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膜材与钢构件连接节点、大跨度屋面罩棚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材与钢构件连接
,具体涉及一种膜材与钢构件连接节点、大跨度屋面罩棚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形式多样化的发展,大跨度罩棚结构频繁出现,如某体育场屋面为罩棚结构,膜材施工面积达35000㎡,德国进口PTFE膜材目前备受推崇,其不仅防晒、遮雨效果好,切近渔鸥有一定的抗撕裂、抗老化和自洁性能,在工程项目中被大量推广使用。然而,大跨度膜材施工中,膜材与钢拱杆的连接需要通过特殊节点设计,才能保证膜与杆件的有效连接,特别是在热带季风地区,如何在保证施工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证膜材连接强度,避免膜材破坏,是目前大跨度膜材施工的难题。膜材与钢拱杆件之间地连接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到结构安全,现有普通固着技术成本高、操作复杂、适用性差,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膜材固着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膜材与钢构件连接节点、大跨度屋面罩棚及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大跨度膜材施工中普通固着技术成本高、操作复杂、适用性差的技术问题,解决风力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材与钢构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拱(1)、第一轨道(2)、第二轨道(3)、橡胶棒(4)和主膜(6);/n所述结构拱(1)设于底部,为钢结构桁架(8)的一部分;/n所述第一轨道(2)设于结构拱(1)上,底部与结构拱(1)焊接固定,顶部开设槽口;/n所述第二轨道(3)的底部嵌装在第一轨道(2)内,顶部设有凹槽,凹槽顶面设槽口;/n所述橡胶棒(4)嵌装在第二轨道(3)的凹槽内,通过膜材索套(5)与主膜(6)固连;所述膜材索套(5)包覆橡胶棒(4)后,两侧从凹槽的槽口伸出并与主膜(6)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材与钢构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拱(1)、第一轨道(2)、第二轨道(3)、橡胶棒(4)和主膜(6);
所述结构拱(1)设于底部,为钢结构桁架(8)的一部分;
所述第一轨道(2)设于结构拱(1)上,底部与结构拱(1)焊接固定,顶部开设槽口;
所述第二轨道(3)的底部嵌装在第一轨道(2)内,顶部设有凹槽,凹槽顶面设槽口;
所述橡胶棒(4)嵌装在第二轨道(3)的凹槽内,通过膜材索套(5)与主膜(6)固连;所述膜材索套(5)包覆橡胶棒(4)后,两侧从凹槽的槽口伸出并与主膜(6)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材与钢构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2)为矩形槽结构,所述矩形槽的底板两侧与结构拱(1)满焊固定,顶板中间开口形成槽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材与钢构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3)为倒置几字形结构,其底部滑动连接在折弯槽(2)中;中间外侧在两腰部内凹与第一轨道(2)的矩形槽两侧的槽帮配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材与钢构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3)的凹槽为圆形槽,所述圆形槽的直径与橡胶棒(4)的直径相适应,其上端槽口为圆形槽直径的1/5~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材与钢构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为连续结构,或沿结构拱(1)伸长方向间隔设置的分段单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材与钢构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拱(1)为连续的曲形拱,相应的,所述第一轨道(2)和第二轨道(3)均为与曲形拱曲率相适应的曲线轨道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膜材与钢构件连接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膜(6)之上对应膜材索套(5)的部分设有加强膜(7);所述第一轨道(2)、第二轨道(3)、橡胶棒(4)、膜材索套(5)和加强膜(7)的竖向轴线对应设置。
8.一种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节点的大跨度屋面罩棚,其特征在于:整体为环形结构,包括钢结构桁架(8)和棚顶膜材;
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厚,王俊杰,高文光,张兰芳,张兵,李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