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自补偿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的动力系统
、储氢技术及燃料电池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自补偿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氢能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具有质量轻,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优点。氢能源主要产业链包括上游氢气制备,中游氢气运输储存和下游加氢站、氢燃料电池及应用等多个环节。中游氢气储存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应用广泛、简便易行、成本低、充放氢速度快,但需要厚重的耐压容器,消耗较大的氢气压缩功,有氢气泄露和容器爆破等不安全因素。低温液态储氢在全球的加氢站中有较大范围应用,但在车载系统中的应用不成熟,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受限于技术,国内液氢应用成本很高。在倡导节能减排、低碳出行的大环境下,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公交车、地铁、轻轨等公共交通无疑是人们首选的出行方式。其中,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在现有公共交通系统中具备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起到了连接目的地与地铁站、公交点的作用。采用低压固态储氢为氢源的氢能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成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安全、环保出行的理想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自补偿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热自补偿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电堆、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储氢罐通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自补偿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电堆、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储氢罐通过供氢管路向所述燃料电池电堆供给氢气,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通过供电线路分别向所述储氢罐、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供给电能,/n所述助力自行车具有车架,所述车架具体包括:相连接的前斜梁、立管、设于所述立管前侧的第一壳体、设于所述立管后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均中空,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排风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通过多个空气管道连通,使得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形成供空气流动的第一风流道,多个所述空气管道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二风流道;/n其中,所述储氢罐设于所述第一风流道内,所述燃料电池电堆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空气出口朝向所述第二风流道,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所述第二风流道进入所述第一风流道,在流过所述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所述排风口排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自补偿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电堆、控制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储氢罐通过供氢管路向所述燃料电池电堆供给氢气,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通过供电线路分别向所述储氢罐、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供给电能,
所述助力自行车具有车架,所述车架具体包括:相连接的前斜梁、立管、设于所述立管前侧的第一壳体、设于所述立管后侧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均中空,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排风口,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进风口,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通过多个空气管道连通,使得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形成供空气流动的第一风流道,多个所述空气管道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二风流道;
其中,所述储氢罐设于所述第一风流道内,所述燃料电池电堆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空气出口朝向所述第二风流道,所述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所述第二风流道进入所述第一风流道,在流过所述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所述排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自补偿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风扇,设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空气出口;
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空气进口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风扇驱动燃料电池电堆内的气体从所述空气出口流出并向所述第二风流道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自补偿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加热件,包覆于所述储氢罐的外表面;
隔热层,设于所述储氢罐与所述立管的内壁之间;
述电加热件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燃料电池电堆通过所述控制装置向所述电加热件供电;
优选地所述电加热件为呈带状的加热带;或所述电加热件为呈片状的加热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自补偿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进口和所述空气出口分别设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所述燃料电池电堆的一个侧面的下部和上部分别设有氢气出堆口、氢气入堆口,所述氢气出堆口上设置有出气电磁阀,所述第二壳体的底部设有排水口,从所述氢气出堆口排出的气体和水通过所述排水口排出;
所述储氢罐的瓶口上设有瓶口阀,所述供氢管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瓶口阀与所述储氢罐连通,第二端与所述氢气入堆口连通,在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所述供氢管路上依次设有稳压阀、气体压力传感器、进气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自补偿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助力自行车还具有车座,所述车座设置在所述立管的顶端;
所述控制装置具体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燃料电池控制器、整车控制器、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建光,武英,张宝,阎有花,周少雄,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