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12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涉及土壤修复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反应筒、搅拌体、螺旋输送杆以及药液管;反应筒设有用于容纳热介质的夹层,反应筒上还设有进料斗、进液管和出料管;搅拌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与机架转动连接的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通过搅拌体对反应筒内的土壤进行破碎搅拌,实现土壤的有效破碎,便于后续与药液发生充分反应;反应筒的夹层内的热介质对土壤进行有效加热,使土壤能够快速达到与药液反应的温度,使土壤与药液的快速反应,有效的提高了土壤的修复速度,修复好的土壤通过螺旋输送杆从反应筒内排出,提高了设备对土壤的修复效率,实现了破碎与反应的集成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
本技术属于土壤修复设备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矿产资源的冶炼排放、对土壤的污水灌溉以及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原因,对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土壤污染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其中无机物污染主要表现为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主要表现为石油、农药等。对于上述受到污染的土壤,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土壤修复是指利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目前,土壤修复一般采用破碎、混料和反应多个工序,设备功能单一,集成化程度低,难以保证快速的修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集成化程度低、修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包括机架、反应筒、搅拌体、螺旋输送杆以及药液管;反应筒设置于机架上,反应筒设有用于容纳热介质的夹层,反应筒上还设有进料斗、进液管和出料管;搅拌体设置于反应筒内,且搅拌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延伸至反应筒的外部的转轴,转轴与机架转动连接,且转轴的外端连接有驱动件;螺旋输送杆设置于反应筒的内侧且位于搅拌体的下方,用于输送土壤;药液管设置于反应筒内且位于搅拌体的上方,药液管与进液管相连且设有第一喷雾口。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搅拌体包括第一搅拌部、第二搅拌部以及连接部;第一搅拌部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转轴相连,另一端向该转轴的轴向外侧延伸;第二搅拌部的一端与另一个转轴相连,另一端向该转轴的轴向外侧延伸,且第一搅拌部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搅拌部的延伸方向相背离;连接部用于连接第一搅拌部与第二搅拌部相邻的端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搅拌部和第二搅拌部分别设有向相背离的方向凸起的弧度。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连接部自与第一搅拌部相连的一端至与第二搅拌部相连的一端向靠近第一搅拌部的方向倾斜。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搅拌体在水平方向上平行设有两个,且两个搅拌体分别通过转轴与机架相连。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反应筒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保温壳体,转轴以及螺旋输送杆分别贯穿保温壳体设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搅拌部与连接部相邻的一侧的厚度大于第一搅拌部背离连接部一侧的厚度,第二搅拌部与连接部相邻的一侧的厚度大于第二搅拌部背离连接部一侧的厚度。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第一搅拌部背离连接部的一侧设有切削刃,第二搅拌部背离连接部的一侧也设有切削刃。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出料管的出口端连接有收集箱,收集箱内设有降尘喷雾管,降尘喷雾管的下方和侧部分别设有第二喷雾口。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螺旋输送杆的主轴平行于反应筒的主轴设置,且螺旋输送杆的出口端与收集箱相连。本技术提供的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通过搅拌体对反应筒内的土壤进行破碎搅拌,实现土壤的有效破碎,便于后续与药液发生充分反应;反应筒的夹层内的热介质对土壤进行有效加热,使得土壤能够快速达到与药液反应的温度,实现土壤与药液的快速反应,有效的提高了土壤的修复速度,修复好的土壤通过螺旋输送杆从反应筒内排出,提高了设备对土壤的修复效率,实现了破碎与反应的集成化。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的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0、机架;200、反应筒;210、夹层;220、进料斗;230、进液管;240、出料管;300、搅拌体;310、第一搅拌部;320、第二搅拌部;330、连接部;340、转轴;350、切削刃;360、驱动件;400、螺旋输送杆;500、药液管;510、第一喷雾口;600、收集箱;610、降尘喷雾管;620、第二喷雾口;700、保温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进行说明。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包括机架100、反应筒200、搅拌体300、螺旋输送杆400以及药液管500;反应筒200设置于机架100上,反应筒200设有用于容纳热介质的夹层210,反应筒200上还设有进料斗220、进液管230和出料管240;搅拌体300设置于反应筒200内,且搅拌体30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延伸至反应筒200的外部的转轴340,转轴340与机架100转动连接,且转轴340的外端连接有驱动件360;螺旋输送杆400设置于反应筒200的内侧且位于搅拌体300的下方,用于输送土壤;药液管500设置于反应筒200内且位于搅拌体300的上方,药液管500与进液管230相连且设有第一喷雾口51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若干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通过搅拌体300对反应筒200内的土壤进行破碎搅拌,实现土壤的有效破碎,便于后续与药液发生充分反应;反应筒200的夹层210内的热介质对土壤进行有效加热,使得土壤能够快速达到与药液反应的温度,实现土壤与药液的快速反应,有效的提高了土壤的修复速度,修复好的土壤通过螺旋输送杆400从反应筒200内排出,提高了设备对土壤的修复效率,实现了破碎与反应的集成化。本实施例中,通过搅拌体300的转动实现对土壤的破碎以及对土壤和药液的混合,使土壤与药液能够得到充分混合,另外土壤由于受到了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n反应筒,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反应筒设有用于容纳热介质的夹层,所述反应筒上还设有进料斗、进液管以及出料管;/n搅拌体,设置于所述反应筒内,且所述搅拌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反应筒的外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的外端连接有驱动件;/n螺旋输送杆,设置于所述反应筒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搅拌体的下方,用于输送土壤;以及/n药液管,设置于所述反应筒内且位于所述搅拌体的上方,所述药液管与所述进液管相连且设有第一喷雾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反应筒,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反应筒设有用于容纳热介质的夹层,所述反应筒上还设有进料斗、进液管以及出料管;
搅拌体,设置于所述反应筒内,且所述搅拌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延伸至所述反应筒的外部的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的外端连接有驱动件;
螺旋输送杆,设置于所述反应筒的内侧且位于所述搅拌体的下方,用于输送土壤;以及
药液管,设置于所述反应筒内且位于所述搅拌体的上方,所述药液管与所述进液管相连且设有第一喷雾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体包括:
第一搅拌部,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转轴相连,另一端向该所述转轴的轴向外侧延伸;
第二搅拌部,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转轴相连,另一端向该所述转轴的轴向外侧延伸,且所述第一搅拌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搅拌部的延伸方向相背离;以及
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搅拌部与所述第二搅拌部相邻的端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部和所述第二搅拌部分别设有向相背离的方向凸起的弧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染土壤修复用搅拌混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自与所述第一搅拌部相连的一端至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辉霞赖冬麟董玉明乔萌刘宏辉段跃伟黄涛郝辉锋徐红彬
申请(专利权)人: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