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962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包括过滤灭菌装置、培养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过滤灭菌装置与所述培养装置相连,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和所述培养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包括过滤机构、灭菌机构和蓄液池,所述过滤机构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灭菌机构通过导管相连,所述灭菌机构与所述蓄液池通过导管相连,所述蓄液池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所述培养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培养基灭菌时间过长影响加工效率和培养基污染影响培养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微生物培养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
技术介绍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中国大陆地区及台湾的教科书中,均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微生物的培养是常见的,现有的微生物的培养通常采用培养基培养,现在微生物生产培养过程中,微生物的培养基通常采用蒸汽高压灭菌或电加热煮沸灭菌,加热灭菌时间长、耗能大,灭菌后培养基的降温过程需要时间长,降低了微生物培养的灵便性,同时降温过程中也增加了杂菌污染培养基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培养基灭菌时间过长影响加工效率和培养基污染影响培养效率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包括过滤灭菌装置、培养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过滤灭菌装置与所述培养装置相连,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和所述培养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包括过滤机构、灭菌机构和蓄液池,所述过滤机构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灭菌机构通过导管相连,所述灭菌机构与所述蓄液池通过导管相连,所述蓄液池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所述培养装置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蓄液池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紫外线灭菌灯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机构选用过滤器。进一步地,所述灭菌机构采用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进一步地,所述蓄液池的出口与培养装置相连的导管上设置有导液泵。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机构的进液口上设置有进液电磁阀,所述灭菌机构与所述蓄液池相连的导管上设置有出液电磁阀。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选用PLC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罐、搅拌机构和加热机构,所述培养罐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培养罐侧壁上设置有与过滤灭菌装置相连的开口,所述培养罐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搅拌机构安装于所述培养罐上且可搅动培养罐中的物料转动,所述培养罐上安装有用于加热物料的加热机构,所述培养罐上安装有用于监测物料温度的温度监测机构,所述培养罐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搅拌机构、加热机构和温度监测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采用过滤灭菌装置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提高了培养基的处理效率,使装置可以持续的供应灭菌培养基;蓄液池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可以对蓄液池中的培养基进行持续的灭菌处理,避免细菌滋生;过滤灭菌装置上设置有进液电磁阀和出液电磁阀,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控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图中:11、过滤器;12、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13、蓄液池;14、导液泵;15、进液电磁阀;16、出液电磁阀;17、紫外线灭菌灯;21、培养罐;22、搅拌机构;23、加热机构;3、PLC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包括过滤灭菌装置、培养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过滤灭菌装置与所述培养装置相连,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和所述培养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包括过滤机构、灭菌机构和蓄液池13,所述过滤机构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灭菌机构通过导管相连,所述灭菌机构与所述蓄液池13通过导管相连,所述蓄液池13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所述培养装置相连。蓄液池13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17,所述紫外线灭菌灯17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过滤机构选用过滤器11。灭菌机构采用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12。蓄液池13的出口与培养装置相连的导管上设置有导液泵14。过滤机构的进液口上设置有进液电磁阀15,所述灭菌机构与所述蓄液池13相连的导管上设置有出液电磁阀16。控制装置选用PLC控制器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采用过滤灭菌装置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提高了培养基的处理效率,使装置可以持续的供应灭菌培养基;蓄液池13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17,可以对蓄液池13中的培养基进行持续的灭菌处理,避免细菌滋生;过滤灭菌装置上设置有进液电磁阀15和出液电磁阀16,可以通过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罐21、搅拌机构22和加热机构23,所述培养罐21上部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培养罐21侧壁上设置有与过滤灭菌装置相连的开口,所述培养罐2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搅拌机构安装于所述培养罐21上且可搅动培养罐21中的物料转动,所述培养罐21上安装有用于加热物料的加热机构23,所述培养罐21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搅拌机构22和所述加热机构23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本技术在使用时,PLC控制器3控制过滤灭菌装置启动,进液电磁阀15控制开启,培养液进入过滤器11进行过滤,培养液经过滤器11进入到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12进行消毒灭菌,经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12流出的培养液进入蓄液池13中,蓄液池13中的紫外线灭菌灯17对内部的培养液进行持续灭菌地存储,避免细菌滋生。PLC控制器3控制出液电磁阀16开启,经蓄液池13流出的液体经导液泵14流入到培养装置中进行无菌培养液的添加。提高了微生物的培养效率,避免了培养基的污染。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灭菌装置、培养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过滤灭菌装置与所述培养装置相连,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和所述培养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包括过滤机构、灭菌机构和蓄液池,所述过滤机构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灭菌机构通过导管相连,所述灭菌机构与所述蓄液池通过导管相连,所述蓄液池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所述培养装置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灭菌装置、培养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过滤灭菌装置与所述培养装置相连,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和所述培养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过滤灭菌装置包括过滤机构、灭菌机构和蓄液池,所述过滤机构上开设有进液口,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灭菌机构通过导管相连,所述灭菌机构与所述蓄液池通过导管相连,所述蓄液池的出液口通过导管与所述培养装置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液池内部设置有紫外线灭菌灯,所述紫外线灭菌灯与所述控制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选用过滤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机构采用过流式紫外线杀菌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微生物培养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霞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核芯歆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