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0366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打孔装置,包括顶升机构、电锤和电锤安装座,所述电锤安装座安装在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端,所述电锤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电锤安装座上,且所述电锤上可拆卸的安装有钻杆,所述钻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动方向一致;所述钻杆上还设有标记件,所述标记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钻杆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处,其结构简单,将顶升机构通过一个底座顶住,再调节顶升机构驱动所述电锤前进,同时启动电锤打孔,待打孔深度到达标记件的位置处即可停止打孔,通过调节标记件在钻杆上的位置可便捷的控制打孔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打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隧道打孔主要利用人工钻孔,利用梯车或轨道机械平台作业。依照模型板和吊柱底盘孔位尺寸,设计出相同孔位精度的模具,模具由四根角钢和套筒焊管组焊而成。套筒深度按照锚栓外露长度精度要求设置。在立柱中心标记处放置模具,对正孔位。根据孔深+套筒深度选用同长度尺寸的钻头开始打灌,当电钻卡圈头部抵住套筒时停止打孔作业。该方法需人工固定模具,钻孔时产生较强烈的震动,易使模具发生偏移,造成相邻锚栓间距的施工精度不足;手持电锤作业时,钻孔角度不易掌控,易造成钻孔偏斜,不垂直隧道顶或隧道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钻孔深度和钻孔位置可控的隧道打孔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隧道打孔装置,包括顶升机构、电锤和电锤安装座,所述电锤安装座安装在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端,所述电锤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电锤安装座上,且所述电锤上可拆卸的安装有钻杆,所述钻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动方向一致;所述钻杆上还设有标记件,所述标记件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钻杆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将顶升机构通过一个底座顶住,再调节顶升机构驱动所述电锤前进,同时启动电锤打孔,待打孔深度到达标记件的位置处即可停止打孔,通过调节标记件在钻杆上的位置可便捷的控制打孔深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锤安装座为L形,其包括相互垂直相连的长臂和短臂,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端与所述短臂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垂直连接,且其顶升方向与所述长臂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顶升机构的顶升端与所述短臂连接处位于所述短臂背离所述长臂的一侧,所述电锤的钻杆与所述长臂平行,且所述钻杆的头部突出于所述长臂背离所述短臂的一端。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电锤安装座采用L形结构使得其结构类似于电锤形状,如此可更牢固的支撑电锤,使得其对电锤的固定效果更佳,从而有益于提高打孔精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长臂和短臂均为槽钢,所述短臂的槽口背离所述顶升机构,所述长臂的槽口朝向所述短臂的一侧,且所述长臂和短臂的内槽连通呈L形槽,所述电锤置于所述L形槽内,所述长臂和短臂上分别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以将所述电锤安装在所述长臂和短臂上。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可将电锤安装在L形槽内,如此可通过L形槽的槽侧壁对电锤进行限位,避免电锤在电锤安装座上晃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为U形抱箍。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固定效果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标记件包括环形件和锁紧件,所述环形件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钻杆上,并在所述钻杆上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锁紧件用以将所述环形件锁紧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且使用灵活,适应性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件为螺栓,所述环形件侧壁上设有贯通其环内外的螺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孔相配合且二者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栓的丝端朝向所述环形件的环内,拧紧所述螺栓以驱动所述螺栓的丝端与所述钻杆相抵以将所述环形件固定在所述钻杆上,拧松所述螺栓以将所述环形件松开。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固定效果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升机构为千斤顶。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顶力大,且顶出量可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隧道打孔装置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钻杆与标记件的结构简图。图中:1顶升机构、2电锤、21钻杆、22标记件、221环形件、222锁紧件、3电锤安装座、31长臂、32短臂、33固定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隧道打孔装置,包括顶升机构1、电锤2和电锤安装座3,所述电锤安装座3安装在所述顶升机构1的顶升端,所述电锤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电锤安装座3上,且所述电锤2上可拆卸的安装有钻杆21,所述钻杆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升机构1的顶动方向一致;所述钻杆21上还设有标记件22,所述标记件2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钻杆21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处,其结构简单,将顶升机构通过一个底座顶住,再调节顶升机构驱动所述电锤前进,同时启动电锤打孔,待打孔深度到达标记件的位置处即可停止打孔,通过调节标记件在钻杆上的位置可便捷的控制打孔深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锤安装座3为L形,其包括长臂31和短臂32,且所述长臂31的一端端部和短臂32的一端端部垂直连接固定,所述顶升机构1的顶升端与所述短臂32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垂直连接,且其顶升方向与所述长臂3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顶升机构1的顶升端与所述短臂32连接处位于所述短臂32背离所述长臂31的一侧,所述电锤2的钻杆21与所述长臂31平行,且所述钻杆21的头部突出于所述长臂31背离所述短臂32的一端,将电锤安装座采用L形结构使得其结构类似于电锤形状,如此可更牢固的支撑电锤,使得其对电锤的固定效果更佳,从而有益于提高打孔精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长臂31和短臂32均为槽钢,所述短臂32的槽口背离所述顶升机构1,所述长臂31的槽口朝向所述短臂32的一侧,且所述长臂31和短臂32的内槽连通呈L形槽,所述电锤2置于所述L形槽内,所述长臂31和短臂32上分别设有固定件33,所述固定件33用以将所述电锤2安装在所述长臂31和短臂32上,如此可将电锤安装在L形槽内,如此可通过L形槽的槽侧壁对电锤进行限位,避免电锤在电锤安装座上晃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件33为U形抱箍,其固定效果佳。具体,所述长臂和短臂上分别设有与对应固定件两端相配合的通孔,以使得U形抱箍的两端可穿过通孔,再由U形抱箍两端的螺母将其固定在对应的长臂或短臂上。如图2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标记件22包括环形件221和锁紧件222,所述环形件221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钻杆21上,并在所述钻杆21上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锁紧件222用以将所述环形件221锁紧在其滑动轨迹的任意位置处,其结构简单,固定效果好,且使用灵活,适应性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锁紧件222为螺栓,所述环形件221侧壁上设有贯通其环内外的螺孔,所述螺栓与所述螺孔相配合且二者螺纹连接,且所述螺栓的丝端朝向所述环形件221的环内,拧紧所述螺栓以驱动所述螺栓的丝端与所述钻杆21相抵以将所述环形件221固定在所述钻杆21上,拧松所述螺栓以将所述环形件221松开。当然,所述锁紧件可以设有设三个或四个,且多个环形件上周向间隔均匀的设有多个与所述锁紧件一一对应的螺孔且分别螺纹连接,如此使得其固定效果更佳。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顶升机构1为千斤顶,其顶力大,且顶出量可控。本实施例提供的隧道打孔装置不仅能保证锚孔垂直度、锚栓外露,部分平行度的施工精度,也能保证锚孔深度、锚栓外露长度、相邻锚栓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机构(1)、电锤(2)和电锤安装座(3),所述电锤安装座(3)安装在所述顶升机构(1)的顶升端,所述电锤(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电锤安装座(3)上,且所述电锤(2)上可拆卸的安装有钻杆(21),所述钻杆(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升机构(1)的顶动方向一致;所述钻杆(21)上还设有标记件(22),所述标记件(2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钻杆(21)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升机构(1)、电锤(2)和电锤安装座(3),所述电锤安装座(3)安装在所述顶升机构(1)的顶升端,所述电锤(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电锤安装座(3)上,且所述电锤(2)上可拆卸的安装有钻杆(21),所述钻杆(2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顶升机构(1)的顶动方向一致;所述钻杆(21)上还设有标记件(22),所述标记件(22)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钻杆(21)上沿其长度方向的任意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锤安装座(3)为L形,其包括相互垂直相连的长臂(31)和短臂(32),所述顶升机构(1)的顶升端与所述短臂(32)长度方向对应的中部垂直连接,且其顶升方向与所述长臂(3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顶升机构(1)的顶升端与所述短臂(32)连接处位于所述短臂(32)背离所述长臂(31)的一侧,所述电锤(2)的钻杆(21)与所述长臂(31)平行,且所述钻杆(21)的头部突出于所述长臂(31)背离所述短臂(32)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臂(31)和短臂(32)均为槽钢,所述短臂(32)的槽口背离所述顶升机构(1),所述长臂(31)的槽口朝向所述短臂(32)的一侧,且所述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际军卢睿赵伟谭治森罗垂强贾晓明王高呈王玉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武汉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