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影响他人的唤醒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85256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9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影响他人的唤醒枕头,包括枕头本体以及设于枕头本体内的唤醒机构;所述唤醒机构包括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气囊单元,以及控制所述气囊单元进行动作的控制单元;每一个气囊单元中具有至少两个充气腔;相邻的两层气囊单元中,位于上一层的气囊单元完全充气后,每一个充气腔的最低点,分别与位于下一层的气囊单元完全充气后,每一个充气腔的最高点对应粘黏;当到达唤醒时间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气囊单元在短时间内连续进行充气和放气的动作,使得枕头本体的高度不断变化,将使用者唤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影响他人的唤醒枕头
本技术涉及一种床上用品,尤其涉及一种枕头。
技术介绍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城市的扩张和道路交通的日益拥堵,人们从家庭到公司的路途越来越远,花在路上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因此,早上的起床时间也越来越早,因此,需要使用闹铃设备实现唤醒功能。现在社会中,闹铃一般用手机实现,手机实现闹铃功能时会发出高分贝的音乐把用户吵醒,从而实现唤醒。该功能的缺点在于:声波在空气中不是定向传播的,因此闹铃响起时,不能实现定向唤醒的功能,而是把一个屋子里的人都无差别唤醒。这种方式有一点简单粗暴,在唤醒目标用户的同时,往往将那些不需要早起的用户一起唤醒了,不够人性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唤醒枕头,能够对该枕头的使用者实现定向唤醒,而不会影响身旁的人。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不影响他人的唤醒枕头,包括枕头本体以及设于枕头本体内的唤醒机构;所述唤醒机构包括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气囊单元,以及控制所述气囊单元进行动作的控制单元;每一个气囊单元中具有至少两个充气腔;相邻的两层气囊单元中,位于上一层的气囊单元完全充气后,每一个充气腔的最低点,分别与位于下一层的气囊单元完全充气后,每一个充气腔的最高点对应粘黏;当到达唤醒时间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气囊单元在短时间内连续进行充气和放气的动作,使得枕头本体的高度不断变化,将使用者唤醒。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枕头本体内还设有一控制单元和无线接收模块;该无线接收模块与手机APP无线连接;用户通过手机APP设置唤醒时间,当到达唤醒时间时,所述手机APP发送信号至无线接收模块,使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气囊单元连续进行充气和放气。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一个气囊单元中的充气腔相互平行,充气腔与充气腔之间的部分为密封件,将每一个气囊单元中的充气腔相互连通;并且每一个气囊单元具有一个连通至充气腔的充放气阀。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气泵、充气管道和消音单元;所述气泵通过充气管道对所述气囊单元充气。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单元包括套设于气泵外的套筒;所述气泵通过一支撑件设于套筒内,并与套筒的内壁不发生直接接触;所述套筒的外壁设有多个连通至内壁的通孔;所述套筒外再罩设一第二套筒。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弹性悬挂件,其一端与套筒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气泵连接;从而将气泵悬挂于套筒内;或者,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气泵外壁与套筒内壁之间的柔性材料。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柔性材料与仅与气泵外壁的几个点接触,使其固定于套筒内。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套筒的内壁还层叠设置有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并且所述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都不与所述气泵相接触。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消音单元还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充气管道中的至少一个消音室,所述消音室的横截面积远大于所述充气管道的横截面积,充气管道中的高速气流流经消音室扩张减速后再进入下一节充气管道中流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不影响他人的唤醒枕头,能够针对枕头使用者本人进行精确唤醒,不会吵到使用者身边的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枕头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枕头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气囊单元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气泵消音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充气管道消音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参考图1-5,一种高度调节枕头,包括:枕头本体1,其具有与支撑面贴合的水平底面11,并且其与人体头部接触的一面沿着竖直方向的剖面为一端连续分布的曲线12;所述曲线12靠近使用者身体的一端具有第一波峰,远离使用者身体的一端具有第二波峰;第一波峰和第二波峰之间形成一个波谷;所述第一波峰对应支撑使用者的颈部,波谷对应支撑使用者的头部;所述曲线12靠近使用者身体的一端在末端向外延伸出一检测部13,所述检测部13内设置有压力监测单元;当人体处于仰卧状态时,人体的肩颈处与所述检测部13之间形成一个空腔;当人体处于侧卧状态时,人体的肩膀与检测部13挤压接触;因此,人体处于仰卧状态时,压力监测单元受到的压力非常小,而人体处于侧卧状态时,压力监测单元受到的压力非常大。这样就可以实现对人体睡姿的准确区分。所述枕头本体1的水平底面设置有两个空腔14、15,其中一个空腔放置高度调节机构,另一个空腔内放置控制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进行动作的控制单元,当人体处于仰卧或者侧卧时,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调节所述枕头本体1的高度。本实施例中,所述高度调节机构包括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气囊单元21;每一个气囊单元21中具有至少两个充气腔22;相邻的两层气囊单元21中,位于上一层的气囊单元21完全充气后,每一个充气腔22的最低点,分别与位于下一层的气囊单元21完全充气后,每一个充气腔22的最高点对应粘黏。每一个气囊单元21中的充气腔22相互平行,充气腔22与充气腔22之间的部分为密封件,充气腔22与充气腔22两端相互连通;并且每一个气囊单元21具有一个连通至充气腔22的充放气阀。这样设置后,一个气囊单元21中只有一部分区域是充气腔22,另一部分为密封腔。充气的时候只有充气腔22被充气,这样需要的充气量就大大减小了,充气速度就能得到大大的加强。不同的气囊单元21之间位于下方的气囊单元21先进行充气,完全充满后,位于上方的气囊单元21再进行充气。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控制所述气囊单元21充气或放气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气泵22、充气管道23和消音单元;所述气泵22通过充气管道23对所述气囊单元21充气。所述消音单元包括套设于气泵22外的套筒221;所述气泵22通过一支撑件222设于套筒221内,并与套筒221的内壁不发生直接接触;这样气泵22在工作过程中应为振动而发出的噪音就被套筒221消除了。所述套筒221的外壁设有多个连通至内壁的通孔;所述套筒221外再罩设一第二套筒。由于通孔223的存在,套筒221就形成了一个穿孔板的形态,利用穿孔板共振消音的原理,进一步进行消音。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22为弹性悬挂件,其一端与套筒221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气泵22连接;从而将气泵22悬挂于套筒221内;或者,所述支撑件为设置在气泵22外壁与套筒221内壁之间的柔性材料。所述套筒221的内壁还层叠设置有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并且所述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都不与所述气泵22相接触。吸音材料和隔音材料可以将气泵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给隔离和吸收,进一步减少了噪音源。此外,所述消音单元还包括串联连接在所述充气管道23中的至少一个消音室24,所述消音室24的横截面积远大于所述充气管道23的横截面积,充气管道23中的高速气流流经消音室24扩张减速后再进入下一节充气管道23中流动。气流从上一段管道2中进入消音室24扩张缓冲后再进入下一段管道中3。本实施例中消音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不影响他人的唤醒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以及设于枕头本体内的唤醒机构;/n所述唤醒机构包括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气囊单元,以及控制所述气囊单元进行动作的控制单元;每一个气囊单元中具有至少两个充气腔;相邻的两层气囊单元中,位于上一层的气囊单元完全充气后,每一个充气腔的最低点,分别与位于下一层的气囊单元完全充气后,每一个充气腔的最高点对应粘黏;/n当到达唤醒时间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气囊单元在短时间内连续进行充气和放气的动作,使得枕头本体的高度不断变化,将使用者唤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影响他人的唤醒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枕头本体以及设于枕头本体内的唤醒机构;
所述唤醒机构包括至少两层层叠设置的气囊单元,以及控制所述气囊单元进行动作的控制单元;每一个气囊单元中具有至少两个充气腔;相邻的两层气囊单元中,位于上一层的气囊单元完全充气后,每一个充气腔的最低点,分别与位于下一层的气囊单元完全充气后,每一个充气腔的最高点对应粘黏;
当到达唤醒时间时,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气囊单元在短时间内连续进行充气和放气的动作,使得枕头本体的高度不断变化,将使用者唤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影响他人的唤醒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本体内还设有一控制单元和无线接收模块;该无线接收模块与手机APP无线连接;用户通过手机APP设置唤醒时间,当到达唤醒时间时,所述手机APP发送信号至无线接收模块,使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气囊单元连续进行充气和放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影响他人的唤醒枕头,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气囊单元中的充气腔相互平行,充气腔与充气腔之间的部分为密封件,将每一个气囊单元中的充气腔相互连通;并且每一个气囊单元具有一个连通至充气腔的充放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影响他人的唤醒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气泵、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跑动厦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