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CAN总线组网的智能充电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583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CAN总线组网的智能充电终端,包括双路充电插座,所述双路充电插座包括两个充电插口,所述双路充电插座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MCU电路、CAN通信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负载检测电路;一个充电插口对应设置一个负载检测电路,所述负载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阳极连接市电火线,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充电插口,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连接至STM32单片机,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双路充电插座具有负载检测功能,在保持同样数量的充电插口的前提下减少了充电插座的数量,减少了现场插座的安装数量,提高了现场施工的安装效率,降低了整个充电系统的物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CAN总线组网的智能充电终端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充电终端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CAN总线组网的智能充电终端。
技术介绍
目前的集中式电动车充电系统多采用单插口插座,电动车充电器在插入唯一的插口后,即可进行充电,单插口插座结构简单,但电动车充电系统通常包括一个主控箱和至少10个充电插座,每一个充电插座需要间隔的单独安装,在进行现场施工时显得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包括双路充电插座的具有CAN总线组网的智能充电终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CAN总线组网的智能充电终端,包括双路充电插座,所述双路充电插座包括两个充电插口,所述双路充电插座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MCU电路、CAN通信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负载检测电路,所述CAN通信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负载检测电路均连接至所述MCU电路;所述CAN通信电路包括SN65HVD230CAN总线收发器,所述MCU内部采用STM32F单片机,所述SN65HVD230CAN总线收发器连接有通信接口,所述SN65HVD230CAN总线收发器与所述STM32F单片机电连接;一个充电插口对应设置一个负载检测电路,所述负载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阳极连接市电火线,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充电插口,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连接至STM32单片机,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接地。进一步的,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阳极与市电火线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还连接有3V3电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阻值均为270kΩ。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与MCU电路连接的RFID检测电路。进一步的,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阴极与所述充电插口之间连接有共模滤波电感。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两个相同的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单刀继电器,所述单刀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连接至光电耦合器的阴极,所述单刀继电器的公共端连接市电火线,所述单刀继电器受控于STM32F单片机。进一步的,所述STM32F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C8T6,所述光电耦合器型号为EL35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电动车的充电器插入充电插口,负载检测电路中的光电耦合器的信号发生改变,MCU电路接收到光电耦合器发出的信号并控制继电器控制对应的充电插口上电,即可开始进行电动车的充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了双路充电插座,双路充电插座具有负载检测功能,能够保证在电动车充电器插入充电插口后,双路充电插座上插入有电动车充电器插头的那个充电插口正确上电,从而在保持同样数量的充电插口的前提下减少了充电插座的数量,减少了现场插座的安装数量,提高了现场施工的安装效率,同时降低了整个充电系统的物料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MCU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CAN通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负载检测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共模滤波电感的电路原理图。图中,光电耦合器0C1、第一电阻R36、第二电阻R37、单刀继电器K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具有CAN总线组网的智能充电终端,包括双路充电插座,双路充电插座包括两个充电插口,双路充电插座内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集成有MCU电路、CAN通信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负载检测电路,CAN通信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负载检测电路均连接至MCU电路;如图3所示,CAN通信电路包括SN65HVD230CAN总线收发器,MCU内部采用STM32F单片机,SN65HVD230CAN总线收发器连接有通信接口,SN65HVD230CAN总线收发器与STM32F单片机电连接;一个充电插口对应设置一个负载检测电路,如图5所示,负载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0C1,光电耦合器OC1的阳极连接市电火线,光电耦合器OC1的阴极连接至充电插口,光电耦合器OC1的集电极连接至STM32单片机,光电耦合器OC1的发射极接地;电动车插头插入充电插口后,触发光电耦合器OC1,MCU电路检测到光电耦合器OC1有输出,从而可以判断出是当前的充电插口插入有充电插头。进一步的,STM32F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C8T6,光电耦合器OC1型号为EL357。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光电耦合器OC1的阳极与市电火线之间串联有第一电阻R36和第二电阻R37,光电耦合器OC1的集电极还连接有3V3电源,第一电阻R36和第二电阻R37的阻值均为270kΩ,充电插头插入充电插口后火线和地线之间的压差通过第一电阻R36和第二电阻R37形成一定电流,进而触发光电耦合器OC1。进一步的,如图5、图6所示,光电耦合器OC1的阴极与充电插口之间连接有共模滤波电感,共模滤波电感防止电车从用电器干扰到负载检测电路;图6中,J6和J7对应一个充电插口、J1和J2对应一个充电插口,J3和J10连接插座的地线,工模滤波电感的另两端分别连接光电耦合器OC1的阴极和市电零线。进一步的,如图4、图5、图6所示,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两个相同的继电器控制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包括单刀继电器K1,单刀继电器K1的常开触点连接至光电耦合器OC1的阴极,单刀继电器K1的公共端连接市电火线,单刀继电器K1受控于STM32F单片机。进一步的,电路板上还设置有与MCU电路连接的RFID检测电路,RFID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即可,如采用基于WS1830读卡芯片的RFID检测电路。进一步的,STM32F单片机型号为STM32F103C8T6,光电耦合器OC1型号为EL35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CAN总线组网的智能充电终端,包括双路充电插座,所述双路充电插座包括两个充电插口,所述双路充电插座内设置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MCU电路、CAN通信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负载检测电路,所述CAN通信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负载检测电路均连接至所述MCU电路;/n所述CAN通信电路包括SN65HVD230CAN总线收发器,所述MCU内部采用STM32F单片机,所述SN65HVD230CAN总线收发器连接有通信接口,所述SN65HVD230CAN总线收发器与所述STM32F单片机电连接;/n一个充电插口对应设置一个负载检测电路,所述负载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阳极连接市电火线,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充电插口,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连接至STM32单片机,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接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CAN总线组网的智能充电终端,包括双路充电插座,所述双路充电插座包括两个充电插口,所述双路充电插座内设置有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上集成有MCU电路、CAN通信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负载检测电路,所述CAN通信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负载检测电路均连接至所述MCU电路;
所述CAN通信电路包括SN65HVD230CAN总线收发器,所述MCU内部采用STM32F单片机,所述SN65HVD230CAN总线收发器连接有通信接口,所述SN65HVD230CAN总线收发器与所述STM32F单片机电连接;
一个充电插口对应设置一个负载检测电路,所述负载检测电路包括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阳极连接市电火线,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阴极连接至所述充电插口,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连接至STM32单片机,所述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CAN总线组网的智能充电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耦合器的阳极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明林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茂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