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抑制脱层的聚酯瓶用预塑形坯及该预塑形坯的制造方法。具体而言,是在预塑形坯的外表面上形成包含聚酯类聚氨酯树脂的粘底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塑料瓶用预塑形坯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抑制脱层的塑料瓶用预塑形坯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现今,饮料、食品(以下也称为饮料等)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的塑料容器(以下也称为PET瓶)已被广泛使用,该PET瓶是在预塑形坯的形态下被供给到制瓶机,并通过吹塑成形而制造。公知有下述情况,即,在这样的PET瓶的表面上应用有阻透涂层,可减少气体尤其是氧气、二氧化碳的向容器内外的透过,由此可改善填充在瓶内部的饮料等的保存寿命。例如,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下述内容,即,使用有聚乙烯醇(以下简称为PVA)来作为PET瓶上的阻气层,并使用有包含聚乙烯醇缩丁醛(以下简称为PVB)的追加的顶涂层来改善阻透涂层的耐水性。这样的多层涂层显示有良好的对氧气及二氧化碳的阻透性能、耐划伤性,且由于该阻透涂层为水溶性,因此可在对该顶涂层进行机械破坏后回收利用。用于软饮料的PET瓶通常是由所谓的预塑形坯通过注塑拉伸吹塑成形而制造。通常,在这样的吹塑法中,预塑形坯膨胀成比原来的体积更大10倍,其结果,在预塑形坯的表面上层状化的涂层显著变薄。因而,最终得到的阻透涂层的机械及化学稳定性很重要。因而,在阻透涂层应用前,对预塑形坯的表面进行化学或物理的前处理也很重要,已知有在阻透涂布前通过等离子体、电晕或电子射线、火炎、氯、氟、化学蚀刻等对基材进行前处理的情况。此外,消费者及制造业者是希望在不改变PET瓶的厚度、组成的情况下延长填充于PET瓶的饮料等的贮藏寿命。在这样的现有技术的状况下,在以下的专利文献2中提出有下述内容,即,通过在PET及聚丙烯(以下称为PP)容器的表面上依次涂布PVB、PVA、及PVB,在可预塑形坯表面上形成耐吹塑成形的机械及化学上稳定的阻透涂层。并且,在以下的专利文献3中提出有下述内容,即,在使预塑形坯的筒状主体部水平旋转的同时,在该筒状主体部上形成PVA涂层,并接下来在其上形成PVB涂层,且在以下的专利文献4中提出有下述内容,即,在PET瓶上层叠有阻气涂层树脂层叠体,所述阻气涂层树脂层叠体层叠有由规定的聚乙烯醇缩醛类树脂构成的层。然而,在预塑形坯涂布技术中,在内容物为碳酸时,由于作用有因经时变化而导致的内容液中的碳酸气向外逸出的力,因此仍然存在有瓶外面的涂布膜(阻透/顶涂层)发生剥离(脱层)这样的问题。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03/03796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12-250771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国特开2014-151632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国特开2014-151631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国特开2017-65149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国特开2017-6464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抑制脱层的聚酯瓶用预塑形坯及该预塑形坯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者们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重复进行了实验,结果发现,通过在预塑形坯的外表面和阻透膜之间,插入聚酯类聚氨酯树脂来作为粘底涂层剂,可显著抑制脱层的产生,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如下。(1)一种塑料瓶用预塑形坯,由作为塑料瓶的开口的口部、圆筒状主体部、对该圆筒状主体部进行封闭的底部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预塑形坯的外表面上具有形成有包含聚酯类聚氨酯树脂的粘底层的涂膜。(2)根据1所述的预塑形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底层之上形成有包含聚乙烯醇(PVA)的阻透层。(3)根据2所述的预塑形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透层之上形成有包含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保护层。(4)根据1~3中任一所述的预塑形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氨酯树脂具有约65℃~小于约90℃的玻璃化温度(Tg)。(5)根据1~4中任一所述的预塑形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氨酯树脂具有约80℃~约85℃的玻璃化温度(Tg)。(6)一种塑料瓶,由作为塑料瓶的开口的口部、圆筒状主体部、对该圆筒状主体部进行封闭的底部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预塑形坯的外表面上具有形成有包含聚酯类聚氨酯树脂的粘底层的涂膜。(7)根据6所述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底层之上形成有包含聚乙烯醇(PVA)的阻透层。(8)根据7所述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透层之上形成有包含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保护层。(9)根据6~8中任一所述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氨酯树脂具有约65℃~小于约90℃的玻璃化温度(Tg)。(10)根据6~9中任一所述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氨酯树脂具有约80℃~约85℃的玻璃化温度(Tg)。(11)一种塑料瓶用预塑形坯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准备预塑形坯的工序,所述预塑形坯由作为塑料瓶的开口的口部、圆筒状主体部、对该圆筒状主体部进行封闭的底部构成;及形成粘底层的工序,在所述预塑形坯的外表面上涂布包含聚酯类聚氨酯树脂的粘底涂层剂,并使其干燥。(12)根据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在所述粘底层之上涂布聚乙烯醇(PVA)溶液并使其干燥来形成阻透层的工序。(13)根据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在所述阻透层之上涂布聚乙烯醇缩丁醛(PVB)溶液并使其干燥来形成保护层的工序。(14)根据11~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氨酯树脂具有约65℃~小于约90℃的玻璃化温度(Tg)。(15)根据11~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氨酯树脂具有约80℃~约85℃的玻璃化温度(Tg)。(16)一种塑料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对通过11~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而制造的塑料瓶用预塑形坯进行吹塑成形的工序。(17)一种塑料瓶用预塑形坯,其特征在于,通过11~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而制造。(18)一种塑料瓶,其特征在于,通过16所述的方法而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可抑制脱层的产生的塑料瓶用预塑形坯及该预塑形坯的制造方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塑料瓶的制造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术语“塑料瓶”是指,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丙烯(PP)及聚乙烯(PE)制的瓶,而不局限于PET瓶。在本专利技术的1个形态中,提供有一种塑料瓶用预塑形坯,由作为塑料瓶的开口的口部、圆筒状主体部、对该圆筒状主体部进行封闭的底部构成,其特征在于,该预塑形坯的外表面上具有形成有包含聚酯类聚氨酯树脂的粘底层的涂膜。优选在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预塑形坯上,在粘底层之上形成有包含聚乙烯醇(PVA)的阻透层,并且在阻透层之上形成有包含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保护层。聚酯类聚氨酯树脂可由聚酯多元醇与聚异氰酸酯根据需要在低分子的二醇、二胺等的存在下进行反应来制造。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聚酯类聚氨酯树脂典型而言具有约65℃~小于约90℃的玻璃化温度(Tg),优选具有约80℃~约85℃的玻璃化温度(Tg)。本专利技术中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瓶用预塑形坯,由作为塑料瓶的开口的口部、圆筒状主体部、对该圆筒状主体部进行封闭的底部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预塑形坯的外表面上具有形成有包含聚酯类聚氨酯树脂的粘底层的涂膜。/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10 JP 2018-0913421.一种塑料瓶用预塑形坯,由作为塑料瓶的开口的口部、圆筒状主体部、对该圆筒状主体部进行封闭的底部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预塑形坯的外表面上具有形成有包含聚酯类聚氨酯树脂的粘底层的涂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塑形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底层之上形成有包含聚乙烯醇PVA的阻透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塑形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透层中还包含流平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预塑形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透层之上形成有包含聚乙烯醇缩丁醛PVB的保护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1项所述的预塑形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氨酯树脂具有约65℃~小于约90℃的玻璃化温度Tg。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1项所述的预塑形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类聚氨酯树脂具有约80℃~约85℃的玻璃化温度Tg。
7.一种塑料瓶,由作为塑料瓶的开口的口部、圆筒状主体部、对该圆筒状主体部进行封闭的底部构成,其特征在于,在该预塑形坯的外表面上具有形成有包含聚酯类聚氨酯树脂的粘底层的涂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底层之上形成有包含聚乙烯醇PVA的阻透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透层中还包含流平剂。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塑料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阻透层之上形成有包含聚乙烯醇缩丁醛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山优范,泊一朗,山根亮,铃木秀幸,
申请(专利权)人: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