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冷却孔的立式珩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33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带内冷却孔的立式珩磨工具,包括珩磨杆和滑动穿设于珩磨杆内孔中的锥度芯轴,珩磨杆前端外圆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珩磨杆内孔连通的径向滑槽,径向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底板,珩磨条固定在该底板上,珩磨杆与锥度芯轴之间具有配合间隙,锥度芯轴后部设冷却液注入孔,珩磨杆前部设冷却液喷出孔,锥度芯轴上沿其轴向设冷却液注入通道,冷却液注入通道头端与冷却液注入孔连通,冷却液注入通道尾端连通设冷却液排出通道,冷却液喷出孔与冷却液排出通道之间通过配合间隙过渡连通,从冷却液注入孔注入的冷却液依次经过冷却液注入通道、冷却液排出通道以及配合间隙后从冷却液喷出孔喷出。内冷却孔设计合理,避免零件内孔被划伤,提高内孔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内冷却孔的立式珩磨工具
本技术涉及珩磨工具的
,尤其是一种带内冷却孔的立式珩磨工具。
技术介绍
随着珩磨技术的发展,珩磨工具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和普及,同时也要求操作人员能熟练掌握操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珩磨工具包括珩磨杆和滑动穿设于珩磨杆内孔中的锥度芯轴,珩磨杆前端的外圆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珩磨杆内孔连通的径向通孔,径向通孔内滑动设置有底板,珩磨条固定在该底板上。现有的珩磨工具主要依靠外部冲水冷却,珩磨产生的切削鎏有时会让工具芯轴及底板卡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内冷却孔的立式珩磨工具,内冷却孔设计合理,避免零件内孔被划伤,提高内孔质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内冷却孔的立式珩磨工具,包括珩磨杆和滑动穿设于珩磨杆内孔中的锥度芯轴,珩磨杆前端的外圆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珩磨杆内孔连通的径向滑槽,径向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底板,珩磨条固定在该底板上,所述珩磨杆与锥度芯轴之间具有配合间隙,锥度芯轴的后部设置有冷却液注入孔,珩磨杆的前部设置有冷却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内冷却孔的立式珩磨工具,包括珩磨杆(1)和滑动穿设于珩磨杆(1)内孔中的锥度芯轴(2),珩磨杆(1)前端的外圆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珩磨杆(1)内孔连通的径向滑槽,径向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底板(3),珩磨条(4)固定在该底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杆(1)与锥度芯轴(2)之间具有配合间隙(5),锥度芯轴(2)的后部设置有冷却液注入孔(201),珩磨杆(1)的前部设置有冷却液喷出孔(101),锥度芯轴(2)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冷却液注入通道(202),所述冷却液注入通道(202)的头端与冷却液注入孔(201)相连通,冷却液注入通道(202)的尾端连通设置有冷却液排出通道(203),所述冷却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内冷却孔的立式珩磨工具,包括珩磨杆(1)和滑动穿设于珩磨杆(1)内孔中的锥度芯轴(2),珩磨杆(1)前端的外圆面上设有至少一个与珩磨杆(1)内孔连通的径向滑槽,径向滑槽内滑动设置有底板(3),珩磨条(4)固定在该底板(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珩磨杆(1)与锥度芯轴(2)之间具有配合间隙(5),锥度芯轴(2)的后部设置有冷却液注入孔(201),珩磨杆(1)的前部设置有冷却液喷出孔(101),锥度芯轴(2)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冷却液注入通道(202),所述冷却液注入通道(20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凯瑞莱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