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员识别以及控制的安检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905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员识别以及控制的安检设备,涉及安检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和外壳体均为圆柱体结构,同时壳体和外壳体均开有相对应的通槽;内壳体的端面上固定安装有环状的滑轨,同时滑轨的内侧竖直设有立柱;外壳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圆环内齿轮,圆环内齿轮的内侧端面设有环槽,外壳体套接在内壳体的外侧,同时环槽与滑轨配合安装,立柱上转动安装有与圆环内齿轮配合的齿轮;外壳体的底部开有与顶杆配合的限位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内壳体端部安装的动力部件带动内壳体外侧套接外壳体转动实现内壳体内部人员的控制,另外内壳体内安装有用于采集人员脸部图像的摄像头,便于进行进行脸部识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员识别以及控制的安检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安检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人员识别以及控制的安检设备。
技术介绍
安检门是用于检测金属物品的设备,通常设置在客运站等人流量大,而且为了保证大众安全的地方,常规的安检门只具有检测金属物品的功能,其作用与射线安检机的作用不同,而且,往往在车站这种人流密集的地方,不仅金属危险物需要被探测到,还有挥发性物质带来的危险。虽然通常情况下,较少会有大件的金属物和强挥发性物质带来的危害,通常比较安全,但是为了保证大多数人的安全,为了加强公共环境的安危保障,不仅需要检测大的金属物,还需要检测挥发性物质。现有的安检门不能兑携带危险物品的人员进行控制,可能对周围的人员造成危害,现有的安检设备不能够对危险人员进行控制,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员识别以及控制的安检设备,通过内壳体端部安装的动力部件带动内壳体外侧套接外壳体转动实现内壳体内部人员的控制,另外内壳体内安装有用于采集人员脸部图像的摄像头,便于进行进行脸部识别,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相关问题。为解决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员识别以及控制的安检设备,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2),其特征在于:/n所述内壳体(1)和外壳体(2)均为圆柱体结构,同时壳体(1)和外壳体(2)均开有相对应的通槽;/n所述内壳体(1)的端面(103)上固定安装有环状的滑轨(104),同时滑轨(104)的内侧竖直设有立柱(105);/n所述外壳体(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圆环内齿轮(202),所述圆环内齿轮(202)的内侧端面设有环槽,所述外壳体(2)套接在内壳体(1)的外侧,同时环槽与滑轨(104)配合安装,所述立柱(105)上转动安装有与圆环内齿轮(202)配合的齿轮(5);/n所述壳体(1)的底面开有深槽(102),所述深槽(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员识别以及控制的安检设备,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2),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1)和外壳体(2)均为圆柱体结构,同时壳体(1)和外壳体(2)均开有相对应的通槽;
所述内壳体(1)的端面(103)上固定安装有环状的滑轨(104),同时滑轨(104)的内侧竖直设有立柱(105);
所述外壳体(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圆环内齿轮(202),所述圆环内齿轮(202)的内侧端面设有环槽,所述外壳体(2)套接在内壳体(1)的外侧,同时环槽与滑轨(104)配合安装,所述立柱(105)上转动安装有与圆环内齿轮(202)配合的齿轮(5);
所述壳体(1)的底面开有深槽(102),所述深槽(102)形成的环体(1021)上开有槽口(106),所述槽口(106)内滑动安装有顶杆(10),所述顶杆(10)伸入深槽(102)的端部设有连接座(1002);
所述深槽(102)底面的中间安装有转轮(7),所述转轮(7)与连接座(1002)之间通过连杆(9)连接;
所述外壳体(2)的底部开有与顶杆(10)配合的限位槽(2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识别以及控制的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固定安装在底座(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员识别以及控制的安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1)的通槽内侧安装有摄像头(6),同时通槽的内侧面上还开有若干通孔(101);
相对应的两通孔(101)内插接有长杆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员识别以及控制的安检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荷丽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创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