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医疗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
技术介绍
医疗机器人是指用于医院、诊所的医疗或辅助医疗的机器人,其是一种智能型服务机器人,能独自编制操作计划,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动作程序,然后把动作变为操作机构的运动。医用机器人种类很多,按照其用途不同,有临床医疗用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医用教学机器人和为残疾人服务机器人等。现有的临床用医疗机器人结构复杂,跟随性能差,主要性能就是长距离直线跟随,即跟随医护人员从一个病房移动至另一个病房,而在医护人员进行护理操作时,难以进行有效的随动跟随,即在医护人员护理转身或者小范围移动时,机器人难以进行准确的随动,还需要医护人员自己寻找机器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包括:增高架体;移动架体,其固定在所述增高架体上;第二输送构件,其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体上;行走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增高架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n增高架体(201);/n移动架体(202),其固定在所述增高架体(201)上;/n第二输送构件,其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体(202)上;/n行走模块(3),其设置在所述增高架体(201)的下部;/n传感器组件,其包括安装在所述增高架体(201)上的距离传感器和位于医护人员身上的感应件,所述距离传感器仅能够识别所述感应件;以及/n控制器(31),其能够根据多个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行走模块(3)、所述增高架体以及第二输送构件的动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
增高架体(201);
移动架体(202),其固定在所述增高架体(201)上;
第二输送构件,其设置在所述移动架体(202)上;
行走模块(3),其设置在所述增高架体(201)的下部;
传感器组件,其包括安装在所述增高架体(201)上的距离传感器和位于医护人员身上的感应件,所述距离传感器仅能够识别所述感应件;以及
控制器(31),其能够根据多个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行走模块(3)、所述增高架体以及第二输送构件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送构件包括
旋转安装在所述移动架体(202)上的第一支撑辊(221)、第二支撑辊(222);和
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辊(221)、所述第二支撑辊(222)上的第一输送带(21);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辊(22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220),所述驱动齿轮(220)与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模块(3)包括
行走架体(30),其固定在所述增高架体(201)的底部;
自旋转驱动构件,其设置在所述行走架体(30)上,用于驱动所述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沿自身轴线旋转;以及
行走驱动构件(5),其设置在所述行走架体(30)上,用于驱动所述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行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31)固定在所述行走架体(30)上,能够运行或停运所述自旋转驱动构件、所述行走驱动构件(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转驱动构件包括至少三个自旋转驱动组件(4),其圆形阵列式设置在所述行走架体(30)上;所述自旋转驱动组件(4)包括有
自旋转驱动电机(40),其固定在所述行走架体(30)上;和
自旋转驱动轮(41),其连接在所述自旋转驱动电机(40)的输出轴上;
其中,所述自旋转驱动轮(41)上可滚动地安装有若干随动辊轮;所述随动辊轮和所述自旋转驱动轮(41)间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跟随临床用医疗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旋转驱动轮(41)由尺寸等同的第一自旋转驱动轮(411)和第二自旋转驱动轮(412)组成;
所述随动辊轮包括有第一随动辊轮(421)和第二随动辊轮(422);
所述第一随动辊轮(421)均匀地滚动安装在所述第一自旋转驱动轮(411)上,所述第二随动辊轮(422)均匀地滚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自旋转驱动轮(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卿,朱杰,谢易恒,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国科康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