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维的处理方法和光纤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9962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光纤维处理方法,其至少具备使收纳有光纤维的空间内形成减压气氛的第一工序和向前述空间内导入含氘气体,使前述光纤维曝露在前述含氘气体中的第二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维的处理方法、光纤维处理装置。并且本申请要求对于2003年12月22日提出申请的特愿2003年0935号的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通常,光纤维是对石英玻璃基料(玻璃预型体(ガラスプリフオ一ム))进行熔融、拉丝而制成的。具体而言,在2000℃左右的高温下使玻璃预型体熔融,从其尖端部把熔融的石英玻璃拉成丝状。接着用冷却筒等进行急速冷却后,用表面保护用树脂被覆其表面而制成的。已知在这种光纤维的制造工序中,熔融的石英玻璃被急速冷却时,会生成非交联氧中心(以下也称为NBOHC,NBOHCNON-Bridging OxygenHole Center)。通过使熔融的石英玻璃的冷却速度减慢,可以促进NBOHC的再结合,使NBOHC减少。但是在光纤维的制造工序中,从光纤维中完全消除NBOHC是困难的。残存在光纤维中的NBOHC,与由光纤维表面保护用树脂、电缆外皮和铺设环境产生的氢结合,生成Si-OH。如果生成前述羟基(-OH),则在1.38μm波长的光损失增大,光纤维的传输特性变差。作为抑制在1.38μm波长光损失增加的方法,提出了通过使光纤维曝露在含氘气体中,使石英玻璃中的NBOHC与氘(D2)反应而生成氘羟基(-OD)的技术(参照特开2002-148450号公报、特开2003-137580号公报)。NBOHC在常温下容易和氘反应而生成氘羟基。该氘羟基的光吸收位于1.87μm处,所以可以把吸收波长范围移至1.3μm波长光通信波长范围以外。在使前述NBOHC和氘(D2)反应来生成氘羟基(-OD)的方法中,如果考虑制造成本,则优选缩短曝露时间,并用低浓度的含氘气体进行处理。把光纤维曝露在含氘气体中的时间,例如在前述特开2002-148450号公报中公开了需要1周。另外,光纤维通常以缠绕在绕线管上的状态曝露在含氘气体中。然而,含氘气体难以到达绕线管的卷芯附近。由于光纤维中的NBOHC容易和氘结合而生成氘羟基,所以使NBOHC生成氘羟基的反应,很大程度上被氘分子在光纤维中的溶解量左右。由于这样的理由,缠绕在绕线管上的光纤维中位于绕线管卷芯附近的,即位于下层的光纤维,由于氘分子的溶解需要耗费时间,所以NBOHC与氘的反应难以进行。例如,通过上述文献所公开的方法,即使把缠绕在绕线管等上状态的光纤维在含有1%浓度氘气体的混合气体中曝露24小时,由于缠绕量,也不能在位于绕线管卷芯附近,即位于下层的光纤维中消除NBOHC。因此,为了消除遍及光纤维全范围的NBOHC,必需使用高浓度的含氘气体,而且还必需延长曝露时间。把光纤维曝露在含氘气体气氛中时,在反应槽内配置光纤维,向该反应槽内供给含氘气体后,在该状态下对反应槽密封规定时间来反应。以往,使光纤维在含氘气体气氛中曝露规定时间后,含氘气体没有进行再利用,而是直接排气。但是含氘气体的价格昂贵,所以存在着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使用低浓度的含氘气体,用短的曝露时间就可以消除光纤维的非交联氧中心的光纤维处理方法和可以再利用含氘气体,使以低成本进行含氘气体的处理成为可能的光纤维处理装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案的光纤维处理方法,至少具备使收纳有光纤维的空间内形成减压气氛的第一工序和向前述空间内导入含氘气体,使前述光纤维曝露在前述含氘气体中的第二工序。本专利技术第二方案的光纤维处理方法,其多次重复进行如下工序而重复使用含氘气体使收纳有光纤维的空间内形成减压气氛的第一工序;向前述空间内导入氘贮存槽的含氘气体,使前述光纤维曝露在前述含氘气体中的第二工序;把前述空间内的含氘气体回收到前述氘贮存槽中的第三工序。本专利技术第三方案的光纤维处理装置具备如下空间使光纤维曝露在含氘气体中的第1空间、贮存前述含氘气体的第2空间以及连接前述第1空间和前述第2空间的第3空间,并在该第3空间中设置气体输送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光纤维处理装置之一例的概要构成图。图2是表示非交联氧中心的消除延迟时间和第一工序中减压气氛压力的关系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光纤维处理装置之一例的概要构成图。图4是表示重复使用含氘气体对光纤维进行氘处理时的含氘气体中氘气体分压的维持率和处理次数的关系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纤维处理方法,其特征是至少具备使收纳有光纤维的空间内形成减压气氛的第一工序和向前述空间内导入含氘气体,使前述光纤维曝露在前述含氘气体中的第二工序。由于这一特征,可以提高反应槽内含氘气体的扩散速度。因此,即使是光纤维缠绕在绕线管上的状态,含氘气体也能够通过缠绕的光纤维之间的微小间隙,迅速到达绕线管的卷芯附近。对于前述光纤维处理方法的构成,优选在前述第一工序中使前述空间内形成0.01kPa~76kPa的减压气氛。由此可以使含氘气体到达缠绕在绕线管等上光纤维的全范围中。因此,在绕线管卷芯附近的光纤维中,可以使氘分子充分溶解,可以促进NBOHC与氘分子的反应(NBOHC的消除反应)。对于前述光纤维处理方法的构成,优选在前述第二工序中将前述光纤维曝露于氘气体分压为0.1kPa~5kPa的前述含氘气体中。由此,可以使用于消除NBOHC的、足够浓度的氘气体到达缠绕在绕线管等上的光纤维全范围中。对于前述光纤维处理方法的构成,优选在前述第二工序中使前述光纤维曝露于前述空间内压力为10.1kPa~304kPa的前述含氘气体中。由此,可以使含氘气体迅速到达绕线管卷芯附近,可以使氘分子充分溶解,可以促进NBOHC的消除反应。对于前述光纤维处理方法的构成,优选在前述第二工序中以1天以内的曝露时间使前述光纤维曝露于前述氘气体中。由此,可以提高每一台装置的生产能力,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纤维处理方法,优选具备使光纤维曝露在含氘气体中的第1空间、贮存前述含氘气体的第2空间以及连接前述第1空间和前述第2空间的第3空间,并在该第3空间中设置气体输送装置。由此,可以不把一次使用后的氘气体排放到大气中,而是贮存在氘贮存槽中,用于其它光纤维的氘处理。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光纤维处理方法,使配置有光纤维的反应槽内形成减压气氛,向该状态的反应槽内供给含氘气体,由此,即使是光纤维缠绕在绕线管上的状态,含氘气体也可以通过缠绕的光纤维之间的微小间隙,使含氘气体充分到达绕线管的卷芯附近。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缠绕在绕线管上的光纤维在全范围都可以均匀而全面地曝露于氘气体中。因此,以短的曝露时间就可以消除光纤维的非交联氧中心。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光纤维处理装置,可以重复使用含氘气体,可以降低运转成本。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图1是表示光纤维处理装置之一例的概要构成图。前述光纤维处理装置1至少具备反应槽1a。该反应槽1a是在内部可以收纳光纤维2的能够密闭的容器,具有能够耐受0.1kPa左右真空状态和常压~304kPa加压状态的耐压性和密封性。在反应槽1a的气体导入口1b上,通过气体导入用开关阀1c连接气体供给用配管1d。使得含氘气体可以从该气体供给用配管1d供给到反应槽1a内。在此,前述含氘气体是指单独的氘气体或含有氘气体的混合气体。在反应槽1a的排气口1e上,通过排气用开关阀1f连接排气用泵1g。通过该排气用泵1g,可以排出反应槽1a内的空气。作为反应槽1a,也可以通过设置能够调节气体流量的流量计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光纤维处理方法,其至少具备使收纳有光纤维的空间内形成减压气氛的第一工序和向所述空间内导入含氘气体,使所述光纤维曝露在所述含氘气体中的第二工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滨田贵弘藤卷宗久山城健司原田光一白子行成泽野弘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