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0129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包括行走车体、用于将表层污染土壤挖起进行修复并将修复后的土壤排出的土壤修复装置和用于将所述土壤修复装置排出的土壤返还至场地的土壤返还装置,所述土壤修复装置和土壤返还装置均设于所述行走车体上,所述土壤返还装置包括出料口、土壤输送机构和土壤分散机构,所述土壤分散机构设于土壤修复装置的出口处,所述土壤输送机构的一端与土壤分散机构相连,土壤输送机构的另一端与出料口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能对表层污染土壤进行连续、自动化修复作业,且能将土壤平整均匀返还至原位,保证修复后场地的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
本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一种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土壤污染严重,近些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污染的严峻程度,为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人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科学界和工业界的共同努力下,土壤修复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主流的土壤修复技术主要有固化/稳定化技术、淋洗技术、热脱附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其中,固化/稳定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均需投加药剂,并将药剂与污染土壤搅拌均匀,通过改变土壤中污染物的活性状态或降低其含量,进而降低土壤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从而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目前,固化/稳定化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等均可分为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两大类。其中,异位修复技术是指将污染土壤挖掘、转运至修复车间内,在修复车间经过破碎、筛分、与药剂拌和、养护等工序后,再将修复后土壤转运至土壤消纳场所或原场地。异位修复技术不仅工序复杂,还需要大量人工、机械设备与之配合,难以实现污染土壤修复的全自动化。目前,原位修复技术主要是利用土建工程设备和技术(如搅拌桩等)将药剂注入土壤内,实现土壤与药剂的混合。但是,该方法成本较高,不能连续、自动作业,且土壤与药剂混合的均匀程度难以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对表层污染土壤进行连续、自动化原位修复作业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包括行走车体、用于将表层污染土壤挖起进行修复并将修复后的土壤排出的土壤修复装置和用于将所述土壤修复装置排出的土壤返还至场地的土壤返还装置,所述土壤修复装置和土壤返还装置均设于所述行走车体上,所述土壤返还装置包括出料口、土壤输送机构和土壤分散机构,所述土壤分散机构设于土壤修复装置的出口处,所述土壤输送机构的一端与土壤分散机构相连,土壤输送机构的另一端与出料口相连。上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优选的,所述土壤分散机构包括端挡板和处于振动状态的振动底板,所述端挡板设于振动底板的两端,所述振动底板的两侧与所述土壤输送机构相连,振动底板的设置高度大于土壤输送机构,且振动底板朝土壤输送机构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上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包括进料端和排料端,所述进料端的宽度与所述土壤输送机构输出端的宽度相等,所述排料端的宽度与所述土壤修复装置的宽度相等,所述出料口的两侧还设有侧挡板。上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优选的,所述土壤输送机构平行设有两个,两个土壤输送机构对称设于所述土壤修复装置的两侧,所述振动底板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形状,且关于土壤修复装置的轴线m对称设置。上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优选的,所述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加药管、用于将土壤挖起并抛出的翻抛装置和用于接收所述翻抛装置抛出的土壤并将土壤破碎筛分且与药剂混合均匀后排出的破碎筛分装置,所述破碎筛分装置设于所述翻抛装置抛出土壤的落点位置,所述加药管的输出端与破碎筛分装置相连。上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优选的,所述破碎筛分装置和所述行走车体之间设有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与破碎筛分装置连接,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一铰链与行走车体铰接,所述第一铰链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一连接臂转动的锁止机构。上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优选的,所述翻抛装置包括动力机构、传动轮和多个土壤翻抛斗,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传动轮连接,所述多个土壤翻抛斗均匀设置在传动轮的圆形轮面上,且各土壤翻抛斗的安装方向相同。土壤翻抛斗的数量为3个以上,一般不超过10个。上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优选的,所述传动轮的转动方向与带动所述行走车体行走的行走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同。具体的,行走机构为带动行走车体行走的部件,可以为履带或车轮,当行走机构沿顺时针转动时,传动轮与其相同也沿顺时针转动,当传动轮和行走机构的转动方向相同时,翻抛装置挖掘的阻力小,表层污染土壤的挖掘更加充分和均匀,使土壤修复的效果更好。上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优选的,所述土壤翻抛斗包括斗体、斗齿和用于与所述传动轮连接的连接件,所述斗体呈内凹的圆弧形,所述斗齿设于所述斗体的一端,所述连接件设于斗体的另一端。上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翻抛斗铰链,所述土壤翻抛斗通过所述翻抛斗铰链与所述传动轮铰接,所述翻抛斗铰链上设有用于限制土壤翻抛斗转动的锁止机构。上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优选的,所述斗体的最大深度为h,斗体的开口长度为l,斗体的最大深度与开口长度的比h:l为1:3~1:5。上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优选的,所述行走车体包括药剂给料车厢、行走履带和用于提供动力并控制设备工作的动力牵引机构,所述药剂给料车厢和动力牵引机构设于所述行走履带上,所述药剂给料车厢内装有药剂,所述加药管的输入端与药剂给料车厢连通,所述动力牵引机构与行走履带相连,行走履带设于所述土壤返还装置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行走车体行走过程中土壤修复装置将表层污染土壤挖起并对其进行修复,然后将修复后的土壤排出落至土壤分散机构上,通过土壤分散机构将土壤送至土壤输送机构,最后从出料口排出,实现了表层污染土壤的自动连续原位修复。该设备将修复后的土壤依次通过土壤分散机构、土壤输送机构和出料口排出,可在行走车体往前连续作业的情况下,将修复后的土壤送回原位,能实现土壤的挖掘、修复、原位回填的全自动工序,可有效避免土壤修复装置挖掘到已经修复的土壤,从而提高了设备工作效率,且能保证将挖出的土壤均匀返还至原位,避免了处理后的场地坑洼不平整,保证了修复后场地的平整度。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中的土壤分散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的翻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的土壤翻抛斗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中的破碎筛分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例说明:1、行走车体;11、药剂给料车厢;12、行走履带;13、动力牵引机构;2、翻抛装置;22、传动轮;23、土壤翻抛斗;231、斗体;232、斗齿;233、翻抛斗铰链;3、破碎筛分装置;31、第一连接臂;311、第一铰链;32、箱体;33、土壤进口;34、土壤出口;35、连接梁;36、破碎筛分滚轴;4、加药管;5、土壤返还装置;51、出料口;511、进料端;512、排料端;513、侧挡板;52、土壤输送机构;53、土壤分散机构;531、端挡板;532、振动底板;6、机械集成罩;m、土壤修复装置的轴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更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车体(1)、用于将表层污染土壤挖起进行修复并将修复后的土壤排出的土壤修复装置和用于将所述土壤修复装置排出的土壤返还至场地的土壤返还装置(5),所述土壤修复装置和土壤返还装置(5)均设于所述行走车体(1)上,所述土壤返还装置(5)包括出料口(51)、土壤输送机构(52)和土壤分散机构(53),所述土壤分散机构(53)设于土壤修复装置的出口处,所述土壤输送机构(52)的一端与土壤分散机构(53)相连,土壤输送机构(52)的另一端与出料口(51)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车体(1)、用于将表层污染土壤挖起进行修复并将修复后的土壤排出的土壤修复装置和用于将所述土壤修复装置排出的土壤返还至场地的土壤返还装置(5),所述土壤修复装置和土壤返还装置(5)均设于所述行走车体(1)上,所述土壤返还装置(5)包括出料口(51)、土壤输送机构(52)和土壤分散机构(53),所述土壤分散机构(53)设于土壤修复装置的出口处,所述土壤输送机构(52)的一端与土壤分散机构(53)相连,土壤输送机构(52)的另一端与出料口(5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分散机构(53)包括端挡板(531)和处于振动状态的振动底板(532),所述端挡板(531)设于振动底板(532)的两端,所述振动底板(532)的两侧与所述土壤输送机构(52)相连,振动底板(532)的设置高度大于土壤输送机构(52),且振动底板(532)朝土壤输送机构(52)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51)包括进料端(511)和排料端(512),所述进料端(511)的宽度与所述土壤输送机构(52)输出端的宽度相等,所述排料端(512)的宽度与所述土壤修复装置的宽度相等,所述出料口(51)的两侧还设有侧挡板(5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输送机构(52)平行设有两个,两个土壤输送机构(52)对称设于所述土壤修复装置的两侧,所述振动底板(532)呈中间高、两侧低的形状,且关于土壤修复装置的轴线m对称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表层污染土壤原位修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修复装置包括加药管(4)、用于将土壤挖起并抛出的翻抛装置(2)和用于接收所述翻抛装置(2)抛出的土壤并将土壤破碎筛分且与药剂混合均匀后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鹏刘宜德解付兵陈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粤鹏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景翌湘台环保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