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厌氧消化反应罐系统,包括厌氧发酵罐,顶部设有沼气收集罩,所述厌氧发酵罐于内部的液相上方设有安装孔;喷管组件,包括喷管和阀门,所述喷管组件在所述安装孔处与所述厌氧发酵罐连接,并封闭所述安装孔;沼液溢流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喷管组件连接,所述管道上设有加压水泵。在高压回喷水流的冲击重用下,能及时分散组合式厌氧罐内部液体表面的浮油,不会长期大量在液体表面停留,形成结盖的问题。采用水力式冲击,即便厌氧发酵罐内存在沼气,也不会存在爆炸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厌氧消化反应罐系统
本技术用于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垃圾厌氧消化反应罐系统。
技术介绍
厨余垃圾(也称湿垃圾)主要包括餐饮垃圾、家庭厨余及其它厨余。当前对集中式厨余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厌氧发酵,通过生物转化转化为沼气,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但是厨余垃圾尤其是餐饮垃圾含有较高的油、盐含量,油脂容易在厌氧罐底部结盖,如果不能及时安全去除,将导致厌氧罐内液体压力增加,降低产沼气的能力,并且由于有机物不能及时被甲烷菌生物转化,容易导致厌氧罐负荷增加、造成系统运行不稳定,生产出现安全事故。然而为了节约用地,减少投资,当前大部分厌氧罐采用组合式厌氧罐,即是下部为厌氧罐,顶部为可浮动的沼气收集罩,在沼气压力大时,能将沼气收集罩顶起,沼气量少,压力低时,收集罩会受重力作用自动下降。但是该设备存在的不足是不能设置顶部搅拌,并且顶部都是沼气,设计任何搅拌都存在爆炸风险。由于不能及取出去除厌氧罐顶部的浮油,因此现存的组合式厌氧罐均运行一段时间均会出现管内液体表面浮油结盖的现象,导致出现运行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垃圾厌氧消化反应罐系统,其能及时去除厌氧罐顶部的浮油,避免出现浮油结盖的现象,不会存在运行风险,也不会存在爆炸的风险。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厌氧消化反应罐系统,包括厌氧发酵罐,顶部设有沼气收集罩,所述厌氧发酵罐于内部的液相上方设有安装孔;喷管组件,包括喷管和阀门,所述喷管组件在所述安装孔处与所述厌氧发酵罐连接,并封闭所述安装孔;沼液溢流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喷管组件连接,所述管道上设有加压水泵。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软性材料层,所述软性材料层覆盖在所述安装孔处,所述软性材料层上连接套箍,所述喷管穿过所述套箍伸入所述厌氧发酵罐中。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软性材料层的内外两侧均设有支撑垫圈,所述支撑垫圈在套箍位置预留避让过孔。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支撑垫圈和软性材料层均通过固定圈锁紧在所述安装孔的边缘。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厌氧发酵罐中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浸在液相内部。在本技术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喷管与所述套箍可拆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通过喷管组件将沼液回喷时,启动加压水泵,沼液在加压水泵的作用下,向浮油结成的油盖喷射,直接将油盖打破,打散,周围结块的浮渣由于密度差压迫过来也会被打散,在厌氧发酵罐本身液体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将打散的油混合到液面下,使其能被微生物进行降解。在高压回喷水流的冲击重用下,能及时分散组合式厌氧罐内部液体表面的浮油,不会长期大量在液体表面停留,形成结盖的问题。采用水力式冲击,即便厌氧发酵罐内存在沼气,也不会存在爆炸的风险。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喷管组件连接状态结构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喷管组件连接状态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技术中,如果有描述到方向(上、下、左、右、前及后)时,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技术特征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能够互相通讯;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见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厌氧消化反应罐系统,其能够用于厨余垃圾等垃圾的厌氧发酵处理,其包括厌氧发酵罐1、喷管组件2和沼液溢流池3,其中,厌氧发酵罐1作为厨余垃圾厌氧反应容器,将厨余垃圾通过生物转化转化为沼气,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参见图1,厌氧发酵罐1顶部设有沼气收集罩4,沼气收集罩4可浮动,在沼气压力大时,能将沼气收集罩4顶起,沼气量少,压力低时,沼气收集罩4会受重力作用自动下降。参见图1,厌氧发酵罐1于内部的液相上方设有安装孔,用于连接喷管组件2,安装孔可以在厌氧发酵罐1直接开设,也可以利用厌氧发酵罐1已有的孔位,如液相顶部观察孔等,安装孔距离浮渣层14控制在垂直1米高度左右,以保证喷管组件2能够向浮渣层14充分喷射沼液。参见图1,沼液溢流池3通过管道5与喷管组件2连接,管道5上设有加压水泵6,沼液溢流池3中的沼液在加压水泵6的作用下通过喷管组件2向厌氧发酵罐1中的浮渣层14喷射。参见图2,喷管组件2包括喷管7和阀门8,阀门8用于控制喷液沼液的流量和流速。喷管7组件2在安装孔处与厌氧发酵罐1连接,并封闭安装孔,避免内部的沼气外溢。参见图1,通过喷管7组件2将沼液回喷时,启动加压水泵6,沼液在加压水泵6的作用下,向浮油结成的油盖喷射,直接将油盖打破,打散,周围结块的浮渣由于密度差压迫过来也会被打散,在厌氧发酵罐1本身液体循环流动的过程中将打散的油混合到液面下,使其能被微生物进行降解。在高压回喷水流的冲击重用下,能及时分散组合式厌氧罐内部液体表面的浮油,不会长期大量在液体表面停留,形成结盖的问题。采用水力式冲击,即便厌氧发酵罐1内存在沼气,也不会存在爆炸的风险。其中,喷管7组件2与厌氧发酵罐1可采用刚性连接或软性连接,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还包括软性材料层9,软性材料层9可采用布、塑料等材质形成。软性材料层9覆盖在安装孔处,软性材料层9上连接套箍10,喷管7穿过套箍10伸入厌氧发酵罐1中,该实施例中,喷管7可通过手动或者自动方式进行上下、左右旋转,最大面积喷射管内液面的油盖。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喷管7与套箍10可拆卸连接,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口径的喷管7,并与套箍10连接。参见图2、图3,软性材料层9的内外两侧均设有支撑垫圈11,支撑垫圈11在套箍10位置预留避让过孔,支撑垫圈11为喷管7提供支撑的同时,避免对喷管7角度调节造成影响。进一步的,参见图2、图3,还包括固定圈12,固定圈12沿周向设有多个螺栓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厌氧消化反应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厌氧发酵罐,顶部设有沼气收集罩,所述厌氧发酵罐于内部的液相上方设有安装孔;/n喷管组件,包括喷管和阀门,所述喷管组件在所述安装孔处与所述厌氧发酵罐连接,并封闭所述安装孔;/n沼液溢流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喷管组件连接,所述管道上设有加压水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厌氧消化反应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厌氧发酵罐,顶部设有沼气收集罩,所述厌氧发酵罐于内部的液相上方设有安装孔;
喷管组件,包括喷管和阀门,所述喷管组件在所述安装孔处与所述厌氧发酵罐连接,并封闭所述安装孔;
沼液溢流池,通过管道与所述喷管组件连接,所述管道上设有加压水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厌氧消化反应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性材料层,所述软性材料层覆盖在所述安装孔处,所述软性材料层上连接套箍,所述喷管穿过所述套箍伸入所述厌氧发酵罐中。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鸣,李彩勇,赵海鹏,李敏弟,罗英,胡瑞珍,谭晓欢,梁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实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