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压抗感染伤口多功能保护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具体是一种防压抗感染伤口多功能保护枕。
技术介绍
随着枕头表面细菌数量增加,会增加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可能性,枕头表面细菌数量每增加1CFU/cm2时,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能性将增加0.81倍。其中在多重感染患者病房环境中,空气、枕头和棉被上均检测到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微生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同型和时间共存性,与院内感染菌群具有相对一致性,是患者发生感染的重要感染源。目前临床一般采用无菌巾或尿垫隔离保护伤口,污染后更换枕套,但枕芯消毒往往不彻底,成为颅后窝手术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从而导致无法保护伤口,不能有效地预防头部压力性损仿的发生,院内感染率高,舒适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压抗感染伤口多功能保护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压抗感染伤口多功能保护枕,包括外枕套以及位于外枕套内侧的枕芯,所述外枕套包括外枕套本体,所述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压抗感染伤口多功能保护枕,包括外枕套(1)以及位于外枕套(1)内侧的枕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枕套(1)包括外枕套本体(11),所述外枕套本体(11)的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头部放置槽(15),且外枕套本体(11)的顶端靠近头部放置槽(15)的两侧均设置有侧面放置槽(14),所述外枕套本体(11)的顶端位于头部放置槽(15)的前侧设置有颈部定位槽(10),且外枕套本体(11)的顶端的后侧开设有贯穿头部放置槽(15)内侧的引流管开口槽(17),所述外枕套本体(11)的顶端靠近引流管开口槽(1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带(19),且外枕套本体(11)的顶端靠近引流管开口槽(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压抗感染伤口多功能保护枕,包括外枕套(1)以及位于外枕套(1)内侧的枕芯(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枕套(1)包括外枕套本体(11),所述外枕套本体(11)的顶端的中部设置有头部放置槽(15),且外枕套本体(11)的顶端靠近头部放置槽(15)的两侧均设置有侧面放置槽(14),所述外枕套本体(11)的顶端位于头部放置槽(15)的前侧设置有颈部定位槽(10),且外枕套本体(11)的顶端的后侧开设有贯穿头部放置槽(15)内侧的引流管开口槽(17),所述外枕套本体(11)的顶端靠近引流管开口槽(17)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带(19),且外枕套本体(11)的顶端靠近引流管开口槽(17)的另一侧设置有魔术母贴(16),所述外枕套本体(11)的一侧设置有条形更换口(13),所述固定带(19)的一侧设置有魔术子贴(18),所述引流管开口槽(17)的内侧设置有凸起块(110),所述条形更换口(13)的内侧设置有拉链(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压抗感染伤口多功能保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枕套本体(11)包括外面料层(111),所述外面料层(111)的下侧设置有防水透气层(112),所述防水透气层(112)的内侧设置有里面料层(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压抗感染伤口多功能保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面料层(111)的材质为改性抗菌棉纤维,所述防水透气层(112)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所述里面料层(113)的材质为无纺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压抗感染伤口多功能保护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芯(2)包括枕芯内套(2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娟,何绪成,韩轶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