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入式塑料光纤光缆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963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入光缆用万能插座,其具有安装在主体(1)背面的线缆固定部件(7)。将大致半球面状的曲面和2个大致圆筒面状的曲面进行组合而形成了线缆固定部件(7)的线缆导引面(7b),所述大致半球面状的曲面的、与前面平行的面的截面积从前面向后面增大;所述大致圆筒面状的曲面在垂直方向竖立设置,从上面看呈大致八字形地从前往后、中央向左右侧边缘扩展。POF线缆(10)从插头插入口(5)向外部沿着线缆固定部件(7)的线缆导引面(7b)扭曲成大致螺旋线的形状固定在线缆固定部件(7),配置为进深尺寸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埋入光缆用万能插座,其埋设到墙面或地面等中,从外部连接例如POF(Plastic Optical Fiber,塑料光纤)线缆等光缆的插头。
技术介绍
以往,在办公室等地一直使用利用了例如POF(Plastic OpticalFiber,塑料光纤)线缆等光缆的光通信,开发了各种相互连接光缆的的光缆用连接器。作为这样的光缆用连接器,已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埋入POF万能插座。埋入POF万能插座具有设置连接端子而与一个POF线缆的端部进行连接的插头插入口,埋设在墙面或地面中。并且,通过在POF万能插座中插入另一个POF线缆的插头,两个POF线缆互相连接。图13表示如上述的现有的埋入POF万能插座。该埋入POF万能插座具有主体81、被主体81保持的插头插入口85、和固定在主体81的背面的线缆固定部件87,设置了连接端子的插头插入口85与从外部敷设的POF线缆810的端部连接。该埋入POF万能插座以主体81的正面向着墙壁825的表面侧的方式保持在框体821上。并且,线缆固定部件87埋设在壁构件825的内侧。而且,在壁构件825的内侧安装有壁内埋入盒820,保护着线缆固定部件87的背面。主体81和线缆固定部件87分别具有形成为大小与POF线缆810的最小弯曲半径大致相同的圆弧状的线缆导引面81a、87b。线缆固定部件87具有固定在主体81上的固定部87a,该线缆导引面87b与线缆导引面81a相连地固定在主体81上。该线缆导引面81a、87b从埋入POF万能插座的正面朝向背面构成一个半圆弧状的线缆导引部。POF线缆810以沿着构成该线缆导引部的线缆导引面81a、87b的方式,从埋入POF万能插座的正面向背面弯曲成半圆状,配置在该埋入POF万能插座中,用固定部87c夹持固定。通过这样配置POF线缆810,防止POF线缆810以比最小弯曲半径小的半径弯曲而损伤,并且防止该POF线缆810从外部被拉伸而损伤。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98383号公报但是,在上述那样的埋入POF万能插座中,由于POF线缆810从埋入POF万能插座的正面向背面纵向卷绕成半圆状地弯曲而固定在线缆固定部件87上,因此存在从正面向背面的进深尺寸增大的问题。当埋入POF万能插座的进深尺寸大时,由于比图示的墙内埋入盒820薄的墙内埋入盒920等与POF线缆810和线缆固定部件87相干扰而无法使用,并且,当墙壁825内侧没有足够的间隙等时,埋入POF万能插座的设置变得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埋入光缆用万能插座,减小进深尺寸,即使在薄型的墙内埋入盒中也能够有余量地收容,即使设置用的空间的进深尺寸小也可以设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方案1的专利技术,具备主体,在正面和背面具有开口部;插头插入口,从主体正面露出到外部,可以从外部插入插头;以及线缆固定部件,安装在上述主体背面,用于将从外部被敷设到主体背面的开口部而与主体内部的插头插入口连接的光缆,固定为该光缆的弯曲半径比最小弯曲半径大;上述线缆固定部件具备线缆导引面,能够导引上述光缆从上述插头插入口向外部扭曲成大致螺旋线(弦卷線)状,以及固定部,在上述主体背面的端部附近固定该光缆。方案2的专利技术是在方案1的专利技术中,上述线缆固定部件由上述线缆导引面的内侧来安装在上述主体背面。方案3的专利技术是在方案2的专利技术中,还具备盖,由上述主体轴支承,设置成对上述主体正面的开口部开闭自如;上述插头插入口具有如下结构保持在上述盖上,当盖闭合时被埋入上述主体内部,当盖打开时从主体的正面露出到外部,可以从外部插入插头。方案4的专利技术是在方案3的专利技术中,上述线缆导引面具有如下形状不管上述盖的开闭状态,可以在从插头插入口到固定部为止的部分有余量地导引光缆。方案5的专利技术是在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上述线缆导引面具有表示配置光缆的预定位置的标记线。方案6的专利技术是在方案4的专利技术中,上述线缆固定部件具有肋条,该肋条在上述线缆导引面的配置光缆的预定位置附近,与该线缆导引面大致垂直地竖立设置。方案7的专利技术是在方案1的专利技术中,将大致半球面状的曲面和2个大致圆筒面状的曲面进行组合而形成了上述线缆导引面,所述大致半球面状的曲面的、与前面平行的面的截面积从前面向背面增大,所述大致圆筒面状的曲面沿垂直方向竖立设置,从上面看呈大致八字形地从前面向背面、从中央向左右侧边缘扩展。方案8的专利技术是在方案6的专利技术中,上述线缆固定部件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从上述肋条的背面侧端部和/或前面侧端部朝向上述线缆导引面竖立设置。方案9的专利技术是在方案7的专利技术中,上述线缆固定部件具备卷绕部,该卷绕部形成为截面大致是椭圆形状,以便在背面侧端部可以卷绕光缆。专利技术效果采用方案1的专利技术,线缆固定部件的线缆导引面能够以从插头插入口向外部扭曲成大致螺旋线状的方式导引光缆,因此,能够维持弯曲半径比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大,并且能够缩小埋入光缆用万能插座的进深尺寸,即使在薄型墙内埋入盒中也能有余量地收容,设置用的空间的进深尺寸小也可以设置。如果采用方案2的专利技术,由于线缆固定部件在线缆导引面的内侧安装在主体背面,因此,线缆固定部件从主体背面的伸出量(突出量)小,能够进一步缩小埋入光缆用万能插座的进深尺寸。如果采用方案3的专利技术,在埋入光缆用万能插座中,插头插入口在盖关着时埋入于主体内部、在盖开着时从主体的正面露出到外部,光缆以弯曲成大致螺旋线的方式被导引而固定在固定部。因此,不仅能够缩小埋入光缆用万能插座的进深尺寸,而且在盖开合时光缆不会离开线缆导引面与主体摩擦,能够防止光缆因摩擦产生的不良状况的发生。如果采用方案4的专利技术,由于不管盖的开闭状态,线缆导引面都能在从插头插入口到固定部之间的部分有余量地导引光缆,因此,即使插头插入口的位置随着盖的开合而变化,光缆也不会产生张力。因此,能够防止因光缆的张力妨碍盖的开闭动作的情况。如果采用方案5的专利技术,由于在线缆导引面设置有标记线,因此可以使光缆沿着该标记线,能够容易地将光缆配置为不妨碍盖的开闭动作。如果采用方案6的专利技术,在线缆导引面的配置光缆的预定位置附近,与该线缆导引面大致垂直地竖立设置有肋条,使光缆沿着该肋条的表面和线缆导引面,能够以光缆不妨碍盖的开闭动作的方式容易地配置光缆。如果采用方案7的专利技术,由于将大致半球面状的曲面和2个大致圆筒面状的曲面组合而形成了线缆导引面,因此,能够维持导引的光缆的弯曲半径并且高效率地缩小线缆导引面的进深尺寸。因此,能够进一步缩小埋入光缆用万能插座的进深尺寸。如果采用方案8的专利技术,由于从肋条的背面侧端部和/或前面侧端部朝向线缆导引面竖立设置有突起部,因此,在开合盖等时,即使光缆离开线缆导引面也与突起部相抵接。因此能够防止光缆从线缆导引面脱落,能够确实地防止光缆与主体摩擦而损伤。如果采用方案9的专利技术,由于线缆固定部件在背面侧端部具备形成为截面大致椭圆形状的卷绕部,在例如光缆过长时,可以将光缆卷绕在卷绕部。因此,在埋入光缆用万能插座中,可以容易地调节敷设的光缆长度,能够更容易地进行安装敷设光缆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埋入POF万能插座的分解立体图;图2A是表示从背面侧看上述万能插座时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从正面侧看上述万能插座时的立体图;图3A是上述万能插座的正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埋入光缆用万能插座,具备:主体,在正面和背面具有开口部;插头插入口,从主体正面露出到外部,可以从外部插入插头;以及线缆固定部件,安装在上述主体背面,用于将从外部被敷设到主体背面的开口部而连接在主体内部的插头插入口 的光缆,固定为该光缆的弯曲半径比最小弯曲半径大;其特征在于,上述线缆固定部件具备:线缆导引面,能够导引上述光缆从上述插头插入口向外部扭曲成大致螺旋线形状;以及固定部,在上述主体背面端部附近固定该光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正垣善弘国本洋一杵川安一德田润神户祥明吉田大田中智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