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材料和制造层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510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造层材料的方法,所述层材料具有载体层(1)和与其接合的由聚氨酯制成的层(2),其中使用皮革,优选经打磨的粒面皮革,纺织材料,优选机织物或针织物,皮革纤维材料或微纤维无纺布作为载体层(1)并且将其与层(2)接合。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在载体层(1)上施加至少一个由PU搅打泡沫制成的层,优选仅一个由PU搅打泡沫制成的层作为层(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层材料和制造层材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上位概念的制造层材料的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1的上位概念的层材料以及可根据该方法或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层材料获得的物体。在美国专利文献US61770198和专利文献EP1644530中描述了穿过PU涂层的毛细管。这些毛细管穿过材料的所有层,并具有不同的直径,并在表面上形成不同的凹处。由此,在较大毛细管的情况下,水从外部进入,并且表面尤其在光滑粒面的情况下变得难看。在反模具(Umkehr-Matrizen)上制成的已知材料或涂层由多个层组成。因此,层分隔(Schichtentrennung)是预先制定的。但是通过层构造,还产生所谓的胶合板效果,即载体材料在涂覆后自动变得更硬。已知的层材料相对硬。根据本专利技术,应制造软质层材料,其在没有毛细管的情况下且在具有看起来均匀的表面的情况下具有根据DINENISO14268的至少0.6mg/cm2/h或甚至更高或至少1.2mg/cm2/h的水蒸气透过性,并且在热压花时——由于其根据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泡沫结构——防止了模具的整个温度在压制过程中传递到载体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造层材料的方法,所述层材料具有载体层(1)和与其接合的由聚氨酯制成的层(2),其中使用皮革,优选经打磨的粒面皮革,纺织材料,优选机织物或针织物,皮革纤维材料或微纤维无纺布作为载体层(1)并且将其与层(2)接合,其特征在于,在载体层(1)上施加至少一个由PU搅打泡沫制成的层,优选仅一个由PU搅打泡沫制成的层作为层(2)。/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13 EP PCT/EP2018/0562121.制造层材料的方法,所述层材料具有载体层(1)和与其接合的由聚氨酯制成的层(2),其中使用皮革,优选经打磨的粒面皮革,纺织材料,优选机织物或针织物,皮革纤维材料或微纤维无纺布作为载体层(1)并且将其与层(2)接合,其特征在于,在载体层(1)上施加至少一个由PU搅打泡沫制成的层,优选仅一个由PU搅打泡沫制成的层作为层(2)。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层(2)施加到载体层(1)上之后,将层(2)干燥至小于1.5重量%,优选小于0.5重量%的水含量,特别是直至无水;和/或
-为了制造所述PU搅打泡沫,使用基于脂族聚醚聚氨酯和/或聚酯聚氨酯和/或聚碳酸酯聚氨酯的水性PU分散体或水性PU分散体混合物,和/或
-使用PU分散体混合物制造所述PU搅打泡沫,其中用于制造该PU分散体混合物的各PU分散体在干燥状态下显示出不同的软化点,和/或
-选择所述PU分散体,以使该PU分散体或PU分散体混合物在干燥后且在其交联之前具有热塑性性能,和/或
-用于形成该PU搅打泡沫的PU分散体混合物含有基于所述PU分散体混合物的重量计65至91重量%的PU分散体,其中用于形成该PU搅打泡沫的PU分散体各自含有基于各自PU分散体的重量计35至52重量%的固体,和/或
-所用PU分散体的聚氨酯具有至少部分线性和/或至少部分结晶和/或热塑性或无定形的结构,和/或
-将厚度为0.030至0.60mm,优选0.035至0.45mm的层(2)施加到载体层(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气体或气泡,优选空气或氮气引入所述PU分散体或PU分散体混合物中,制造所述PU搅打泡沫,其中将如此多的气体引入或打入一升所述PU分散体或PU分散体混合物中,以使得一升呈现1.10至1.70l,优选1.20至1.50l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了制造PU分散体混合物,将最终PU分散体混合物的18至52重量%量的具有可热活化接触型胶粘剂性能或具有在干燥状态下40℃以上,优选45℃以上的软化点的PU分散体和最终PU分散体混合物的39至73重量%量的没有接触型胶粘剂性能或具有高于95℃,优选高于125℃的软化点的PU分散体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PU搅打泡沫喷涂,尤其无空气地喷涂,或在丝网印刷法中或通过至少一个辊或刮刀以相同的厚度施加到载体层(1)上,和/或
-在使用微纤维无纺布作为载体层(1)时,用凝结或发泡的塑料泡沫,优选基于聚氨酯的塑料泡沫至少部分地填充所述无纺布的纤维之间的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由PU搅打泡沫制成的层(2)的表面进行结构化之前,在赋予结构的模具(4)上形成厚度为0.015至0.060mm,优选0.025至0.045mm的由非发泡PU分散体制成的另一层(3),其含有最多1.5重量%,优选最多0.5重量%的水,尤其是被干燥至无水,至少在最多110℃的温度下不具有胶粘性能,并且如此凝固和/或交联,以使得其可以从结构化模具(4)上脱离而不会粘着,并且位于被加热到90至145℃温度的模具(4)上的层(3)与层(2)接触并且在结构化过程中与层(2)一起被加压并接合,其中层(3)在结构化或交联后有利地具有55至95的肖氏A硬度和任选具有与层(2)不同的颜色。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方式将所述另一层(3)施加到层(2)上:在用所述模具(4)对层(2)进行结构化之前直接将由具有任选不同的,优选更大的硬度和/或颜色的PU分散体制成的另一层(3)施加到层(2)上或与其连接,其中所述另一层(3)由非发泡的PU分散体形成,并且以0.015至0.060mm,优选0.025至0.045mm的厚度施加,并任选被干燥至最多1.5重量%,优选最多0.5重量%水的水含量,尤其是无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了制造表面结构化的层材料,经干燥的层(2)任选与所述另一层(3)同时或一起用具有110至155℃温度的结构化模具(4)或压花辊加压并任选减小厚度,其中对于经加热的模具(4)而言遵循2至18s的接触时间和0.04至1.8kg/cm2的接触压力,且在冷压花辊的情况下遵循0.5至15s,优选3至15s的接触时间和0.02至1.8kg/cm2的接触压力,或使层(2)任选与层(3)同时或一起例如用红外辐射达到110至155℃的温度,并用冷的或被加热到最多75℃的压花辊或模具(4)加压并结构化并任选减小厚度,和/或
-在预定温度和预定压力下施加表面结构或压花的过程中,减小由经搅打的PU搅打泡沫制成的层(2)的厚度,并且在此层(2)的厚度具有如此的尺寸,以使得其保持为比由相等量的具有相同组成的非发泡PU分散体或非发泡PU分散体混合物制成并分布在与PU搅打泡沫相同面积上的对比层厚2至18%,优选3至9%。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向所述PU分散体或PU分散体混合物添加添加剂,优选填有气体的空心微球和/或颜料和/或聚丙烯酸酯分散体和/或硅酮和/或消光剂和/或增稠剂和/或交联剂和/或发泡助剂和/或阻燃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菲利普·谢菲尔
申请(专利权)人:菲利普·谢菲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