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生产废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3043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06 1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生产废水处理方法,首先对废水进行收集后通过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油类物质,以降低后续废水的处理难度;废水经过物化预处理后,再进入综合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然后采用“两级厌氧加接触氧化加絮凝沉淀”的工艺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具备以下优点:本工艺系统能更好的应对食品生产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根据生产废水的排放规律和生产周期特点,解决普通废水处理工艺不受冲击的影响。系统无需进行加药和污泥处理,工艺的针对性强、操作简单、运行成本相比传统物化工艺费用低90%左右,碱液成本可大大降,无污泥产生,占地面积小,便于管理。便于管理。便于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生产废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特备涉及一种食品生产废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1、在某些食品生产过程中涉及到原料去皮、清洗、蒸煮、炒熟等工序,在这些生产工序过程中,会产生一些生产废水,其中清洗和蒸煮工序是排放废水的主要工序。废水中主要含有清洗和蒸煮工序排放的高有机物、含油类废水等。
[0003]2、目前食品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大部分是将这类方法相结合使用。由于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特别是一些豆制品加工产品一般是需要加工后的固体产物,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液态部分一般在清洗和蒸煮过程中当初废水外排,导致废水中的有机物、蛋白质物质非常高,加之一些食品在后续的成型过程中要添加一些食品添加剂炒香、上色等,在清洗设备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油类等物质,导致食品废水一般都是高含油、含高COD、悬浮物多,因此在处理这类废水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添加大量的药剂,同时由于废水中COD比较高,后续的生化反应过程产生的污泥量比较大,导致处理成本高、投资费用大、占地面积广等,而且出水也很难实现达标排放的要求。
[0004]3、由于食品废水的可生化性一般都比较好,加之COD浓度比较高,因此后续生化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生化污泥,一方面这些生化污泥需要增加机械脱水设备进行固液分离,另一方面脱水后的泥饼需要进行后续处理,不仅增加了工程的设备投资费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整个处理系统的运行费用。
[0005]申请号为201310514965.8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种高脂食品加工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工艺是:格栅

集水池

ABR反应器

UBF反应池

组合气浮池

A/O反应池

沉淀池

混凝反应池

滤布滤池

接触池

外排;沉淀池污泥

污泥浓缩池

机械脱水。该处理工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组合气浮除油装置设置在了ABR和UBF反应系统后端,而处理的废水本身属于高油脂类食品废水,油类物质进入ABR反应器和UBF反应器很容易在系统内结垢,造成系统奔溃;

废水处理过程中需要投加大量的化学药剂,增加了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人工费用和药剂费用,带只运行工序冗长,处理费用高;因此本工艺适应于生产过程中的清洗废水,很难满足系统冲击负荷较大时的出水达标排放的要求。
[0006]申请号为CN201510649976.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食品工业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该方法主要是采用预处理+生化处理+过滤处理的方法对废水进行处理,其主要步骤包括:(1)废水进入集水池收集后通过提升泵进入水力筛,通过水力筛去除废水中比较大的悬浮颗粒固体物质;(2)将预处理后的出水进入生化接触氧化池中进行曝气反应;(3)生化反应后的出水进行沉淀分离;该处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进行某一类汽车生产废水的处理,但是很难实现对全部种类的汽车生产废水的处理,而且整个生化处理系统中缺少厌氧系统,使得废水中的有机物很难满足达标排放的要求,而且汽车行业排水没有规律、水质波动大,很容易造成系统系统冲击负荷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生产废水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首先对废水进行收集后通过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油类物质,以降低后续废水的处理难度;废水经过物化预处理后,再进入综合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然后采用“两级厌氧加接触氧化加絮凝沉淀”的工艺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
[0009]一种食品生产废水处理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10]S1:食品生产废水经过管道收集后进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系统包括除渣系统和隔油系统,其中除渣系统采用细格栅,通过细格栅将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去除后再进入转鼓式格栅筒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细小颗粒物,出水进入隔油池中,通过隔油池将废水中的油类物质去除,出水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
[0011]S2:废水经过均质均量调节后,通过提升泵提升至厌氧系统,厌氧系统采用两级上升式厌氧污泥床,主要是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经水解、酸化、甲烷化过程去除废水中的COD,同时将难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易降解的有机物,以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0012]S3:废水经过两级上升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后,出水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
[0013]S4:在接触氧化池中,在曝气有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附着生长在生物填料上,利用驯化后的好氧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新陈代谢进一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好氧菌通过繁殖,部分的随着出水进入沉淀池作为剩余污泥排出,部分的回流到接触氧化池前端,经过沉淀池的固液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中间池进行进一步处理;
[0014]S5:在中间池中,通过过滤水泵将废水打入炭砂过滤器中,一方面过滤废水中较小的悬浮颗粒物,另一方面通过吸附作用进一步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经过过滤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排放渠达标外排;
[0015]S6:沉淀池污泥经过泵排入前端厌氧处理系统,通过厌氧处理系统进行降解消耗;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步骤S1中,将废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含除渣和除油工序,其中除渣工段采用细格栅加转鼓式格栅分别去除较大的悬浮固体颗粒和细小的浮渣物质;除油工段采用隔油池去除废水中的油脂类物质。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步骤S1中,将废水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过程中不需要投加化学药剂,整个处理系统中无需设置加药系统。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步骤S2中,采用两级UASB反应系统,控制反应系统内的上升流速为0.8~1m/s,控制系统温度在30℃,系统内回流比为2:1,其中一级UASB厌氧系统停留时间为72h,二级UASB厌氧系统停留时间为48h,一级、二级厌氧系统布水形式采用脉冲式布水器进行布水。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步骤S3中,接触氧化反应池中控制系统溶解氧浓度为2mg/L。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步骤S4中,接触氧化反应池停留时间为6h。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步骤S5中,活性炭和石英砂的体积比为2:1,粒径为5~10mm。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方案,步骤S6中,沉淀池的部分剩余污泥通过排泥泵打入系统
前端的一级UASB处理系统,整个污泥系统没有污泥产生,无需进行污泥处理系统。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4]1)本工艺系统能更好的应对食品生产废水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根据生产废水的排放规律和生产周期特点,解决普通废水处理工艺不受冲击的影响。
[0025]2)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废水进行收集后通过预处理去除废水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油类物质,以降低后续废水的处理难度;废水经过物化预处理后,再进入综合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然后采用“两级厌氧加接触氧化加絮凝沉淀”的工艺对废水进行后续处理。2.一种食品生产废水处理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食品生产废水经过管道收集后进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系统包括除渣系统和隔油系统,其中除渣系统采用细格栅,通过细格栅将废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去除后再进入转鼓式格栅筒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细小颗粒物,出水进入隔油池中,通过隔油池将废水中的油类物质去除,出水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S2:废水经过均质均量调节后,通过提升泵提升至厌氧系统,厌氧系统采用两级上升式厌氧污泥床,主要是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经水解、酸化、甲烷化过程去除废水中的COD,同时将难降解的有机物分解成易降解的有机物,以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S3:废水经过两级上升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后,出水自流进入接触氧化池。S4:在接触氧化池中,在曝气有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附着生长在生物填料上,利用驯化后的好氧菌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新陈代谢进一步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好氧菌通过繁殖,部分的随着出水进入沉淀池作为剩余污泥排出,部分的回流到接触氧化池前端,经过沉淀池的固液分离后的上清液进入中间池进行进一步处理;S5:在中间池中,通过过滤水泵将废水打入炭砂过滤器中,一方面过滤废水中较小的悬浮颗粒物,另一方面通过吸附作用进一步处理废水中的污染物。经过过滤处理后的出水进入排放渠达标外排;S6:沉淀池污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坚刘守龙丁黎玲何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粤鹏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