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47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化的变焦镜头,其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组、正屈光度的第四透镜组及正屈光度的第五透镜组,其中作为收光群组的第一透镜组及作为固定群组的第三透镜组位置固定,用于变焦的第二透镜组、提供像差补偿的第四透镜组及用于对焦的第五透镜组位置可移动,当镜头从广角端状态至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第二透镜组向第三透镜组移动,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之间距增大,而第四透镜组亦向第三透镜组移动,第三透镜组与第四透镜组之间距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尤其是指一种小型化、高倍率、高分辨率的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照相、摄影等光学技术与数码技术的快速整合,照相手机、小型数码相机及小型家用摄影机等新产品层出不穷,并越来越成为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及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作为这类产品的关键组件之一的光学镜头,既要符合小型化及轻量化,也要满足高变焦倍率及高解像力的要求。通常,高变焦倍率镜头是以多群镜片组、多枚镜片,较长的镜头长度型式来达成,并加入特殊低色散镜片及非球面镜片来达到解像力的要求。在变焦镜头中,在谋求整个镜头系统的小型化的同时,为获得所期望的变焦倍率,得到整个变焦范围良好的光学特性,需要适当设定各透镜组中镜片的构成形态和方式。在变焦镜头中,若加强透镜组的屈光度,则变焦时各透镜组的移动量就变小,从而可缩短整个镜头的长度。然而增加各透镜组的屈光度,也会造成像差波动随着变焦进程变大且难以进行良好的修正的问题。因此,对于小型化变焦镜头来说,如何做到既保持高的光学性能,又尽可能地简化光学系统的构成,这确是变焦镜头设计领域中令设计者头痛的一个难题。产业界中目前已有许多小型变焦镜头的设计方案,例如日本美能达(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焦镜头从物方到像方依次包括正屈光度的第一透镜组、负屈光度的第二透镜组、正屈光度的第三透镜组、正屈光度 的第四透镜组及正屈光度的第五透镜组,其中作为收光群组的第一透镜组及作为固定群组的第三透镜组位置固定,用于变焦的第二透镜组、提供像差补偿的第四透镜组及用于对焦的第五透镜组的位置可移动,当镜头从广角端状态向远摄端状态变焦时,第二透镜组向第三透镜组移动,第一透镜组与第二透镜组的间距增大,而第四透镜组亦向第三透镜组移动,第三透镜组与第四透镜组的间距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裕民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