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支架、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925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安装支架、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的加工方法,包括支架主体,支架主体采用透明柔性绝缘材料制成,支架主体上通过模具挤压出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和加强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和加强筋可以增强支架主体的结构力;还对电芯铝排和FPC组件起到了保护作用;另外由于支架主体采用透明柔性绝缘材料制成和设置有电芯铝排放置凹槽,该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同样是柔性的,从而可以使得支架本体的中间区域可以吸收电池模组在充放电和振动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能量,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架主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与现有技术的安装支架相对比,还可以减轻整个电池模组的重量,大大的降低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支架、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模组
,特别涉及一种安装支架、电池模组及电池模组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储能元件,也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之一,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而单体电池一般无法满足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续航里程等的需求,因此,高容量、高倍率、高循环的电池模组,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电池模组是指将多个电芯铝排通过FPC模组以串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后形成的产品。FPC模组通常设置在安装支架中,安装支架一般安装在多个电芯铝排的上方,并和电芯铝排的极柱进行焊接。现有的安装支架一般采用塑料板件,而且该塑料板件结构复杂,需要设计复杂的注塑模具进行注塑,而且组装后的电池模组的重量较大,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可以降低电池模组重量,生产成本低的安装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装支架,用于支撑电芯铝排和FPC模组,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采用透明柔性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支架主体上通过模具挤压出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和加强筋。进一步地,所述电芯铝排放置凹槽设置有两排,两排所述电芯铝排放置凹槽沿所述支架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电芯铝排放置凹槽沿所述支架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铝排放置凹槽之间的上下侧。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向下凹陷而成。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凹陷深度为:2.0mm~3.0mm。进一步地,所述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内还设置有第一电芯焊接孔和第二电芯焊接孔。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的厚度为0.2mm~2.0mm。进一步地,所述电芯铝排放置凹槽的凹陷深度为:2.0mm~3.0mm。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本体以及安装支架,所述模组本体包括FPC组件和多个电芯铝排,所述电芯铝排分别与FPC组件连接,所述电芯铝排通过紫外线固化胶固定在安装支架的电芯铝排放置凹槽中。一种电池模组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安装支架,采用透明绝缘材料来制作安装支架,将透明绝缘材料置于模具中加热软化后,再施加压力以成型,成型后,会在支架主体上形成出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和加强筋;b、将FPC组件和多个电芯铝排组装在一起;c、采用伺服点胶设备通过电脑程序控制所需的粘胶量以及粘胶位置,将紫外线固化胶点在电芯铝排放置凹槽中;e、将组装后的FPC组件和多个电芯铝排放置在支架主体上,其中电芯铝排通过紫外线固化胶初步黏贴在电芯铝排放置凹槽中;f、最后通过隧道式流水线UV固化炉将紫外线固化胶进行固化,使得电芯铝排通过固化后的紫外线固化胶完全固定在电芯铝排放置凹槽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支架主体采用透明柔性绝缘材料制成,支架主体经过加热后通过模具挤压出用于放置电芯铝排的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和加强筋,该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和加强筋可以增强支架主体的结构力;还对电芯铝排和FPC组件起到了保护作用;另外由于支架主体采用透明柔性绝缘材料制成和设置有电芯铝排放置凹槽,该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同样是柔性的,从而可以使得支架本体的中间区域可以吸收电池模组在充放电和振动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能量,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支架主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产品加工没有局限性,可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组装效率以及产品的一致性,与现有技术的安装支架相对比,还可以减轻整个电池模组的重量,大大的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对电芯铝排和FPC模组进行支撑固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与电芯铝排和FPC模组分解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图3所示的,一种安装支架,用于支撑电芯铝排2和FPC模组3,包括支架主体1,支架主体1采用透明柔性绝缘材料制成,支架主体1上通过模具挤压出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和加强筋5。本专利技术的支架主体1采用透明柔性绝缘材料制成,支架主体1经过加热后通过模具挤压出用于放置电芯铝排2的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和加强筋5,该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和加强筋5可以增强支架主体1的结构力;还对电芯铝排2和FPC组件3起到了保护作用;另外由于支架主体1采用透明柔性绝缘材料制成和设置有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该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同样是柔性的,从而可以使得支架本体1的中间区域可以吸收电池模组在充放电和振动过程中产生的多余能量,而且本专利技术的支架主体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与现有技术的安装支架相对比,还可以减轻整个电池模组的重量,大大的降低了本专利技术的生产成本。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设置有两排,两排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沿支架主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并且沿支架主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的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是错位排布的,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沿支架主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加强筋5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之间的上下侧。通过设置加强筋5,当电池模组受到挤压发生柔性变形时,支架主体1同样会发生柔性变形,而加强筋5可以吸收支架主体1传向电芯铝排2的冲击力,减小电芯铝排2的振动幅度。加强筋5向下凹陷而成。加强筋5的凹陷深度为:2.0mm~3.0mm。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内还设置有第一电芯焊接孔6和第二电芯焊接孔7。支架主体1的厚度为0.2mm~2.0mm,若支架主体1厚度小于0.2mm,则会导致支架主体1的强度不够,若支架主体1厚度大于2.0mm,则会导致支架主体1的重量过重,因此当支架主体1的厚度为0.2mm~2.0mm时既可以保证支架主体1的强度,而且还能使得其重量不会过重,从而影响整个电池模组的重量。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的凹陷深度为:2.0mm~3.0mm。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本体以及安装支架,模组本体包括FPC组件3和多个电芯铝排2,电芯铝排2分别与FPC组件3连接,电芯铝排2通过紫外线固化胶固定在安装支架的电芯铝排放置凹槽4中。一种电池模组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安装支架,采用透明绝缘材料来制作安装支架,透明绝缘材料可以是PC材料,将透明绝缘材料置于模具中加热软化后,再施加压力以成型,成型后,会在支架主体上形成出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和加强筋;b、将FPC组件和多个电芯铝排组装在一起;c、采用伺服点胶设备通过电脑程序控制所需的粘胶量以及粘胶位置,将紫外线固化胶点在电芯铝排放置凹槽中;e、将组装后的FPC组件和多个电芯铝排放置在支架主体上,其中电芯铝排通过紫外线固化胶初步黏贴在电芯铝排放置凹槽中;f、最后通过隧道式流水线UV固化炉将紫外线固化胶进行固化,使得电芯铝排通过固化后的紫外线固化胶完全固定在电芯铝排放置凹槽中。本实施例通过自动化伺服点胶设备将紫外线固化胶涂装在我们所需要部位,然后采用隧道式流水线UV固化炉批量对电芯铝固定安装在支架主体上,本实施例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采用透明柔性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支架主体上通过模具挤压出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和加强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采用透明柔性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支架主体上通过模具挤压出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和加强筋。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铝排放置凹槽设置有两排,两排所述电芯铝排放置凹槽沿支架主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电芯铝排放置凹槽沿支架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分别设置在相邻两个电芯铝排放置凹槽之间的上下侧。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向下凹陷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凹陷深度为:2.0mm~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铝排放置凹槽内还设置有第一电芯焊接孔和第二电芯焊接孔。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的一种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厚度为0.2mm~2.0mm。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永中黄福林潘浩曾伟
申请(专利权)人:胜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