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49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变焦镜头,从物端到成像端依次包括具有负屈光率的第一透镜组、具有正屈光率的第二透镜组及具有正屈光率的第三透镜组。第一、第二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变化时,实现变倍的功能;以及藉由改变第三透镜组在光轴上的位置达到对焦效果。第一透镜组包括至少两个负透镜,邻近第二透镜组的负透镜以塑料制成并且满足以下条件:0.08<|R1/R2|<0.52。其中,R1为该负透镜朝向物端的第一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该负透镜朝向成像端的第二表面的曲率半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焦镜头,特别是关于一种应用于摄像装置且重量轻的变焦镜头。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具有三群透镜组的变焦镜头已被广泛应用于数码照相装置中。该等变焦镜头从物端到成像端依次包括负屈光率的第一透镜组、正屈光率的第二透镜组,以及正屈光率的第三透镜组。近来,数码照相装置的发展快速,并且趋于小型化。同时,数码照相装置内的摄像组件,例如CCD,也趋于高像素。因此,为克服光学像差,变焦镜头的设计也日趋严格。例如,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第2000-284177号揭示了一种变焦镜头,其可以藉由第三透镜组快速对焦以获得清晰影像并修正像差。然而,当摄像组件的像素越来越多并且每一像素的尺寸越来越小时,修正球面像差的必要性就越趋于重要。然而,上述日本公开专利申请案仅可修正畸变像差及场曲像差,但对于修正球面像差却已无法满足现在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巧型的变焦镜头,其使用至少两枚塑料制成的透镜以减少变焦镜头的重量;同时,可修正各种光学像差以获得极佳的影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变焦镜头,从物端到成像端依次包括负屈光率的第一透镜组、正屈光率的第二透镜组及正屈光率的第三透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镜头,从物端到成像端在光轴上依次包括负屈光率的第一透镜组,正屈光率的第二透镜组以及正屈光率的第三透镜组,第一、第二及第三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在光轴上可变化以实现变焦,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组自物端至成像端依次包括第一负透镜、第二正透镜及以塑料制成的第三负透镜;该第二透镜组自物端至成像端依次包括第四正透镜、与第四正透镜黏合的第五负透镜,以及第六正透镜;该第三透镜组包括第七正透镜;且该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    0.08<|R1/R2|<0.52    其中,R1为第三负透镜朝向物端的第一表面的曲率半径,R2为第三负透镜朝向成像端的第二表面的曲率半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裕民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