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隔震支座监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隔震支座监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隔震支座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建筑通过提高结构强度来对抗地震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增加构件截面面积、钢材用量等手段实现。由于传统抗震结构是以防止结构倒塌为目标,其抗震性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结构(构件)的塑性,良好的结构塑性对建筑物内人身财产安全可以起到保护作用,但震后建筑修复或拆除破坏建筑又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污染环境,存在很多弊端。随着技术发展出现隔震建筑,是指采用隔震技术,在建筑物的下部结构设置隔震支座形成隔震层,把建筑物的上部结构和建筑物的下部结构隔离开来,使上下两部分传统的刚性结构通过隔震支座进行“软”连接。以此来消耗地震能量,减少地震能量向上部传输,能够更有效地保障上部结构与内部人员、设备的安全。但是现有对隔震支座的位移检测装置,操作复杂,效率低,且检测内容单一。另外目前监控装置需要人员定期进行查看,不仅任务大,劳动强度高,而且不能满足实时性。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建筑隔震支座监测装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隔震支座监测装置,建筑物下部结构与建筑物上部结构(4)之间设置有隔震支座(1),所述建筑物下部结构包括多个框架柱(3),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框架柱(3)上且对隔震支座(1)的X方向位移进行检测的X位移检测模块、设置在框架柱(3)上且对隔震支座(1)的Y方向位移进行检测的Y位移检测模块、设置在框架柱(3)上且对隔震支座(1)的Z方向位移进行检测的Z位移检测模块和对隔震支座(1)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的旋转角度检测模块,以及与所述X位移检测模块、所述Y位移检测模块、所述Z位移检测模块和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模块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所述X位移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框架柱(3)的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隔震支座监测装置,建筑物下部结构与建筑物上部结构(4)之间设置有隔震支座(1),所述建筑物下部结构包括多个框架柱(3),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框架柱(3)上且对隔震支座(1)的X方向位移进行检测的X位移检测模块、设置在框架柱(3)上且对隔震支座(1)的Y方向位移进行检测的Y位移检测模块、设置在框架柱(3)上且对隔震支座(1)的Z方向位移进行检测的Z位移检测模块和对隔震支座(1)的旋转角度进行检测的旋转角度检测模块,以及与所述X位移检测模块、所述Y位移检测模块、所述Z位移检测模块和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模块连接的数据处理模块,所述X位移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框架柱(3)的一个侧面上的X向位移传感器(5-2)和设置在建筑物上部结构(4)底部的X方向反光板(5-1),所述Y位移检测模块包括设置在框架柱(3)的另一个侧面上的Y向位移传感器(6-2)和设置在建筑物上部结构(4)底部的Y方向反光板(6-1),所述Z位移检测模块包括安装在框架柱(3)顶部的Z向位移传感器(7)和设置在建筑物上部结构(4)底部的Z方向反光板(7-1),所述旋转角度检测模块包括多个布设上连接钢板(1-1)的外圆周的安装杆(8-1)、安装在多个安装杆(8-1)上的环形刻度盘(8)和安装在框架柱(3)的一个相对侧面的水平支架(9-1),以及安装在水平支架(9-1)上的激光发射器(9-2)和摄像头(9),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微控制器(10),所述X向位移传感器(5-2)、Y向位移传感器(6-2)、Z向位移传感器(7)和摄像头(9)均与微控制器(10)连接。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宾灿,冯璐,李兴武,史均社,王建州,魏龙,郭峰祥,曹钰,常珍瑜,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