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74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包括:气泵和套设于气泵外的套筒、以及充气管道;所述气泵通过一支撑件设于套筒内,并与套筒的内壁不发生直接接触;所述套筒的外壁设有多个连通至内壁的通孔;所述套筒外再罩设一第二套筒;所述通气管道中串联连接至少一个消音室,所述消音室的横截面积远大于所述通气管道的横截面积,通气管道中的高速气流流经消音室扩张减速后再进入下一节通气管道中流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充放气的过程中静音效果比较好,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干扰。保证了使用者舒适睡眠的同时,还能够针对使用者的睡姿调节枕头的高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
本技术涉及床上用品,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
技术介绍
人们在睡觉时一般处于侧卧或者仰卧的姿态,这两种姿态中,对于枕头的高度要求是不一样的。市面上有很多能够根据睡姿调节高度的枕头,这种枕头在调整高度时,枕头本体的高度都是整体上移或者下移的。为了能够实现高度调节,常见的方式是使用气囊充气或者放气的方式来实现枕头高度的变化。但是,为了实现枕头整体的高度变化而不是局部的高度变化,需要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这就需要使用到气泵,而气泵在工作过程中会发出比较大的噪音,对用户的睡眠照成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工作时声音较小,不会对睡眠者造成干扰。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包括:气泵和套设于气泵外的套筒、以及充气管道;所述气泵通过一支撑件设于套筒内,并与套筒的内壁不发生直接接触;所述套筒的外壁设有多个连通至内壁的通孔;所述套筒外再罩设一第二套筒;所述通气管道中串联连接至少一个消音室,所述消音室的横截面积远大于所述通气管道的横截面积,通气管道中的高速气流流经消音室扩张减速后再进入下一节通气管道中流动。在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支撑件为弹性悬挂件,其一端与套筒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气泵连接;从而将气泵悬挂于套筒内,或者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气泵外壁与套筒内壁之间的柔性材料。在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柔性材料与仅与气泵外壁的几个点接触,使其固定于套筒内。在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套筒的内壁还层叠设置有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并且所述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都不与所述气泵相接触。在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消音室与消音室之间还设有压力阀,上一级消音室中的气压到达设定值之后所述压力阀打开,气体进入下一级消音室中。在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消音室的长度各不相同,使得每个消音室能够通过的声音频率不相同。在一较佳实施例:所述上一段管道的出气端和下一段管道的进气端分别伸入消音室中。在一较佳实施例:所述上一段管道的出气端伸入消音室中的长度、下一段管道的进气端伸入消音室中的长度不相同。在一较佳实施例:所述上一段管道的出气端伸入消音室中的长度为该消音室长度的1/4,下一段管道的进气端伸入消音室中的长度为该消音室长度的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充放气的过程中静音效果比较好,不会对使用者造成干扰。保证了使用者舒适睡眠的同时,还能够针对使用者的睡姿调节枕头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枕头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枕头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气囊单元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气泵消音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通气管道消音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参考图1-5,一种高度调节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其具有与支撑面贴合的水平底面11,并且其与人体头部接触的一面沿着竖直方向的剖面为一端连续分布的曲线12;所述曲线12靠近使用者身体的一端具有第一波峰,远离使用者身体的一端具有第二波峰;第一波峰和第二波峰之间形成一个波谷;所述第一波峰对应支撑使用者的颈部,波谷对应支撑使用者的头部;所述曲线12靠近使用者身体的一端在末端向外延伸出一检测部13,所述检测部13内设置有压力监测单元;当人体处于仰卧状态时,人体的肩颈处与所述检测部13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当人体处于侧卧状态时,人体的肩膀与检测部13挤压接触;因此,人体处于仰卧状态时,压力监测单元受到的压力非常小,而人体处于侧卧状态时,压力监测单元受到的压力非常大。这样就可以实现对人体睡姿的准确区分。所述枕头本体1的水平底面设置有两个空腔14、15,其中一个空腔放置高度调节机构,另一个空腔内放置控制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进行动作的控制机构,当人体处于仰卧或者侧卧时,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枕头本体1的高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气囊单元21;每一个气囊单元21中具有至少两个充气腔22;相邻的两层气囊单元21中,位于上一层的气囊单元21完全充气后,每一个充气腔22的最低点,分别与位于下一层的气囊单元21完全充气后,每一个充气腔22的最高点对应粘黏。每一个气囊单元21中的充气腔22相互平行,充气腔22与充气腔22之间的部分为密封件,充气腔22与充气腔22两端相互连通;并且每一个气囊单元21具有一个连通至充气腔22的充放气阀。这样设置后,一个气囊单元21中只有一部分区域是充气腔22,另一部分为密封腔。充气的时候只有充气腔22被充气,这样需要的充气量就大大减小了,充气速度就能得到大大的加强。不同的气囊单元21之间位于下方的气囊单元21先进行充气,完全充满后,位于上方的气囊单元21再进行充气。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控制所述气囊单元21充气或放气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气泵22、通气管道23和消音单元;所述气泵22通过通气管道23对所述气囊单元21充气。所述消音单元包括套设于气泵22外的套筒221;所述气泵22通过一支撑件222设于套筒221内,并与套筒221的内壁不发生直接接触;这样气泵22在工作过程中应为振动而发出的噪音就被套筒221消除了。所述套筒221的外壁设有多个连通至内壁的通孔;所述套筒221外再罩设一第二套筒。由于通孔223的存在,套筒221就形成了一个穿孔板的形态,利用穿孔板共振消音的原理,进一步进行消音。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22为弹性悬挂件,其一端与套筒221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气泵22连接;从而将气泵22悬挂于套筒221内;或者,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气泵22外壁与套筒221内壁之间的柔性材料。所述套筒221的内壁还层叠设置有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并且所述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都不与所述气泵22相接触。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可以将气泵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给隔离和吸收,进一步减少了噪音源。此外,所述消音单元还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通气管道23中的至少一个消音室24,所述消音室24的横截面积远大于所述通气管道23的横截面积,通气管道23中的高速气流流经消音室24扩张减速后再进入下一节通气管道23中流动。气流从上一段管道2中进入消音室24扩张缓冲后再进入下一段管道中3。本实施例中消音室24为两个,且两个消音室24的长度各不相同,每个消音室24能通过的声音频率也就各不相同。这样设置后,气流是以扩张的形态进入消音室24中缓冲,从而有效减少了脉动气流的产生。进一步的,所述消音室24之间还设有压力阀25,上一级消音室24中的气压到达设定值之后所述压力阀25打开,气体进入下一级消音室24中。压力阀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气体在上一级消音室24中的滞留时间,进一步减小了脉动气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和套设于气泵外的套筒、以及通气管道;所述气泵通过一支撑件设于套筒内,并与套筒的内壁不发生直接接触;/n所述套筒的外壁设有多个连通至内壁的通孔;所述套筒外再罩设一第二套筒;/n所述通气管道中串联连接至少一个消音室,所述消音室的横截面积远大于所述通气管道的横截面积,通气管道中的高速气流流经消音室扩张减速后再进入下一节通气管道中流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泵和套设于气泵外的套筒、以及通气管道;所述气泵通过一支撑件设于套筒内,并与套筒的内壁不发生直接接触;
所述套筒的外壁设有多个连通至内壁的通孔;所述套筒外再罩设一第二套筒;
所述通气管道中串联连接至少一个消音室,所述消音室的横截面积远大于所述通气管道的横截面积,通气管道中的高速气流流经消音室扩张减速后再进入下一节通气管道中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弹性悬挂件,其一端与套筒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气泵连接;从而将气泵悬挂于套筒内,或者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气泵外壁与套筒内壁之间的柔性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材料与仅与气泵外壁的几个点接触,使其固定于套筒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高度调节枕头中的静音充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内壁还层叠设置有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并且所述吸音材料和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跑动厦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