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危产业车间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14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危产业车间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四角处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设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的下部设有转向轴且活动柱插接在转向轴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轴的侧面设有固定架且固定架的内部设有转向轮,所述转向轮与固定架之间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底座的内部设置第二电机和减速机,通过电机和减速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传动轴表面设置从动齿轮并与主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传动轴两端的行走轮转动,同时在底座的下部设置凹槽且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转向轴,转向轴的侧面设置固定架且固定架内部安装转向轮,用于装置整体的转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危产业车间的智能巡检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巡检机器人
,更具体为一种高危产业车间的智能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高危行业通常指生产危险性系数较高、容易对人身造成伤害、对生产造成危害的行业。高危行业企业就是指参与高危行业运营的企业或组织,比如煤矿、非煤矿山、建筑施工行业、危险化学品行业、烟花爆竹行业、民用爆破行业等行业企业。由于生产作业的特殊性,容易对参与生产过程的个体造成伤害。这时候就需要企业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来维护职工人身安全,促进生产安全。目前,高危产业的车间巡视多为人工进行巡视,其增加了危险性的同时,其巡视范围也得到了限制,虽然室内墙壁上也安装由视频监控设备,但是只是看一个大概,对于设备几乎看不清楚,如果不能精准的判断设备故障,可能就会耽误抢修时间,降低工作效率,无法及时发现设备出现故障而报警,导致出现严重事故。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危产业车间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高危产业的车间巡视多为人工进行巡视,其增加了危险性的同时,其巡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危产业车间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四角处设有凹槽(2)且凹槽(2)的内部设有活动柱(41),所述活动柱(41)的下部设有转向轴(3)且活动柱(41)插接在转向轴(3)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轴(3)的侧面设有固定架(4)且固定架(4)的内部设有转向轮(5),所述转向轮(5)与固定架(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第二电机(30)和蓄电池(35)且蓄电池(35)通过导线与第二电机(30)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0)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减速机(31)且减速机(31)的动力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32),所述底座(1)两侧设有行走轮(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危产业车间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四角处设有凹槽(2)且凹槽(2)的内部设有活动柱(41),所述活动柱(41)的下部设有转向轴(3)且活动柱(41)插接在转向轴(3)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轴(3)的侧面设有固定架(4)且固定架(4)的内部设有转向轮(5),所述转向轮(5)与固定架(4)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内部设有第二电机(30)和蓄电池(35)且蓄电池(35)通过导线与第二电机(30)之间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机(30)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减速机(31)且减速机(31)的动力输出端设有主动齿轮(32),所述底座(1)两侧设有行走轮(6)且行走轮(6)之间安装有传动轴(33),所述转动轴的表面设有支架和从动齿轮(34)且传动轴(33)通过支架与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齿轮(34)与主动齿轮(32)之间相互啮合,所述底座(1)的上部设有安装槽(7)且安装槽(7)的内部设有第二螺杆(37),所述第二螺杆(37)的左侧设有第三电机(38)且第二螺杆(37)与第三电机(38)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杆(37)的表面设有活动板(8)且活动板(8)与第二螺杆(37)之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螺杆(37)的上部设有支撑柱(9)且支撑柱(9)的内部设有插接槽(23),所述插接槽(23)的内部插接有伸缩柱(10)且伸缩柱(10)的内部设有螺纹孔(27),所述插接槽(23)的底部设有第一电机(24)且第一电机(24)的动力输出端设有第一螺杆(25),所述第一螺杆(25)插接在螺纹孔(27)内部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伸缩柱(10)的上部设有固定板(11)且固定板(11)的上部设有转盘(12),所述转盘(12)的上部设有安装座(13)且安装座(13)的内部安装有双轴电机(28),所述双轴电机(28)的左侧设有摄像机(14)且右侧设有红外热成像仪(15),所述摄像机(14)和红外热成像仪(15)分别与双轴电机(28)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槽(7)的侧面设有支撑板(16)且支撑板(16)的上部设有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智能仿真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