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新专利>正文

储氢容器组件及燃料电池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582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氢容器组件及燃料电池车辆,具有座体、氢气接口、汇流气道及多个分支气道,所述座体具有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所述分支气道在所述第二外表面形成开口并自所述开口向所述第一外表面延伸,所述汇流气道设于所述座体的内部,所述氢气接口设于所述座体,各所述分支气道通过所述汇流气道与所述氢气接口连通;且贯穿所述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形成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分支气道、汇流气道均不连通。座体能够对储氢容器起到可靠的支撑和固定作用,从而使多个储氢容器在成组应用时的安全等级得以明显提升,以适用于汽车、叉车等的移动、振动的使用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氢容器组件及燃料电池车辆
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车辆领域,尤其是关于一种能够应用合金储氢装置的燃料电池车辆。
技术介绍
面对化石能源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挑战,以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氢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氢能应用的重要方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近年来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氢气存储装置是燃料电池汽车上不可缺少的重要部件,目前大多采用高压存储方式。近年来,液态储氢、合金储氢等多种应用方案也在不断的完善中。与高压储氢方式相比,合金储氢方案具有的高安全性、加氢站建设成本低等优点,在城市客车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合金储氢方案在其他领域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合金储氢装置在充氢和放氢过程中,会伴有放热和吸热反应。因此完整的合金储氢装置,除了容纳合金、氢气的容器以及相应接口外,还包含了冷却、加热的结构以及接口。由于温度管理、充放氢速率的需要,合金储氢装置一般会设计成多个储氢容器并联,集中温度管理的模式。图1是一种城市客车用的现有合金储氢装置,图2是固定场合使用的燃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氢容器组件,包括多个能够充填储氢合金的储氢容器,所述储氢容器具有氢气出入气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紧固件及对接式气体汇流座;所述对接式气体汇流座具有座体、氢气接口、汇流气道及多个分支气道,所述座体具有背向所述储氢容器的第一外表面和面向所述储氢容器的第二外表面,所述分支气道在所述第二外表面形成开口并自所述开口向所述第一外表面延伸,所述汇流气道设于所述座体的内部,所述氢气接口设于所述座体,各所述分支气道通过所述汇流气道与所述氢气接口连通,且贯穿所述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形成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分支气道、汇流气道均不连通;所述储氢容器与所述对接式气体汇流座的分支气道一一对应;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氢容器组件,包括多个能够充填储氢合金的储氢容器,所述储氢容器具有氢气出入气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纹紧固件及对接式气体汇流座;所述对接式气体汇流座具有座体、氢气接口、汇流气道及多个分支气道,所述座体具有背向所述储氢容器的第一外表面和面向所述储氢容器的第二外表面,所述分支气道在所述第二外表面形成开口并自所述开口向所述第一外表面延伸,所述汇流气道设于所述座体的内部,所述氢气接口设于所述座体,各所述分支气道通过所述汇流气道与所述氢气接口连通,且贯穿所述第一外表面和第二外表面形成第一螺孔,所述第一螺孔与所述分支气道、汇流气道均不连通;所述储氢容器与所述对接式气体汇流座的分支气道一一对应;所述储氢容器还具有对接面,所述对接面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第二螺孔与所述氢气出入气道互不连通;所述螺纹紧固件锁入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而将所述储氢容器安装于所述气体汇流座的第二外表面,所述对接面与所述第二外表面贴合,所述氢气出入气道正对与其对应的分支气道,所述氢气出入气道通过所述汇流气道与所述氢气接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氢容器包括端盖及能够充填所述储氢合金的容器本体,所述端盖与所述容器本体固定一体并封闭所述容器本体的开口,所述氢气出入气道横向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
申请(专利权)人:刘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