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弥散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738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6
本申请涉及一种氧气弥散终端,包括有枕头主体、位于枕头主体的两端的弥散器和内置在枕头主体内的输氧管路,弥散器设置有进气孔和多个出气孔,弥散器嵌在枕头主体内、且出气孔位于枕头主体的正面并朝向枕头主体的中部,输氧管路的进气端用于与供氧设备连通、出气端分别与两个弥散器的进气孔连通。如此设置,将枕头和吸氧结合,在睡眠时可以不借助其他的设备,枕在枕头上即可高效率地补充氧气,而且,弥散器的出气孔设置在枕头主体的正面,加大了出气的截面面积,可减小出气时的噪音,既可以节省氧气输出,又不影响使用者的睡眠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氧气弥散终端
本申请涉及高原吸氧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氧气弥散终端。
技术介绍
在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高原地区,氧气含量稀薄。初到高原地区的人在高原地区睡觉的时候,因空气中含氧量少,轻者会影响睡眠质量,重一点的可能会引起高原反应,导致身体不适,甚至引起生命危险。目前高原地区在应对上述情况时,会使用制氧机制氧,让氧气弥散整个室内,提高睡眠空间内的含氧量;在不具备制氧机时,会通过氧气瓶接氧气面罩或吸氧管将氧气送入鼻腔。但是,弥散整个室内会造成氧气的大量消耗,浪费资源且效率不高,而且,氧气面罩或吸氧管的使用会给人带来不适的睡眠体验,影响睡眠质量。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高原吸氧方式浪费资源且效率不高,容易影响使用者睡眠质量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气弥散终端,其能够解决现有的高原吸氧方式浪费资源且效率不高,容易影响使用者睡眠质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气弥散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枕头主体、位于所述枕头主体的两端的弥散器和内置在所述枕头主体内的输氧管路(2),所述弥散器设置有进气孔和多个出气孔,所述弥散器嵌在所述枕头主体内、且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枕头主体的正面并朝向所述枕头主体的中部,所述输氧管路(2)的进气端用于与供氧设备连通、出气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弥散器的进气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气弥散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枕头主体、位于所述枕头主体的两端的弥散器和内置在所述枕头主体内的输氧管路(2),所述弥散器设置有进气孔和多个出气孔,所述弥散器嵌在所述枕头主体内、且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枕头主体的正面并朝向所述枕头主体的中部,所述输氧管路(2)的进气端用于与供氧设备连通、出气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弥散器的进气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弥散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弥散器包括有嵌在所述枕头主体内部且开口朝上的储气件(6)和铺设所述枕头主体的正面的弥散板(7),所述进气孔设置在所述储气件(6)的下方、并与所述储气件(6)的内部连通,所述弥散板(7)设置在所述储气件(6)的上方、并将所述储气件(6)的开口封闭,且所述出气孔分布在所述弥散板(7)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氧气弥散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的正面设置有由外向内逐渐凹陷并供人体头部枕用的曲型枕面,两个所述弥散板(7)分别铺设在所述曲型枕面的相对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弥散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主体包括有乳胶枕芯(1)和位于所述乳胶枕芯(1)的背面的支撑底座(3),所述支撑底座(3)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锋
申请(专利权)人:瑞枫盛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