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8605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车辆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缓速器热交换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以及控制器;第一管路串接发动机和缓速器热交换器,第一开关阀设置于缓速器热交换器输入端一侧的第一管路上;第二管路与缓速器热交换器并联,第二开关阀设置于第二管路上;控制器用于在液力缓速器工作时控制第一开关阀打开,第二开关阀关闭;控制器还用于在液力缓速器未工作时控制第一开关阀关闭,第二开关阀打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实现冷却液循环状态切换,在满足液力缓速器制动性能的同时,降低冷却系统的负载功率,减少发动机功率损失,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散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重型商用车辆由于重量较重,光靠主刹车制动有时远远不够,因刹车轮毂过热软化失灵容易导致发生车祸,而对于一些车主选择安装淋水器,但淋水器对刹车鼓淋水会导致刹车鼓冷热频繁而裂开,淋水也可能会导致一些低温地区形成路面结冰而被禁用。液力缓速器作为一种辅助制动装置,目前在汽车行业内应用十分广泛,其具有制动力矩大和制动冲击小的优点,并且制动热能可实时跟随车辆冷却系统散去,解决的刹车片因长下坡或频繁下坡制动时过热丧失制动能力的问题。目前,普遍将液力缓速器热交换器串联在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当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冷却液依然通过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散热结构增加了冷却液管路的背压,增加了水泵的负荷,进而降低的发动机的效率,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冷却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以实现冷却液循环状态切换,在满足液力缓速器制动性能的同时,降低冷却系统的负载功率,减少发动机功率损失,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变速箱和液力缓速器,所述车辆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缓速器热交换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以及控制器;/n所述第一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散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串接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缓速器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缓速器热交换器输入端一侧的第一管路上;/n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缓速器热交换器并联,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阀背离所述缓速器热交换器一侧的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缓速器热交换器输出端一侧的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车辆包括依次连接的发动机、变速箱和液力缓速器,所述车辆冷却系统包括散热器、缓速器热交换器、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一开关阀、第二开关阀以及控制器;
所述第一管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散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散热器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串接所述发动机和所述缓速器热交换器,所述第一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缓速器热交换器输入端一侧的第一管路上;
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缓速器热交换器并联,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阀背离所述缓速器热交换器一侧的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二管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缓速器热交换器输出端一侧的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阀设置于所述第二管路上;
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液力缓速器工作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打开,所述第二开关阀关闭,以使冷却液仅在所述第一管路内循环;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液力缓速器未工作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打开,以使冷却液在部分所述第一管路和所述第二管路内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挡位获取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液力缓速器的挡位;
温度获取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液力缓速器内部油的温度;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液力缓速器的挡位为非0挡和/或所述液力缓速器内部油的温度大于或等于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打开,所述第二开关阀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液力缓速器的挡位为0挡且所述液力缓速器内部油的温度小于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开关阀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打开。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天雷张鹏王明卿陈首刚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