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622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旁承装置,其包括旁承座、旁承帽、弹性件以及垫板组件,旁承座包括基板和设置在基板上的侧壁结构;旁承帽包括顶板和帽壁结构,帽壁结构和顶板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侧壁结构的至少部分插设在容置空间内;弹性件设置在基板和顶板之间;垫板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帽壁结构和基板之间,以通过在帽壁结构和基板之间安装垫板组件来调整旁承座和旁承帽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这便使得本旁承装置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旁承装置通用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旁承装置
本技术涉及铁路车辆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旁承装置。
技术介绍
旁承是影响铁路车辆运行品质的关键部件之一,其通常设置于转向架上,位于心盘的两侧。弹性旁承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为车体提供垂向支撑力,限制车体相对转向架的侧滚转角,防止车辆侧翻,保证运行安全;二是为车体提供回转阻力(即摩擦力),抑制车体相对转向架的水平转动,提高车辆的运行性能。现有技术中的旁承通常包括旁承座、旁承帽和弹性件,其中,旁承座用于安装在转向架上,旁承帽用于与车体连接,弹性件设置在旁承座和旁承帽之间延伸;当旁承安装在转向架和车体之间时,弹性件处于初始压缩状态,旁承座的基板的上板面和旁承帽的帽壁结构的底部之间形成一预定的间隙,即旁承间隙,以在旁承帽承受压力而弹性件继续被压缩过程中,当旁承帽的帽壁结构的底部抵持于旁承座的基板的上板面时,旁承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即通过预先设置相应的旁承间隙值,能够防止弹性件被过度压缩,进而防止车辆发生侧翻。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旁承的旁承间隙值是预先设置的固定值,这就使得该旁承仅能适应与其旁承间隙相匹配地车体和转向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旁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旁承座(10),所述旁承座(10)包括基板(11)和设置在所述基板(11)上的侧壁结构(12);/n旁承帽(20),所述旁承帽(20)包括顶板(21)和帽壁结构(22),所述帽壁结构(22)和所述顶板(21)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23);所述侧壁结构(12)的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容置空间(23)内;所述基板(11)和所述顶板(2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0);/n垫板组件,所述垫板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帽壁结构(22)和所述基板(11)之间,以通过在所述帽壁结构(22)和所述基板(11)之间安装所述垫板组件来调整所述旁承座(10)和所述旁承帽(20)之间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旁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旁承座(10),所述旁承座(10)包括基板(11)和设置在所述基板(11)上的侧壁结构(12);
旁承帽(20),所述旁承帽(20)包括顶板(21)和帽壁结构(22),所述帽壁结构(22)和所述顶板(21)围成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23);所述侧壁结构(12)的至少部分插设在所述容置空间(23)内;所述基板(11)和所述顶板(21)之间设置有弹性件(40);
垫板组件,所述垫板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帽壁结构(22)和所述基板(11)之间,以通过在所述帽壁结构(22)和所述基板(11)之间安装所述垫板组件来调整所述旁承座(10)和所述旁承帽(20)之间的相对移动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组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垫板组件的高度各不相同,各个所述垫板组件可选择地设置在所述帽壁结构(22)和所述基板(11)之间,以在多个所述垫板组件中选择至少一个所述垫板组件设置在所述帽壁结构(22)和所述基板(1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组件包括:
第一垫板(50),所述第一垫板(50)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垫板(50)套设在所述侧壁结构(12)之外并设置在所述基板(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旁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组件包括:
第一垫板(50),所述第一垫板(50)为环状结构,所述第一垫板(50)套设在所述侧壁结构(12)之外;
第二垫板,所述第二垫板包括多个第二垫板块(60),所述多个第二垫板块(60)绕所述侧壁结构(12)的外周间隔布置在所述基板(11)上,所述第一垫板(50)设置在所述第二垫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旁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垫板为一个;或者,所述第二垫板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垫板沿所述基板(11)至所述帽壁结构(22)的方向堆叠设置,所述第一垫板(50)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二垫板中的靠近所述帽壁结构(22)的所述第二垫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旁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板(50)为一个;或者,
所述第一垫板(50)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垫板(50)沿所述基板(11)至所述帽壁结构(22)的方向堆叠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增李华刘振明吕倩何佰传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