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568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组件,包括两个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左右对称固定设置于上弯梁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架本体的纵向截面呈倒置的“U”形,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一体成型式固定的支架小立面、支架大立面和支架顶面,所述支架小立面和所述支架大立面分别垂直延伸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面的前后两侧,所述支架顶面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支架本体通过第一螺栓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上弯梁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支架大立面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散热器总成通过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支架本体可拆卸式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组件结构简单、减少了零件的种类和开发成本、提高结构强度设计、提高稳定性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物力投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附件
,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规乘用车的散热器安装方式如图1、图2所示,上弯梁3的U型腔体焊接U型的散热器支架1,U型支架再焊接一个L型的冷凝器支架2,支架数量较多,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散热器支架1和一个冷凝器支架2,共计四个支架通过点焊连接,因强度不足,后期又增加了二保焊连接,散热器再通过支架上的M6焊接螺母与上弯梁连接。这样的结构存在的缺陷主要有以下的问题:上弯梁3上的散热器支架1和冷凝器支架2数量较多,安装工序比较复杂,增加了人力物力的投入;散热器安装支架1稳定性较差,在车身受到碰撞时不能更好的固定散热器;散热器安装强度、动刚度较弱,在车身受到碰撞时散热器支架1容易变形甚至断裂。而且目前的车型很多都将散热器和冷凝器整合在一起形成散热器总成,导致散热器支架的承重增加,对安装点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更高,现有技术的散热器安装支架断裂和变形的风险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了零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左右对称固定设置于上弯梁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架本体的纵向截面呈倒置的“U”形,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一体成型式固定的支架小立面、支架大立面和支架顶面,所述支架小立面和所述支架大立面分别垂直延伸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面的前后两侧,所述支架顶面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支架本体通过第一螺栓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上弯梁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支架大立面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散热器总成通过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支架本体可拆卸式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左右对称固定设置于上弯梁的左右两侧,所述支架本体的纵向截面呈倒置的“U”形,所述支架本体包括一体成型式固定的支架小立面、支架大立面和支架顶面,所述支架小立面和所述支架大立面分别垂直延伸设置于所述支架顶面的前后两侧,所述支架顶面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定位孔,所述支架本体通过第一螺栓穿过所述定位孔与所述上弯梁可拆卸式固定,所述支架大立面的底部位置处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散热器总成通过第二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支架本体可拆卸式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面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筋条,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支架顶面的前后方向贯穿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筋条为两条,两条所述第二筋条与所述支架顶面的一条长边呈三角形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用散热器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大立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支架大立面的上下方向贯穿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誉文陈宏玺裴克均曾胜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