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五邑大学专利>正文

调节涡振频率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877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调节涡振频率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风洞试验模型,风洞试验模型基于风洞试验基地得到,其中,风洞试验基地包括试验段和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用于提供风量给试验段;调节涡振频率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动车组在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测试点的第一振动频率;获取第二动车组在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测试点的第二振动频率;根据第一振动频率、第二振动频率,获取涡振频率变化;基于涡振频率变化,改变铁路附属设施高度或改变路基结构,以调节动车组的涡振频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获取涡振频率的变化,并基于涡振频率变化,改变铁路附属设施高度或改变路基结构,以有效避免动车组发生共振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涡振频率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洞试验
,特别涉及一种调节涡振频率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定常横风引起的非定常气动特性将影响动车组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目前已有的风洞试验,主要用于获取颤振试验数据,例如采用连续变速压颤振亚临界分析方法。而针对动车组,如何准确获取到动车组的涡振频率的变化并对涡振频率进行调节,以有效避免动车组发生共振现象,提高安全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调节涡振频率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获取涡振频率的变化,并基于涡振频率变化,改变铁路附属设施高度或改变路基结构,以有效避免动车组发生共振现象。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节涡振频率方法,应用于风洞试验模型,所述风洞试验模型基于风洞试验基地得到,其中,所述风洞试验基地包括试验段和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提供风量给所述试验段;所述调节涡振频率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动车组在所述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测试点的第一振动频率;获取第二动车组在所述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所述测试点的第二振动频率;根据所述第一振动频率、所述第二振动频率,获取涡振频率变化;基于所述涡振频率变化,改变铁路附属设施高度或改变路基结构,以调节动车组的涡振频率。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应用于风洞试验模型,通过获取第一动车组在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测试点的第一振动频率,以及获取第二动车组在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测试点的第二振动频率。根据第一振动频率、第二振动频率,获取涡振频率变化,最后基于涡振频率变化,改变铁路附属设施高度或改变路基结构,以调节动车组的涡振频率。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获取涡振频率的变化,并基于涡振频率变化,改变铁路附属设施高度或改变路基结构,以有效避免动车组发生共振现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涡振频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动车组在所述风洞试验模型中的非定常气动特性数值;对所述非定常气动特性数值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函数;根据所述频谱函数,计算功率谱密度函数;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函数,得到振动频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频谱函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所述F(ω)表示所述频谱函数,所述ω表示圆频率,所述f表示周期频率,所述ω=2πf;所述t表示时间;所述功率谱密度函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所述s(ω)表示所述功率谱密度函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试验段包括低速段和高速段,所述高速段的风量大于所述低速段的风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第一动车组在所述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测试点的第一振动频率,包括以下步骤:第一动车组设置在所述高速段,其中,所述第一动车组为平地动车组;获取所述平地动车组在所述高速段多个测试点的第一振动频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获取第二动车组在所述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所述测试点的第二振动频率,包括以下步骤:第二动车组设置在所述高速段,其中,所述第二动车组为高架动车组;获取所述高架动车组在所述高速段多个所述测试点的第二振动频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试验段多个所述测试点包括所述试验段的迎风侧的不同的测试点,和所述试验段的背风侧的不同的测试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改变铁路附属设施高度或改变路基结构包括:改变铁路声屏障高度或改变水马高度或改变高架的路基结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和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控制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调节涡振频率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调节涡振频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或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调节涡振频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风洞试验基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获取振动频率的流程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平地动车组的迎风侧的第一、第二测试点的振动频率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平地动车组的迎风侧第三、第四测试点的振动频率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平地动车组的迎风侧第五、第六测试点的振动频率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平地动车组的迎风侧第七、第八测试点的振动频率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架动车组的迎风侧第一、第二测试点的振动频率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架动车组的迎风侧第三、四测试点的振动频率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架动车组的迎风侧第五、第六测试点的振动频率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架动车组的迎风侧第七、第八测试点的振动频率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运行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系统示意图中进行了功能模块划分,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系统中的模块划分,或流程图中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节涡振频率方法,应用于风洞试验模型,风洞试验模型基于风洞试验基地得到,其中,风洞试验基地包括试验段和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用于提供风量给试验段;调节涡振频率方法包括:步骤S100,获取第一动车组在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测试点的第一振动频率;步骤S200,获取第二动车组在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测试点的第二振动频率;步骤S300,根据第一振动频率、第二振动频率,获取涡振频率变化;步骤S400,基于涡振频率变化,改变铁路附属设施高度或改变路基结构,以调节动车组的涡振频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节涡振频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风洞试验模型,所述风洞试验模型基于风洞试验基地得到,其中,所述风洞试验基地包括试验段和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提供风量给所述试验段;/n所述调节涡振频率方法包括:/n获取第一动车组在所述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测试点的第一振动频率;/n获取第二动车组在所述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所述测试点的第二振动频率;/n根据所述第一振动频率、所述第二振动频率,获取涡振频率变化;/n基于所述涡振频率变化,改变铁路附属设施高度或改变路基结构,以调节动车组的涡振频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涡振频率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风洞试验模型,所述风洞试验模型基于风洞试验基地得到,其中,所述风洞试验基地包括试验段和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提供风量给所述试验段;
所述调节涡振频率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动车组在所述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测试点的第一振动频率;
获取第二动车组在所述风洞试验模型多个所述测试点的第二振动频率;
根据所述第一振动频率、所述第二振动频率,获取涡振频率变化;
基于所述涡振频率变化,改变铁路附属设施高度或改变路基结构,以调节动车组的涡振频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涡振频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涡振频率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动车组在所述风洞试验模型中的非定常气动特性数值;
对所述非定常气动特性数值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频谱函数;
根据所述频谱函数,计算功率谱密度函数;
根据所述功率谱密度函数,得到振动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涡振频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谱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所述F(ω)表示所述频谱函数,所述ω表示圆频率,所述f表示周期频率,所述ω=2πf;所述t表示时间;
所述功率谱密度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所述s(ω)表示所述功率谱密度函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涡振频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段包括低速段和高速段,所述高速段的风量大于所述低速段的风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尊地常宁黄莎李志伟王前选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五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