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方林专利>正文

一种热转印上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53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热转印上色装置,由传动装置以及热转印模组构成,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辊、第一固定辊以及第二固定辊,传动辊上铺设有转印载体,热转印模组设于第一固定辊与第二固定辊之间;热转印模组包括热压板组以及收放纸辊组,热转印模组外部设有壳体,壳体中部设有转印载体通道,收放纸辊组安装于壳体上,位于转印载体通道两侧设有第一滑动轨道组,第一滑动轨道组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滑动轨道,第二滑动轨道上设有滑动电机,且位于滑动电机朝向转印载体通道一侧设有热压板,构成热压板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控制需求量,且便于更换色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转印上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染印
,具体涉及一种热转印上色装置。
技术介绍
热转印作为现代印刷必不可少的技术,具有无需制版、晒版、重复套色的步骤上的便捷以及图片精美、操作简单、产品损耗小、附着力强等优势特点,但目前市面上的热转印设备普遍存在转印纸使用量无法严格控制而造成浪费的现象,以及难以更换色纸的问题,且市面上大多采用点热方式加热热压板从而达到热转印效果,但电热通常难以实现均匀受热,从而导致了转印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控制色纸使用量及更换色纸,并能够实现均匀受热的热转印上色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热转印上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传动装置,包含有传动辊、第一固定辊以及第二固定辊,传动辊上铺设有转印载体;一热转印模组,位于第一固定辊与第二固定辊之间,包括热压板组以及收放纸辊组,热转印模组外部设有壳体,所述收放纸辊组安装于壳体上,所述热压板组安装于滑动轨道组上,且热压板组采用油热方式实现加热;一智能控制系统,与上述传动装置以及热转印模组电性连接,并控制传动装置以及热转印模组,据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在本技术中,所述收放纸辊组包括放送纸辊以及收纸辊各两个,且一放松纸辊与一收纸辊竖直排布构成一个收放纸辊,所述收放纸辊组分布于所述壳体两侧。在本技术中,所述收放纸辊上铺设有转印纸,且所述转印纸滑动覆盖于所述热压板上。在本技术中,所述滑动轨道组包括设于壳体两端控制X轴移动的第一滑动轨道,以及滑动安装于第一滑动轨道上控制Y轴移动的第二滑动轨道。在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滑动装置通过内置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二滑动装置配合。在本技术中,所述传动辊、第一滑动轨道、第二滑动轨道、滑动电机以及收放纸辊组均与智能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在本技术中,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热转印模组均与总电路电性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第一滑动轨道以及第二滑动轨道的运动实现了对转印载体的加热与加压,同时配合滑动覆盖于热压板上的转印纸实现对转印载体的转印,同时配合上限位挡板以及下限位挡板实现控制转印纸用量,再通过油热方式对热压板进行加热,保证了整体均匀受热,达到最佳的转印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热转印上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所述热转移模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实施例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热转印上色装置,包括:一传动装置,包含有传动辊1、第一固定辊2以及第二固定辊3,传动辊1上铺设有转印载体11;一热转印模组4,位于第一固定辊2与第二固定辊3之间,包括热压板组41以及收放纸辊组42,热转印模组外部设有壳体43,收放纸辊组42安装于壳体43上,热压板组41安装于滑动轨道组上,且热压板41组采用油热方式实现加热;一智能控制系统,与上述传动装置以及热转印模组4电性连接,并控制传动装置以及热转印模组4,据以实现自动化生产。在本实施例中,收放纸辊组42包括放送纸辊421以及收纸辊422各两个,且一放松纸辊421与一收纸辊422竖直排布构成一个收放纸辊组42,收放纸辊组42分布于所述壳体43两侧。进一步的,收放纸辊42上铺设有转印纸423,且转印纸423滑动覆盖于热压板上41。在本技术中,所述滑动轨道组包括设于壳体两端控制X轴移动的第一滑动轨道45,以及滑动安装于第一滑动轨道45上控制Y轴移动的第二滑动轨道4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滑动轨道46组上均设有限位装置48,限位装置包括上限位挡板481以及下限位挡板482,滑动电机47设于上限位挡板481、下限位挡板482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装置45通过内置驱动装置与第二滑动装置46配合。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辊1、第一滑动轨道45、第二滑动轨道46、滑动电机47以及收放纸辊组42均与中心控制系统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传动装置与热转印模组4均与总电路电性连接。工作原理:启动电源后,传动辊1开始转动并将铺设于传动辊1上的转印载体11送出,配合生产线上的动力将转印载体以第一固定辊2、热转印模组4和第二固定辊3的方向输出,当转印载体进入热转印模组4中,从转印载体通道44中通过,第二滑动轨道46带动滑动电机47于第一滑动轨道组45上水平运动,同时采用油热方式加热热压板41,对转印载体44以及转印纸423施压加热实现转印,同时滑动电机47以下限位挡板482为起点向上限位挡板481运动,达到上限位挡板481时为一周期;完成一周期后第二滑动轨道46带动滑动电机47于第一滑动轨道组45上水平运动,从而松开转印载体44以及转印纸423,然后放送纸辊421以及收纸辊422转动将废纸传动至收纸辊422,并将新的转印纸423由放送纸辊421送出,开始下一周期。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转印上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传动装置,包含有传动辊、第一固定辊以及第二固定辊,传动辊上铺设有转印载体;/n一热转印模组,位于第一固定辊与第二固定辊之间,包括热压板组以及收放纸辊组,热转印模组外部设有壳体,所述收放纸辊组安装于壳体上,所述热压板组安装于滑动轨道组上,且热压板组采用油热方式实现加热;/n一智能控制系统,与上述传动装置以及热转印模组电性连接,并控制传动装置以及热转印模组,据以实现自动化生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转印上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传动装置,包含有传动辊、第一固定辊以及第二固定辊,传动辊上铺设有转印载体;
一热转印模组,位于第一固定辊与第二固定辊之间,包括热压板组以及收放纸辊组,热转印模组外部设有壳体,所述收放纸辊组安装于壳体上,所述热压板组安装于滑动轨道组上,且热压板组采用油热方式实现加热;
一智能控制系统,与上述传动装置以及热转印模组电性连接,并控制传动装置以及热转印模组,据以实现自动化生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转印上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放纸辊组包括放送纸辊以及收纸辊各两个,且一放松纸辊与一收纸辊竖直排布构成一个收放纸辊,所述收放纸辊组分布于所述壳体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转印上色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林姜圣翊
申请(专利权)人:张方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