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回收系统、无人机及回收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0671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移动式回收的无人机回收系统、无人机及回收站,所述系统包括无人机、回收站、及控制台,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及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所述回收站包括上箱体,容置所述上箱体的下箱体,及设置于下箱体底部使下箱体转动的转台;所述上箱体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出入口,且设置有出入检测传感器检测无人机的出入;所述上箱体内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可伸缩的卡条用于抵持夹紧或松开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所述控制台与无人机及回收站通信连接以控制无人机出入回收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移动的母体上对无人机进行自动、安全地回收,无需人工拾取无人机,且回收后能快速再次起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回收系统、无人机及回收站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回收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移动式回收的无人机回收系统、无人机及回收站。
技术介绍
当前无人机通常采用伞降、拦阻、垂直降落、着陆刹车等回收方式。伞降、垂直降落、着陆刹车等回收方式仅适用于地面固定位置,而拦阻方式适用于无移动的回收母体上。若要将无人机回收至正在移动的回收母体上(如机动车辆、船舶或飞行器),受无人机与回收母体差速的影响,伞降、垂直降落、着陆刹车等回收方式难以奏效,无法顺利回收无人机,甚至会造成无人机损坏。而采用拦阻回收方式,回收后无人机无法直接起飞,需要人工将无人机从拦索中摘取下来,才能再次起飞。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人机回收系统、无人机及回收站,旨在能在移动的母体上对无人机进行自动、安全地回收,无需人工拾取无人机,且回收后能快速再次起飞。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回收系统,其中,包括无人机、回收站、及控制台,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及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所述抵接网板上开设有气流孔;所述回收站包括上箱体,容置所述上箱体的下箱体,及设置于下箱体底部使下箱体转动的转台,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连接有升降装置使得上箱体伸出或回收于下箱体内;所述上箱体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出入口,且于出入口的两侧设置有出入检测传感器检测无人机的出入;所述上箱体内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可伸缩的卡条用于抵持夹紧或松开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所述卡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台与无人机及回收站通信连接以控制无人机出入回收站。其中,所述无人机本体设置有充电端口,所述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为金属网板分别与无人机本体充电端口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回收站设置有供电电源,所述上箱体上下两端的卡条前端设置有金属电极分别与回收站的供电电源正负极电连接。其中,所述上箱体内上下两端的卡条为多个阵列排布的杆件,所述杆件的直径大于抵接网板上气流孔的直径;所述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之间通过绝缘杆件连接为一体。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无人机,其中,包括无人机本体及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所述抵接网板上开设有气流孔。其中,所述无人机本体设置有充电端口,所述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为金属网板分别与无人机本体充电端口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之间通过绝缘杆件连接为一体。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回收站,其中,包括上箱体,容置所述上箱体的下箱体,及设置于下箱体底部使下箱体转动的转台,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连接有升降装置使得上箱体伸出或回收于下箱体内;所述上箱体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出入口,且于出入口的两侧设置有出入检测传感器检测无人机的出入;所述上箱体内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可伸缩的卡条用于抵持夹紧或松开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所述卡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回收站设置有供电电源,所述上箱体上下两端前端设置有金属电极分别与回收站的供电电源正负极电连接;所述卡条为多个阵列排布的杆件,所述上箱体内设置有多个伸缩结构驱动每一卡条的伸缩。本技术的无人机回收系统,通过设置无人机、回收站及与无人机、回收站通信连接的控制台,无人机本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抵接网板,回收站的上箱体设置有出入口,同时其上端两端设置有可伸缩的卡条,当无人机从上箱体的出入口飞入后触发卡条伸出并与无人机的抵接网板抵接,从而将无人机夹持固定,防止无人机在回收站在移动过程中损坏,同时如果无人机需要起飞时,收回卡条松开无人机即可。本技术的系统及方法使得无人机能自动、安全地回收于移动的母体,无需人工拾取无人机,同时能快速再次起飞。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无人机回收系统第一实施方式的组成示意图;图2为回收站闭合存储状态示意图;图3为回收站工作状态示意图;图4为回收站工作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无人机结构示意图;图6为回收站供电电源与卡条电连接示意图;图7为无人机充电端口与抵接网板电连接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无人机回收过程第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图9为上箱体伸出下箱体的示意图;图10为无人机与回收站的方向角示意图;图11为转台转动示意图;图12为无人机飞入上箱体示意图;图13为卡条初始伸出示意图;图14为卡条伸出将无人机固定示意图;图15为无人机回收于上箱体内的剖面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400-系统,100-无人机,101-无人机本体,102-抵接网板,1021-气流孔,103-充电端口,104-绝缘杆,200-回收站,201-上箱体,2011-出入口,2012-出入检测传感器,2013-卡条,202-下箱体,203-转台,204-供电电源,300-控制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请参考图1至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回收系统400,包括无人机100、回收站200、及控制台300。本技术的回收站200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回收站、及控制台,/n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及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所述抵接网板上开设有气流孔;/n所述回收站包括上箱体,容置所述上箱体的下箱体,及设置于下箱体底部使下箱体转动的转台,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连接有升降装置使得上箱体伸出或回收于下箱体内;/n所述上箱体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出入口,且于出入口的两侧设置有出入检测传感器检测无人机的出入;/n所述上箱体内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可伸缩的卡条用于抵持夹紧或松开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所述卡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n所述控制台与无人机及回收站通信连接以控制无人机出入回收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回收站、及控制台,
所述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及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所述抵接网板上开设有气流孔;
所述回收站包括上箱体,容置所述上箱体的下箱体,及设置于下箱体底部使下箱体转动的转台,上箱体与下箱体之间连接有升降装置使得上箱体伸出或回收于下箱体内;
所述上箱体的前后两端开设有出入口,且于出入口的两侧设置有出入检测传感器检测无人机的出入;
所述上箱体内的上下两端设置有可伸缩的卡条用于抵持夹紧或松开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所述卡条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所述控制台与无人机及回收站通信连接以控制无人机出入回收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本体设置有充电端口,所述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的抵接网板为金属网板分别与无人机本体充电端口的正负极电连接;
所述回收站设置有供电电源,所述上箱体上下两端的卡条前端设置有金属电极分别与回收站的供电电源正负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体内上下两端的卡条为多个阵列排布的杆件,所述杆件的直径大于抵接网板上气流孔的直径;
所述无人机本体上下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辉徐文宇吴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臻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