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传递弯矩的可调节液压销轴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1110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01
一种能够传递弯矩的可调节液压销轴支座,属于销轴支座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对称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中部的下耳板、借助销轴竖直向铰接在下耳板之间的上耳板以及配套设置在上耳板上端面的上盖板,在底座的四角位置各设有液压伸缩机构,所述液压伸缩机构顶端各自与上盖板下端面铰接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机构以上耳板转动方向分为前、后两组,每组液压伸缩机构分别设置有油管一,在油管一上按进油方向依次设置开关阀门和稳压蓄能罐,所述稳压蓄能罐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开关阀门借助连接头和油管二与伺服液压油泵系统连接。通过对其本身的结构进行改进,使销轴支座能够传递支座平面内弯矩,从而使得桁架或梁中部弯矩减小,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消能减震能力、较大的抗弯和抗剪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传递弯矩的可调节液压销轴支座
本技术属于销轴支座
,具体涉及能够传递弯矩的可调节液压销轴支座,适用于大跨度空间建筑结构底部及侧向连接处。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销轴支座为钢结构销轴支座,它由上盖板、上耳板、销轴、一对下耳板和底板组成,上、下耳板由销轴铰接。上述钢结构销轴支座能够在支座平面内方向以销轴为转动轴自由转动。上述钢结构销轴支座的缺点是在支座平面内为理想铰接,不能传递弯矩,使得按简支梁假定设计的桁架和梁结构端部弯矩为零,而中部弯矩最大,造成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传递弯矩的可调节液压销轴支座,通过对其本身的结构进行改进,使销轴支座能够传递支座平面内弯矩,从而使得桁架或梁中部弯矩减小,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消能减震能力、较大的抗弯和抗剪特点。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能够传递弯矩的可调节液压销轴支座,包括底座、对称设置在底座上表面中部的下耳板、借助销轴竖直向铰接在下耳板之间的上耳板以及配套设置在上耳板上端面的上盖板,在底座的四角位置各设有液压伸缩机构,所述液压伸缩机构顶端各自与上盖板下端面铰接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机构以上耳板转动方向分为前、后两组,每组液压伸缩机构分别设置有油管一,在油管一上按进油方向依次设置开关阀门和稳压蓄能罐,所述稳压蓄能罐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开关阀门借助连接头和油管二与伺服液压油泵系统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上耳板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加强板。进一步地,所述液压伸缩机构为液压千斤顶。进一步地,在油管一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开关阀门为快装型电控开关阀门。进一步地,所述伺服液压油泵系统包括伺服控制电路、液压油泵和油箱。进一步地,所述伺服控制电路包括CPU模块,与CPU模块连接的存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与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CPU模块与开关阀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阀门为快装型电控开关阀门。本技术产生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液压伸缩机构,使销轴支座能够传递支座平面内弯矩,从而使得桁架或梁中部弯矩减小,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消能减震能力、较大的抗弯和抗剪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油路布局图;图4是简支梁弯矩示意图;图5是添加本专利技术后的梁弯矩示意图;附图中:1是底座,2是下耳板,3是销轴,4是上耳板,4-1是加强板,5是上盖板,6是液压伸缩机构,7是油管一,8是开关阀门,9是稳压蓄能罐,10是油管二,11是伺服液压油泵系统,13是压力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参看附图1-3,一种能够传递弯矩的可调节液压销轴支座,包括底座1、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中部的下耳板2、借助销轴3竖直向铰接在下耳板2之间的上耳板4以及配套设置在上耳板4上端面的上盖板5,在底座1的四角位置各设有液压伸缩机构6,所述液压伸缩机构6顶端各自与上盖板5下端面铰接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机构6以上耳板4转动方向分为前、后两组,每组液压伸缩机构6分别设置有油管一7,在油管一7上按进油方向依次设置开关阀门8和稳压蓄能罐9,所述稳压蓄能罐9固定在底座1上,稳压蓄能罐9的设置使得液压伸缩机构6在小变形的状况下液压基本保持不变,满足设计预定弯矩值;所述开关阀门8借助连接头和油管二10与伺服液压油泵系统11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机构6为液压千斤顶。所述上耳板4为中空结构、其内部设有加强板4-1。由于采用上耳板4的中空结构和加强板4-1,大大提高了上耳板4的抗弯和抗剪刚度。在油管一7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3。所述伺服液压油泵系统11包括伺服控制电路、液压油泵和油箱。所述伺服控制电路包括CPU模块,与CPU模块连接的存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与压力传感器13连接,所述CPU模块与开关阀门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阀门8为快装型电控开关阀门。在具体实施时,由图1-2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它包括上盖板5、上耳板4、一对下耳板2、销轴3和底座1;还包括四个液压伸缩机构6和一对稳压蓄能罐9;所述上耳板4为中空结构、在中空结构内设置加强板4-1,所述加强板4-1位于上耳板4内轴孔的上方,其顶部与上盖板5相接触;所述上耳板4固定在上盖板5的底面中央,所述一对下耳板2对称地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销轴3依次穿过右侧的下耳板2、上耳板4、左侧的下耳板2的轴孔后,由销轴封板和螺栓固定连接。其中液压伸缩机构6顶部与上盖板5铰接连接,稳压蓄能罐9借助固定板设置在底座1上,稳压蓄能罐9与油管一7之间借助短管连接,在稳压蓄能罐9与液压伸缩机构6之间的油管一7上设有压力传感器13和开关阀门8,压力传感器13为压力仪表;所述伺服液压油泵系统11包括伺服控制电路、液压油泵和油箱,伺服液压油泵系统11借助连接头和油管二10与开关阀门8连接,其开关阀门8是快装型开关阀门;上述结构构成了本专利技术简易实施例,即通过伺服液压油泵系统11向安装好的液压销轴支座中的液压伸缩机构6内施加油压,压力仪表达到设定压力时,伺服液压油泵系统11停止工作、并拆除,实现设定销轴支座本身平面外刚度和承载力的功能,并使得本专利技术的销轴支座具有可传递平面内弯矩的能力,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伸缩机构6本身具有的微变形恢复能力,在一侧受压产生形变时,受压侧提供向上顶的预回复力,另一侧提供向下拉的的预回复力,即使得销轴支座本身具有可传递平面内弯矩能力和微变形恢复能力,即可使得支撑与本专利技术销轴支座上的梁或桁架中部弯矩减小。本专利技术原理受力分析如图4和5所示:图4是简支梁弯矩受力图,假设梁支撑于两根柱子上,梁长为L,梁柱节点为铰接,柱端为刚接。梁受大小为q的均布竖向荷载,此时梁跨中弯矩为1/8qL2,梁端弯矩为0。假定柱在某侧向力(风、地震等)作用下受图4所示弯矩,柱端弯矩为0,柱底弯矩为M。如图5,当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销轴支座时,通过设定千斤顶压力产生梁端弯矩,假定大小为1/16qL2,方向如图5所示,则梁跨中弯矩减小为1/16qL2,梁端弯矩为1/16qL2。柱端弯矩为1/16qL2,柱底弯矩为M-1/16qL2。通过施加梁端弯矩,使梁跨中弯矩得到了减小,弯矩沿梁长分布更均匀,梁截面得到了合理的运用。对于柱,由于结构实际收到的侧向力较复杂,按图5的情况下,柱底弯矩同样受到了减小,但本专利技术更着重于改善梁的受力情况。在上述简易实施例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开关阀门8的类型,将开关阀门8替换成快装型电控开关阀门;伺服液压油泵系统11包括伺服控制电路、液压油泵和油箱,所述伺服控制电路包括CPU模块,与CPU模块连接的存储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与压力传感器13连接,所述CPU模块与开关阀门8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开关阀门8为快装型电控开关阀门;上述结构的改进措施,可使得液压伸缩机构6因大变形而油压小于预定值时,由伺服控制电路操控液压油泵向液压伸缩机构6内注油,使油压回复预定值,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了较好的长期易维护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够传递弯矩的可调节液压销轴支座,包括底座(1)、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中部的下耳板(2)、借助销轴(3)竖直向铰接在下耳板(2)之间的上耳板(4)以及配套设置在上耳板(4)上端面的上盖板(5),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的四角位置各设有液压伸缩机构(6),所述液压伸缩机构(6)顶端各自与上盖板(5)下端面铰接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机构(6)以上耳板(4)转动方向分为前、后两组,每组液压伸缩机构(6)分别设置有油管一(7),在油管一(7)上按进油方向依次设置开关阀门(8)和稳压蓄能罐(9),所述稳压蓄能罐(9)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开关阀门(8)借助连接头和油管二(10)与伺服液压油泵系统(11)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传递弯矩的可调节液压销轴支座,包括底座(1)、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表面中部的下耳板(2)、借助销轴(3)竖直向铰接在下耳板(2)之间的上耳板(4)以及配套设置在上耳板(4)上端面的上盖板(5),其特征在于:在底座(1)的四角位置各设有液压伸缩机构(6),所述液压伸缩机构(6)顶端各自与上盖板(5)下端面铰接连接,所述液压伸缩机构(6)以上耳板(4)转动方向分为前、后两组,每组液压伸缩机构(6)分别设置有油管一(7),在油管一(7)上按进油方向依次设置开关阀门(8)和稳压蓄能罐(9),所述稳压蓄能罐(9)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开关阀门(8)借助连接头和油管二(10)与伺服液压油泵系统(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传递弯矩的可调节液压销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耳板(4)为中空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贵强刘勤刘泽锋周文智
申请(专利权)人:中土大地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