屋面双面支模混凝土浇捣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屋面坡度为45°,屋面自屋檐到屋脊的总宽度为4100mm,面层模板(2)自屋檐向屋脊依次排版如下:宽度为200mm的一级面板(21),宽度为200mm的一级预留浇筑带(25),宽度为400mm的二级面板(22),宽度为700mm的二级预留浇筑带(26),宽度为900mm的三级面板(23),宽度为600mm的三级预留浇筑带(27),宽度为900mm的四级面板(24),宽度为200mm的屋脊预浇带(28),屋脊预浇带(28)集中在其中一个屋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屋面双面支模混凝土浇捣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屋面坡度为45°,屋面自屋檐到屋脊的总宽度为3200mm,面层模板(2)自屋檐向屋脊依次排版如下:宽度为200mm的一级面板(21),宽度为200mm的一级预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兴君王国渊卢志刚黄凯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家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